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雅丽 《金融博览》2011,(10):22-23
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我国相关能源原材料的进口价格上升,最终反映为国内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8月15日发布了2008年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指出,在CPI增长有所回落的局势下,通胀危险依然存在。《报告》分析,在开放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际通货膨胀特别是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与国内PPI、CPI等价格指数变动高度相关,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工业初级产品的需求增加,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较快,部分重要商品国内外差价较大,资源能源价格扭曲矛盾仍在继续累积,这些因素有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推动我国物价较快上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煤电油运供求矛盾持续紧张、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升以及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猛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价格总水平开始缓慢上涨,并持续上行,尤其是进入2007年以后,CPI与PPI的相继上涨突显我国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物价变动的角度出发,对通货膨胀目标区间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4.
梅新育 《新理财》2005,(5):12-14
国际初级产品行情即将逆转? 近两年,国际商品市场最大的特点当数初级产品价格的全面、大幅度上涨.从2001年末、2002年初开始,国际商品价格步入新的上升周期.2002-2003年,非燃料商品价格分别上涨0.6%和7.1%;2004年全球商品(尤其是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梅新育 《新理财》2005,(7):12-14
国际初级产品行情即将逆转? 近两年,国际商品市场最大的特点当数初级产品价格的全面、大幅度上涨.从2001年末、2002年初开始,国际商品价格步入新的上升周期.2002-2003年,非燃料商品价格分别上涨0.6%和7.1%;2004年全球商品(尤其是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引入国际资源品价格变量、货币供应量、人民币名义汇率,扩展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利用S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因素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资源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其影响力度强于美元流动性、弱于美元汇率;中国的经济增长、国际资源品价格上升和输入性通货膨胀具有共生关系;输入性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强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因素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应大力发展期货市场,鼓励国内大型企业参股或者控股国外资源开发公司的股权,加强政府对国际大宗商品采购的宏观指导;同时,应加速调整中国经济增长结构。  相似文献   

7.
刚刚加入世贸组织一年多的越南,由于外贸依存度特别是进口依存度显著上升,致使去年以来高涨的国际价格向其国内传导,再加上国内投资率高涨等因素影响,形成了两位数的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面对严重通胀,越南进行了积极地治理,其在治理中形成的一些思路和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当前抑制通货膨胀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开放背景下,国际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断上升。分析表明,进口价格上升是我国生产成本提高的重要原因,但对最终消费价格影响偏弱;出口则缓解了国内产能状况对通货膨胀的约束,但持续的贸易顺差同时成为我国货币投放压力的重要来源。国际资本流动使我国通货膨胀的货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宽松的货币条件对我国资产价格的影响尤需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一、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一般原理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中,由于一国经济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当国际市场上存在通货膨胀现象时,这种价格上涨通过该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传导到国内从而引起该国国内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引起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条件主要有四个:一是国际市场上存在价格上涨现象;二是该国  相似文献   

10.
外部因素来看,本轮通胀是在全球经济扩张和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外部通胀压力传导的结果,是国际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加剧国内输入通胀压力的反映;从内部来看,本轮通胀是国内资源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低估压力的释放;从更深层次分析,它是国内经济一系列结构性失衡等深层次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新疆金融》2008,(8):I0002-I0002
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的关键之年,也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比较复杂、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的一年。今年以来,面对美国次贷危机、石油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金融市场激烈动荡等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自然灾害频发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相似文献   

12.
食品价格、通货膨胀和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7年下半年至今的物价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是相对价格的上涨,它同一般意义上全面性的通货膨胀有本质的区别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物价持续上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人预言通货膨胀时期已经到来,有人甚至预言这轮通货膨胀已日趋呈现中国经济潜在的危机和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与国际范围内粮食价格快速上涨相同时,中国粮食市场的价格也是一路走高。作为最基础的初级产品和最为广泛的民众消费品,粮价的不断攀升不仅正在挑战着本已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也直接影响着黎民百姓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拥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能否在确保粮价稳定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健康的粮食安全生态就变得异常关键而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中国企业所需要的初级产品价格呈强劲上涨趋势。一些重要的初级产品,如原油、煤炭、铁矿石、橡胶等价格都出现了成倍或数倍的涨幅。分析近年来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除了涨势强劲外,还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货膨胀预期是公众对通货膨胀在未来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一种事前估计,它能影响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进而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最终影响未来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当前,随着食品价格带动CPI上涨,社会各界通货膨胀预期在不断上升,有可能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调查分析通货膨胀预期有关问题,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有助于中央银行更好实现保持币值稳定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ARDL-ECM)模型实证考察了2007年1月至2022年3月影响国内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我国通货膨胀存在较明显惯性,且产出、国内货币供应量、美国货币供应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及汇率等因素均对其存在较显著影响;长期内涉外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国内因素。鉴于我国的输入性通货膨胀特征较明显,本文提出应加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外部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作用机制和传递渠道的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同时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形成合理市场预期,降低外部因素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家和各种评论家几乎已经形成了完全的共识,那就是通货膨胀是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上涨。基于此,任何导致价格上升因素都将引起通货膨胀。失业减少或者经济活动的加强都被视为潜在的通胀触发因素。另外一些触发因素,比如商品价格或者工人工资的上涨,也被视为潜在的威胁。如果通胀真的像流行看法所认为的只是价格的普遍上涨,那么为什么它被视为坏消息呢?它会造成哪些伤害?  相似文献   

18.
从2007年5月开始,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逐月上升。8月开始达到6%的同比涨幅,而后的几个月涨幅均超过6%。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CPI平均上涨4.8%,2008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9%。通货膨胀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数字     
5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5%,涨幅比上月攀升0.2个百分点。该涨幅仍处于高位,这既与上年4月份的低基数有关,又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导致国内食品价格居高不下有关。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以来,国内消费价格水平上涨压力持续加大,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对粤桂琼三省区价格走势的分析表明,当前通胀压力趋于上升是国民经济运行中多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的综合反映。因此,防范通胀风险要运用统筹兼顾的思路、系统配套的办法,以完善市场机制与改进宏观调控相结合、加强总量调控与促进结构调整相结合、深化价格改革与落实惠民政策相结合,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心理,保持价格水平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