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马军生 《董事会》2014,(10):99-99
正早在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就发文宣布,取消国企行政级别。但至今国企高管仍存在行政级别。如果不取消现行的国企高管行政级别和任命体制,是无法建立一个有效的央企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近来,央企负责人薪酬再度成为争论焦点。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部分,提出"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2014年8月,中央出台的《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  相似文献   

2.
日前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要求取消企业行政级别;生产经营严重困难和濒临破产企业,可依法经济性裁员;专业人员可实行关键技术折价入股和股份奖励、股权分配和激励形式等。国有企业不再套用国家机关的行政级别,管理人员不再享有国家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待遇。打破传统的“干部”和“工人”之间的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调整企业组织机构,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方面,企业职工…  相似文献   

3.
日前,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推动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意见》提出的具体要求是:   ──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取消企业行政级别,企业不再套用政府机关的行政级别,不再比照国家机关公务员确定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打破干部和工人的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在管理岗位工作的即为管理人员,岗位发生变动后,其收入和其他待遇要按新的岗位相应调整。实…  相似文献   

4.
政企分开一直是国企改革的核心出路,然而长期事实上存在的行政级别现象,显示这一改革十分艰难。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保持一定的行政级别,与国企市场化发展的方向格格不入,致使用人机制被严重扭曲,滥权贪腐不绝,公司治理失效,企业很难彻底地走向市场,竞争力和活力提升面临严重束缚。近十余年来,取消国企领导行政级别文件早以有之,却实践中却鲜有实质性进展。废除国企行政级别究竟难在哪里?该当如何解开症结?  相似文献   

5.
政策要闻     
深化国企制度改革 三部委出台新政策 据4月16日北京消息,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要求取消企业行政级别;生产经营严重困难和濒临破  相似文献   

6.
地方传真     
北京市工业企业三年内取消行政级别据悉,从现在起,北京市工业系统197名总公司级领导干部和3544名党委级企业领导人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约三年左右时间,全市工业企业经营者将实现职业化、市场化。企业领导人员与党政干部脱钩后,取消行政级别的经营者将按资产规模、行业地位、经济效益等情况,区别企业类型,确定相当待遇。市工业工委不再直接管理总公司(局)、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国有独资公司。集团公司所属百户重点企业主要领导干部。总公司。控股公司下放行政副职管理权限,企业领导采用聘任制和民主选举。公司制企业实行产权代表委…  相似文献   

7.
指出,应牢牢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坚持从宏观到微观、从直接到间接对接煤炭企业,创新发展思路。认为,要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创新市场战略;要理解取消国有企业行政级别,创建新型用人机制;要理解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构建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要理解逐步增加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抓好企业经营;要理解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地方传真     
广东提出体改创新思路广东省体改委在《关于深化改革,增创广q体制新优势的调研报告》中,提出了未来体制旬新的几大重点突破方向。——转变政府职能是重中之重。实现政资分开,建立省属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政府各部门不再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有直接经营者职能。取消企业行政级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分类定级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取消企业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割断政府劾门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的行政纽带。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脱钩.取消行政级别.除某础科研、封育单位仍以财政拨款外,其它要逐步推向市场,向企业化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9.
一、劳动人事制度现状及分析 目前,煤炭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的实际状况是:劳动用工制度方面,国家掌握企业的用工权,确定企业职工的身份;企业职工存在所有制身份,即全民工、集体工;企业用工形式有固定工、合同工(城镇合同工、农民合同工)、轮换工、劳务工、临时工。人事制度方面,企业套用国家政府机关人事制度,职工存在干部、工人身份之分;干部有行政级别,对干部任用方式,基本是任命制,部分实行聘任制和选举制。  相似文献   

10.
在国有企业中,党管干部原则与法人治理结构并行的企业管理模式是由中国特定的国情决定的。国有企业的“国有”和“企业”这一双重特征决定了国有企业党管干部与法人治理必然是并行的管理模式,即“二元一体论”。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的资产属国家所有,但谁代表国家?谁是出资人代表?既然是国有,就不可能有哪个自然人代表国家。事实上,当私营企业产小时,企业属个人所有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私营企业的由小到大,私营企业原先的“个人说了算”、“家族式管理”慢慢也就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客观需要,而发展成为一个群体决策层,投资者共同组成的董事会决定企业的重大事项。可见,私营企业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一个领导集体共同决策(当然一把手是最重要的决策者)。国有企业现在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多元化改造,成立董事会,要求董事长和总经理不能由一人兼任等等。这些思路,这就是力求形成一个群体决策层来管理国有企业。从管理的角度讲,这与私珠管理体制并没有区别。在管理体制没有区别,那么,为什么国有企业就搞不好呢?(这是个时髦说法,只要是国有企业就冠以搞不好的结论。事实上国有也有搞得好的,现在说“没搞好”,应解释为国有企业有诸多弊端,需要改革)。其实,国有企业搞不好的根子在于管理,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落实改革措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私营企业除了投资者外,从总经理到企业员工,其实都是找工者。投资者在大型私营企业中不可能事必躬亲,他们同样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卫文省 《董事会》2015,(1):29-30
行政级别对一些国企领导人意味着资历和地位,往往是衡量其身份高低的重要指标。诸多因素导致我们的国企领导人抱着行政级别这根救命稻草怎么也不肯撒手,成为阻碍废除国企行政级别的巨大阻力废除国企的行政级别难在三个方面。难处之一在于历史沿革无法割舍。从建国初期至今,我国的干部管理体制,一直是政企不分。在几乎所有人的心目中,国企是国家的,是党执政的基础,国企干部就等同于国家行政干部。事实上,在建国后的各个阶段,国企干部与行政干部都是随时可以互通有无、相互转换的。这种互通有无和相互转换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大家都具备同样的行政级别,比  相似文献   

1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人事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有企业人事制度创新的两个层次国有企业人事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可以在两个层次上展开:一是经理层,二是除经理层之外的全体职工。(1)关于经理层的改革。经理层改革的核心是改任命制为聘任制。任命制是政府行为,是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方式在企业领导层的再现,是按行政级别的管理权限实施的。这样,政府任命的干部到企业是去做官的,不论企业经济效益如何,同等级别的各项待遇是要享受的。同时,不论企业经营的业绩如何是不能解雇的,即使企业搞不下去了,还仍然可以回到政府做官,这个企业搞不下去了,还可以平级调到另一个企业仍然…  相似文献   

14.
安林 《董事会》2014,(2):77-78
让董事会有权选聘经理人,是"市场"赋予的"权利"。而让党管干部决定企业领导人,则只是"政治"赋予的"权力"。因此,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配置上,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又体现党管干部原则,必须解决好两件事:一要重新审视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选聘机制相结合的作用阶段;二要坚决摈弃"企业领导人员"称谓,做到管"人"不含糊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蒋黔贵撰文说,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10年前开始提出,但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到现在还没有真正把它推进到位。据有关部门对1000户国有企业的调查,这些企业中,只有49.9%实行了全员竞争上岗制度,只有46.9%的企业取消了“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固然有外部原因,但企业内部机制不活、内功不硬仍是关键。转变内部的机制是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后一个绕不过去的核心问题,必须彻底解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目前,国有企业加快了改机建制的步伐,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在这个新的形势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探讨干部管理工作新途径,拓展干部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主要体现在:坚持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贯彻执行;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按照管理权限,依法选派,推荐国有资产产权代表和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并对他们实施教育、培养、考核、监督;坚持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但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企。为了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组织必须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支持厂长(经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依法行使职权;领导  相似文献   

18.
政治素质是国有企业干部干好各项工作所必需的“第一素质”,国有企业应界定好干部政治素质标准要求,围绕价值引领、工作联动、可感标准、实操工具、结果运用等机制,构建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的总体框架;要聚焦“谁来考察”“考察什么”“如何考察”“如何运用”等关键问题,探索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劳动人事现状 ,干部和工人实行分类管理。笔者认为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应该把干部和工人放到企业员工范畴统一管理并对改革现行劳动人事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振华 《董事会》2013,(8):34-34
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更多受行政级别和党务系统的制约,而不是外部的经理人市场,债务对企业管理层的约束作用有限有统计表明,中国企业的债务成本达到8%左右,也有研究认为实际债务成本可达两位数。和债务成本相比,就过去几年的整体情况来看,A股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在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