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则是西部地区趁势而起的动力引擎。因而,分析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一般系统理论,构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系统动态耦合模型,定量分析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进过程和趋势。结果表明:利用科技创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地区的耦合性基础将更好于西南地区。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好契机,继续打好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
创业创新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支持和引领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从而催生国民经济新动能的实现,基于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认识并对此做出相应的高校双创教育体系能有效推进双创重要战略的实施。针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评价的系统复杂性这一现实难题,文章主要根据行为事件访谈法得到有关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初始52个要素,再依据多种专业数据分析进行筛选最终得到一个含有31个胜任力要素的指标体系,对此解释命名从而建构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该模型的特色创新之处在于对规范和完善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将模糊不清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中部六省区域科技创新的实际,从科技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构建出科技创新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部六省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综合排名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河南、江西和山西。最后根据各省份发展的特点分析出优劣势,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郭继强  郭周 《开发研究》2007,(2):124-126,137
中国社会保障创新增长力,是衡量中国社会保障事业搞得好坏与否的标尺。GDP的增长与整体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保障创新增长力的基础。一国的GDP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与社会保障创新增长力成正比例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和行业垄断使中国社会保障增长力出现差异。为解决好此类问题,必须要加快地区间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经济的差距,缩小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之间的差距,要打破行业垄断所带来的特殊利益格局,促进中国社会保障创新增长力比较均衡地发展。并且要做好中国社会保障创新增长力的战略选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进一步促使中国社会从一个低保国家向社会保障创新的高增长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种高度依赖于地区创意能力的“发展的创意模式”。通过剖析地区的创意生产过程,提出地区创意生产系统及其特征,并借鉴波特的菱形构架理论提出了地区创意力决定的六要素模型。通过系统论述“发展的创意模式”,为创意社会条件下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择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区域内企业集聚力与分散力合力的替代变量,从区域经济增加值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角度构建了区域经济差距效率检验模型。研究发现:东中西之间的创新转移效应差距明显,中西部市场化水平相对于东部还有较大的改进余地,创新转移效应是缩小中西差距的主导因素;东部的技术进步效应变动明显大于西部,略大于中部,东中西三个区域都出现了技术效率效应为负的粗放式增长,西部的粗放程度要高于东中部,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变动是扩大东中西差距的主导因素。缩小区域市场化水平差距、技术差距和提高规模效率是现阶段政策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DEA方法的中部六省科技创新绩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中部崛起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用DEA模型对中部六省的科技投入、产出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分别评价了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效率。文章最后对各省份的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做了剖析,并以此给出了关于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为中部六省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国家提倡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为背景,利用2010-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将地区财政投入、银行信贷关于科技创新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和信贷投入力度的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财政支持的效用更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强;相反,财政作用于信贷再作用于科技创新的效果不好,有待进一步发挥出财政引导银行积极支持科技创新的效应;除此之外,财政和信贷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在发挥信贷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表现较好,西部地区在财政支持方面较好。各地区需要根据地区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致力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主要动力,对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深刻意义,而提升科技支出和人力资本水平是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在动能的重要方式。文章从经济发展、居民保障、资源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指标,实证分析财政科技支出对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与空间效应。结果显示:科技支出可以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人力资本对这一过程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科技支出主要通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优化资源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都市圈内促进效果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科技支出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调节作用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可能现实路径:建设兰白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甘肃省应以兰白都市圈作为区域创新驱动战略的主导实施区,凭借兰州新区的政策拓展空间和兰白都市圈的创新化发展基础、战略条件,跟进东部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兰白科技创新试验区的核心战略目标:创新化构建引导激励与创新追赶两个政策层次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区域经济体系创新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解决制约甘肃区域经济体系创新驱动发展的四个方面的创新能力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科技创新对于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明确京津冀科技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确定京津冀科技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指标。构建京津冀科技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静态回归模型和动态回归模型,利用2009—2020年面板数据,深入开展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整体的科技创新投入对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显著,科技创新投入增加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京津冀科技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影响地区科技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力度;考虑控制变量,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抑制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人力资本水平与政府支持力度对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京津冀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首先简要评述了区域科技创新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影响因子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分级构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网络体系,积极打造新型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进而通过差别化的区域科技创新引导政策,实施不同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重视多元创新驱动环境的培育,提高科技创新低值区域的科技扶持和相关政策、资金、人事的支持力度,缩小区域间科技创新驱动能力的地域差异,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相似文献   

13.
彭光细 《老区建设》2010,(22):55-56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部六省的建设和发展速度。随着中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技术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部地区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确贯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遵循中部地区的区域特征,增强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中部地区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4.
蔡晓倩  林翊 《科技和产业》2023,23(16):96-10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评价过程中往往存在指标的多重共线性以及回归的非线性问题,这都可能导致模型评价结果无法客观反映实际经济发展规律。将海洋GDP作为被解释变量来替换传统综合指数,运用随机森林算法来减少建模过程中指标的共线性影响,建立了4种多层感知机网络模型来验证回归任务中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同构建的子系统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随机森林算法同多层感知机结合后构建的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且福建省海洋经济在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  相似文献   

15.
依靠创新驱动的工业强省发展路径,是决定甘肃经济突破边缘化困境、崛起发展的主导性路径。甘肃经济社会实现创新追赶目标,发展战略抉择是:构建对市场型科技创新模式区域化突破的以政府为主导的追赶型科技创新模式。运行追赶型科技创新模式,甘肃具备机遇空间与有利条件,也具有成功的追赶典范与实证案例支撑区域战略的发展抉择。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世界及国内形势,研究重点产业发展政策和趋势,立足各地经济发展和"六保""六稳"需求,进行"十四五"政府、产业和企业等规划编制,确立规划编制的目的、意义、技术框架和实施路径,是做好未来五年经济和民生工作的前提。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学习贯彻中央和国家部委重要部署,大胆创新,独创"345"规划模型、战略地图和"五步法"等技术框架,并运用到具体的规划案例之中,对一些地区、园区和企业编制"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7.
自主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竞争力的核心,尤其是对一个资源型城市,推进科技创新是加速经济战略转型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邹城市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核心,深入实施“科技强市、创新兴市”战略,大力培植新兴战略产业,全力构建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回归分析技术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区域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及创新环境的中介作用。结果可知:1区域创新网络中的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对区域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非正式网络创新绩效的预测力更高;2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与创新绩效中知识形态成效和技术转化效率相关性较强,但和经济结构优化相关性不强;3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及其各维度有存在负相关性;4创新环境在区域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区域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能够解释创新绩效74%的变异。  相似文献   

19.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旨在使成渝地区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高校联盟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区域联合基金的设立对于高校开展基础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和经济保障。通过分析成渝高校联盟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产业战略和运行战略3个不同层次的内容,分别从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资源协同3个维度,阐述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的总体战略和产业战略,以及从环境协同、项目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辐射和一体化集群5个方面对其运行战略进行研究,为成渝高校联盟依托区域联合基金项目开展成渝特色优势产业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参考,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科技领军人物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知识与技能、管理胜任力和个人特质三个维度的企业科技领军人物的胜任力模型,并以此胜任力模型为层次评价模型,构建了一个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验证模型,具体介绍了验证方法以及模型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