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际工业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银戌 《经济师》2002,(9):80-81
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向高加工度化的过渡阶段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主体地位。因此 ,密切关注工业竞争力现状 ,培育工业竞争优势 ,是全面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文章通过采用一种新的竞争力测定方法 ,对我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的工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研究 ,并对增强地区工业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际分割导致了市场化水平、技术效率以及资本积累的差异,从而引起各区域工业的产业竞争优势的不同,利用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与区域的市场化指数、技术效率两个因素相比较,区域资本规模是影响区际工业的产业竞争优势的更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下,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手段。基于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内涵、动力机制等既有研究,从考虑运输成本的“推-拉”模型与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效应的市场动力机制,以及信息不对称下强弱势政府间竞争博弈机制两个维度,剖析我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内在机理。从创新顶层设计、发挥比较优势、降低交易成本3个方面探讨了促进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的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下,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手段。基于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内涵、动力机制等既有研究,从考虑运输成本的"推-拉"模型与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效应的市场动力机制,以及信息不对称下强弱势政府间竞争博弈机制两个维度,剖析我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内在机理。从创新顶层设计、发挥比较优势、降低交易成本3个方面探讨了促进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的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度各省四部门乘数及其差异.研究表明,各省乘数效应较小,存在"东部弱,中西部强"的区域特征;不同方法计算的乘数分布具有一致性.各区域存在不同的乘数发挥作用的阻塞因素.近年来乘数效应差异没有促进全国经济收敛而是加剧区域经济发散,且对东、中、西部地区收敛态势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香港和澳门历史上曾被英国和葡萄牙分别侵占百年之久,1997年和1999年中国政府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以后,产生了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问题。不同法系在同一个国家内边并存,导致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复杂性问题加深,通过对比美国和英国在其本土的区际法律冲突的立法模式以及解决方式,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借鉴其优势并且循序渐进地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度我国省际价格传导效应,分析省际经济联系。研究表明,我国省际价格传导呈现出“生产领域传导快,流通领域传导慢”的典型特征;不同省份间呈现出传导模式多样性;多数省际价格传导的当期效应大于上期效应;部分省份的省外价格传导效应高于省内传导效应;全国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但各省经济景气与全国经济景气呈现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论建立区际经济新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我国疆域辽阔,地区之间差异很大,但又相互依存、互补互生,建立区际经济秩序,有利于不同地区各展所长、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整顿治理和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区际经济秩序紊乱的表现和原因改革以来,伴随地区经济活力增强的同时,也出现了区际摩擦加剧、区际经济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际消费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消费率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区际消费差异的情况及原因可以发现,现在东部处于消费率基本稳定时期,中西部处于消费率下降时期.区际消费率差异是由于东中西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引起的,最终消费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收入不公.在不影响发展的情况下,加大国民收入向居民分配的额度,可以有效提高东部居民消费率,维持住中西部居民消费率,从而缩小区际消费率差异,提高最终消费率.  相似文献   

10.
赵伟  李芬 《技术经济》2006,25(12):10-1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和广东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两省省际劳动力流动却显现出不同态势,主要表现在省际劳动力的流向、文化素质构成以及职业分布等方面。本文从两省经济开放路径的差异性入手,通过比较两省投资主体的差异、工业化模式的差异以及专业化分工的不同,分析促使劳动力流动的深层次因素,为两省劳动力流动的不同态势作合理地解释。  相似文献   

11.
12.
李海舰 《经济纵横》1992,(2):28-31,34
<正> 区际经济分工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总体效益的高低.因此,区际经济分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区际经济分工的概念界定劳动地域分工,又名生产地域分工、经济地域分工和地理分工等概念,虽然提法不同,某些含义也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几种提法都涉及到经济活动"空间"分工的问题.由于"空间"分工具有伸缩性大的特点,根据它所包括的范围大小,"空间"分工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先行,环渤海经济区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我国以区域经济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地处东南沿海地区的福建,一直在探寻自己在全国发展当中的战略定位。今年两会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议案的提出并获通过,标志着本省正以崭新的面貌迈上新一轮创业的轨道。因而,能否顺应形势统筹内外发展,加强区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对重建本省比较优势、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与皖江城市带联系密切的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和武汉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获取皖江城市带各市与这些城市公路客运联系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区际交通联系的网络特征,结合相互作用强度的现状及历年变化,预测皖江城市带区际交通空间组织的发展趋势,为区际交通组织的联系方向提供参考,提出皖江城市带区际交通空间组织的优化建议.结果显示:①皖江城市带与南京市的空间相互作用最强,其次为上海市;从公路客运比例来看,皖江城市带公路客运交通的主导联系方向为长三角方向,其中东向联系更强,东南向(杭州市方向)的联系稍弱.②从皖江城市带区际交通空间组织网络结构特征来看,区际公路客运交通空间组织的网络密度较高,网络结构较松散,联系的主要城市集中于长三角的核心城市.③从东向联系与西向拓展两方面提出了皖江城市带区际交通空间组织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5.
区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区际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换代,而且有利于欠发达地区能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本文基于国内外区际产业转移的文献综述,为我国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论区际经济关系及其调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区际经济关系是新时期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区域经济利益现象趋于强化,区域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促成了我国区际经济关系的重组.但由于特定的体制改革背景,现阶段我国区际经济关系的发育深受一些政府因素的影响,因此,调控今后我国的区际经济关系,也必须从改革或完善这些政府因素着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防工业原先主要布局在“三线”地区,经过区际调整后呈现西、中部均有分布的格局。由于东部创新能力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导致了国防工业相对分散与创新资源相对集中的错位分布,抑制了国防工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这种两难处境下,可通过网络把各种创新要素与国防工业进行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企业创新网络、产业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和社区创新网络,开辟出一条跨越空间障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区际收入差异的变动格局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正> 自1978年中央采取东倾政策,国家投资重点由内地转向沿海地区以来,我国地区间特别是沿海与内地间收入差异的变动就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地区倾斜政策的实施,我国地区间收入差异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今后国家应对这种地区倾斜政策适当加以调整。也有的认为东倾政策“没有从总体上扩大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间的收入差距,因此不必顾虑扩大收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业结构区际贸易壁垒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别利用直接贸易流量和间接产业趋同两种分析方法考察我国三次产业的地方保护程度。一方面,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贸易及相关数据,运用边界效应模型分别考察了八大区域中的总贸易和三次产业地方保护程度,分析了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区域位置及区间距离等因素对区际产业贸易的影响,测算边界效应值并运用区域贸易依存度进行了验证和区域分析。另一方面,通过计算产业地区集中度,考察1997-2005年期间地区产业结构的分布趋势,以此考察各产业贸易壁垒的趋势变化。研究发现,产业属性差异对区际贸易有一定阻碍作用,因此,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制定和谐的贸易体制,尊重比较优势的差异化发展,降低区际贸易壁垒,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三江源区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敏感脆弱区和生态功能区,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及人为破坏,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呈日益恶化的态势,对国家生态安全形成重大威胁.目前三江源区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难以有效调节生态保护者、破坏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探讨如何建立三江源地区多层次的生态补偿体系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