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中国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发案数量逐年上升,犯罪后果极其严重.因而,研究、分析中国大学生网络犯罪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于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校学生犯罪率的不段上升,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预防、减少在校学生犯罪,学校责无旁贷。本通过对在校生犯罪情况的分析.探讨了构建三大“育人网络”作为防范对策的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犯罪现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为“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过去我国大学生的犯罪率的确是比较低的,但是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犯罪率不断升高,犯罪情况开始严重化。对大学生犯罪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以期预防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和主力军,因此,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达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目的,就必须在工作中加强针对性,要“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谈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犯罪有多方面的原因,有自我放任心态、藐视法律心态严重、法制意识淡薄;贫富悬殊、生活极度贫困导致有的学生心理失衡等。对此,笔者阐述了大学生犯罪的预防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网络犯罪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犯罪。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波及范围广、侵害客体多、社会危害大、主体年龄轻、智能程度高、侦破取证难等特点。防治网络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教育手段,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网络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浅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为青少年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提供了巨大便利,同时由于沉迷网络而引发的青少年犯罪也屡见不鲜。青少年网络犯罪呈现出犯罪年龄低龄化,诈骗、抢劫、性侵犯案件增加等特点。应该通过完善青少年保护立法、加强网吧管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增强青少年自我防范意识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8.
李莉 《企业家天地》2009,(6):173-174
近年来,在校就读大学生犯罪现象已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多样化、智能化,这给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研究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分析犯罪的原因、探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式、预防或降低大学生犯罪率,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沉迷网络对身心健康及正常社会功能的危害,并对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特点、人格特质、心理功能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原因,从改善网络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自我教育等四方面入手,提出了预防和戒除大学生沉迷网络的有效之法。  相似文献   

10.
女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探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女大学生犯罪心理的特殊性,女大学生犯罪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其负面影响也已引起了司法部门和社会各部门的注意。文章主要从女大学生的犯罪心理着手,以此探寻预防女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达到遏制和减少女大学生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犯罪原因复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预防大学生犯罪意义重大.应加强"三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体系,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犯罪心理透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年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尤为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目前,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犯罪心理的教育与预防,同时,大学生也要加强对犯罪心理的自我防范。  相似文献   

13.
黄文臻 《企业家天地》2010,(10):137-138
最近几年大学生犯罪事件屡见不鲜。大学生犯罪心理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根据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金融犯罪的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在改变传统的金融运行模式的同时,也引发了网络金融犯罪,针对网络金融犯罪主体智能化、方法虚拟化、隐蔽性强、社会危害严重化等特点,在制定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应加强对网络金融犯罪的侦查力量和有效起诉,完善技术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网络金融监管制度,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以确保我国金融业在网络时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主体常存在性格孤僻、情绪易变等人格障碍或缺陷,这些问题是导致他们违法犯罪的重要心理原因;犯罪主体的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等因素也与其犯罪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暴力犯罪,高校可建立大学生犯罪预防组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采取其他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有着严重的危害,目前这种情况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有社会因素、国家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等,需针对情况,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德育工作,采取加强教育、管理、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等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一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把握大学生犯罪特点、探讨犯罪根源的基础上,以掌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规律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预防,旨在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对已经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尽可能地进行挽救矫正,使其仍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不良文化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误导了青少年行为的失落以致违法犯罪。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抵御和消除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网络成瘾”是一种过度上网行为的心理疾病。近年来,高校周围的网吧越来越多,大学生进入网吧频繁,这种现象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带来了诸多问题。由于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巨大,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据统计,我国有6.2%至11.6%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大学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约为8.4%,其中男生是女生的两倍。鉴于此,我们对网络成瘾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从心理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并不断予以强化;第二,从管理机制上要建立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的措施;第三,从健康网络的建设管理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周围网吧的管理和整顿工作,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融犯罪是当前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金融危机更使得许多金融犯罪从隐性转化为显性且浮出水面。纵观我国金融犯罪的案例,可从中发现我国金融犯罪主要源于“权”与“钱”的交易,这又增加了我国预防金融犯罪的难度。故从我国金融犯罪的案例入手,总结出预防金融犯罪的有效方法就更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