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是我们党对改革  相似文献   

2.
孙建华 《江南论坛》2004,(12):6-7,29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是我们党总结国防建设长期实践形成的新认识、作出的新概括,标志着党对国防和经济建设内在规律的深刻提示和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协调发展方针,对于我们统筹规划国防和经济建设,稳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改革,  相似文献   

3.
城乡统筹视角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关系是我国当今社会关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和谐的城乡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在城乡统筹视角下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点和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径和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关键是科学,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把率先发展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调整在使国民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宏观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的同时,会带来社会各阶层、各集团、各单位以及个人的利益格局的调整,鼾不当会产和不稳定因素。在我国的结构调整中,兼顾好经济效益原则和社会稳定原则的主要思路应该是:(1)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和效率观;(2)协调好短期稳定与长远发展的关系;(3)在不断深化的改革中求得长期持久的社会稳定;(4)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5)大力推进企业兼并,促进包括劳动者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生产于全体马克思主义工作者中,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表示新闻工作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规律出发,新闻观的理解与把握要依靠上层建筑,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并将其经济基础准确的反映出来.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思想,根据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新闻媒体实现科学的发展,也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本文就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秀枝 《经济师》2005,(10):40-41
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基础;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而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稳定。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它不仅体现了崇高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高度统一,而且体现了最高社会目标与当前奋斗纲领的有机统一.同时,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也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社会和谐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六大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都对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作出了新的判断,提出了新的思路、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把握,统一思想,指导行动。一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市场经济规律、符合现代化生产要求的。当前,一定要深刻领会、牢牢把握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下决心在改革上取得突破,向改革…  相似文献   

10.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必然和现实依托。从中国现阶段发展要求出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战略定位。从内在逻辑机理来看,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基础性支撑和推动作用,立足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的进展成就,突出解决当前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结构性矛盾。在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内涵要求与逻辑关联的基础上,整体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供给能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驱动力;着力缩小发展差距,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共同富裕之基;发展绿色经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持续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担当。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地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在新征程中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蓄势前行。  相似文献   

11.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改革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发展与改革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而保持社会稳定则是保证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三者鼎足而立,共同支撑着社会主义大厦,使其越来越雄伟稳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改革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手段;始终坚持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把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作为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指针,也是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全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作为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自身辩证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结果。中国梦是推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振兴梦,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人民梦,是推动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世界梦。在人类新文明的探索中,实现中国梦将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必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理论的创立和发展都是时代发展要求的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如此。它们都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都是在时代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理论成果。只要我们深入认识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提出新的理论,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5.
徐昕 《经济学家》2024,(2):5-14
发展关乎一个社会的存续与兴衰,决定人类现代化何以可能。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生成逻辑来看,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研判、是一百多年来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在把握重大机遇与现实挑战中实现发展水平新跃升的时代要求。从实践路径来看,高质量发展应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经济制度、开放水平等方面对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从价值意蕴来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厚植了经济社会的物质技术根基,而且提升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创造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资源,从而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全面超越。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当前,大庆油田的4000万吨原油稳产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大局,而维护企业稳定是确保原油稳产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及时洞察各群体的不稳定因素,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以什么样的方法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立足国内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现实境况,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国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总结与升华出一系列原创性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总体而言,这些原创性的科学方法论主要表征为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在绿色发展与绿色生活方面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态系统协调方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建章立制方面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交互性沟通:新时期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云 《经济导刊》2007,(12):105-107
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重要课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前,劳动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在我国属新生事物.三方协调机制是对劳动关系在较高层次的一种组织形式和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9.
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有多个维度,从发展道路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尊重人民选择,坚持14亿多人口共同富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五位一体”和“四化”同步,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科学理论指导。在鲜明的中国特色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含着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征,为人类走向现代化展现了美好前景,提供了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做好八项工作,包括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统一领导和战略谋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高质量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等等。  相似文献   

20.
冯志峰 《发展研究》2012,(7):100-102
我国正处于由"现代化"向"现代性"转变的过渡时期,现实生活中人民内部各种利益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要切实维护民众合法权益,就必须准确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质,优化利益协调机制,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完善权益保障机制,通过以机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系,达到在改革发展中解决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