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反洗钱工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国际间资金频繁流动以及交易量日渐增大,如何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金融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是洗钱和反洗钱的重要交汇处,开展反洗钱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然后总结了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指出了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深入开展反洗钱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反洗钱监控体系不断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面临新形势与新任务。商业银行作为反洗钱义务机构,面临的客户洗钱风险依然复杂和严峻。对公授信业务与反洗钱工作融合既是商业银行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国家金融稳定、强化内控合规管理的有效举措,但从以往对反洗钱相关的内外部检查和审计结果看,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授信业务管理和洗钱风险管控仍存在着严重的割裂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部分商业银行进行调研分析,剖析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与反洗钱管理融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萍萍 《中国外资》2013,(22):27-27
在资本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犯罪层出不穷,洗钱手段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洗钱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反洗钱工作成为各商业银行的重要工作。基于此,文中笔者就我国商业银行在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与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对及时发现洗钱行为,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金融机构缺乏反洗钱的主动性。现实中有一些金融机构缺乏全局意识,反洗钱工作比较被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洗钱犯罪活动在我国呈现日益严重的态势,防范和打击洗钱犯罪的难度不断加大,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近期的调查情况来看,由于反洗钱工作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基层金融机构在思想、人员  相似文献   

6.
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深入开展,洗钱分子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洗钱的风险和成本越来越高,因而利用保险业洗钱是他们的一个现实选择,因此,做好保险业反洗钱工作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保险业洗钱的几种主要方式,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反洗钱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保险业反洗钱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当前商业银行现有反洗钱工作在洗钱风险分类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G行和H行的典型案例以及国际标准与渣打银行成功实践,分析了客户洗钱风险分类方法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实务中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和应用前景,并对下一步改进商业银行反洗钱风险分类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苑广霞  张敏 《新金融》2004,(12):43-45
商业银行的基层金融机构是社会资金运动的总枢纽,所有社会资金通过商业银行的基层金融机构运作,是犯罪分子利用的重要渠道,因此是反洗钱阵地的前沿关卡,在预防、揭露和控制洗钱犯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商业银行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现状、特点、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银行基层机构反洗钱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洗钱形势的日益严峻,开展高效的反洗钱工作势在必行。洗钱的手段多样、程序的复杂致使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面临重重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要从海量的金融交易中发现可疑的信息。目前,金融数据呈爆  相似文献   

10.
众多反洗钱实践表明,金融机构容易成为洗钱活动的渠道,而现金则是最常被利用的一种方式。面对国内的备类洗钱活动,我国商业银行的现金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从反洗钱角度来看,现金管理工作中的许多问题,是需要银行从业人员重视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对反洗钱危害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加上现有的内部组织制度体系不健全、反洗钱人才缺乏等内部原因,难以应对新技术革新和跨国跨境等新形势下愈发复杂的洗钱活动。论文总结了洗钱活动对经济领域的危害以及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洗钱犯罪的日趋猖獗使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通过立法等各种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和打击。尽管我国的反洗钱法律体系正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但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仍存在一些制度流于形式,配套措施缺乏操作性,反洗钱激励、补偿机制缺失等问题,影响了打击洗钱犯罪的效果。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在预防洗钱也就是洗钱的进入门槛上的作用最突出。本文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研究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现状、反洗钱内控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国外有关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13.
洗钱犯罪的日趋猖獗使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通过立法等各种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和打击。尽管我国的反洗钱法律体系正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但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仍存在一些制度流于形式,配套措施缺乏操作性,反洗钱激励、补偿机制缺失等问题,影响了打击洗钱犯罪的效果。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在预防洗钱也就是洗钱的进入门槛上的作用最突出。本文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研究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现状、反洗钱内控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国外有关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金融机构是反洗钱的主力军。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反洗钱法规,但是反洗钱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的洗钱犯罪活动和反洗钱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机构完善反洗钱的具体对策.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12月在《刑法修正案》中,将恐怖活动犯罪列为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200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发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拉开了我国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序幕。在2003年底薪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明确人民银行负责“指导、部署金融业的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资金监测”,把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提升到法定义务的高度。在上述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反洗钱工作已成为商业银行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2006年1O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反洗钱法》的出台,弥补了我国反洗钱专门立法方面的空白,与《刑法》有关制裁、打击洗钱犯罪的法律规定共同构筑了我国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的基本法律制度,对于预防监控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维护金融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国深入参与国际反洗钱合作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反洗钱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挑战:外汇领域反洗钱实践的不足及问题   随着洗钱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的反洗钱实践也在逐步深入.特别是以打击跨境洗钱为重要内容的外汇领域反洗钱工作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外汇领域的洗钱活动具有隐蔽和复杂的特性,在反洗钱实践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和问题.   ……  相似文献   

17.
李丽坤 《时代金融》2013,(12):22-23
洗钱是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研究犯罪分子利用商业银行洗钱的复杂形式、反洗钱工作难点入手,探讨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内部审计监督以及审计方法与技巧,提出反洗钱工作建议,促进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8.
胡娴 《时代金融》2012,(33):131+140
当前,洗钱犯罪活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洗钱犯罪活动将会更加严重。有效打击洗钱犯罪活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洗钱犯罪的主要渠道,商业银行必须认真分析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在反洗钱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以"风险为本"的原则作为反洗钱工作的的基本准则,把有限的反洗钱资源合理配置于反洗钱体系中,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依据相关的反洗钱法律规定,逐步建立起了反洗钱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反洗钱内部控制管理是商业银行防范洗钱风险的第一道防线,部分中小型城商行存在内控目标不明确、反洗钱组织架构欠合理等问题。因此,中小型城商行必须要加强洗钱内控管理,发挥内部控制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防范洗钱风险。  相似文献   

20.
反洗钱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职能,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在遏制和打击洗钱及相关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金融机构,始终是反洗钱的“主战场”,天然地处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前线,防范洗钱风险、维护金融秩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