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金融创新对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作用。主要从3个方面提出如何进行金融体制创新。通过构建区域金融控股体系来提高融资效率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推动金融信贷调整,建立适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搭建金融网络化平台,提高银行间的业务处理速度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资源配置、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金融生态对外资引进、本地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影响了地区经济、人民生活的良性发展。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制度环境并不能满足发展需求,金融与信用方面的发展也随之受阻。未来农村金融生态的完善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完善金融机构服务体系,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信用制度的建设,保障金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金融生态演进作用于实体经济增长的分析模型,对金融生态演进影响资本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与传导渠道进行了数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有效性受其所在外部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助于增加资本积累,但会削弱法制因素和金融发展改善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法制环境的改善有助于资金更多的流向集约型产业,减轻政府干预对资金配置的扭曲;一个企业家精神盛行、勇于创新的文化信用环境可以弥补法制环境的不足,约束资金使用者的道德风险,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金融生态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率。文章结合相关的金融生态水平指标对江西省农村金融生态状况进行了一般性描述,并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演绎出相应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 2010~2017 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样本数据, 运用面板VAR 方法, 探析了金融生态环境、 企业风险承担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动态关系。 结果表明: 金融生态环境与制造业的企业创新效率之间为双向促进作用, 且均具有长期促进作用; 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风险承担有抑制作用。 基于制造业所有制性质进一步研究发现: (1) 金融生态环境对国企、 非国企的企业创新效率均具有促进作用, 且均为长期促进; (2) 国企和非国企的企业创新效率均可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 且均为长期促进; (3) 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抑制了国企和非国企的企业风险承担能力, 其中对国企的抑制作用大于非国企; (4) 国企的企业风险承担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 非国企中不存在这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自金融生态环境概念提出以来,其对局部金融领域的评价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引入到对吉林省金融发展状况的评价之中,选取年度经济生产总量及固定资产投资状况、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及金融深化指标和金融开放度、刑事案件的收结数量、商业银行产生的不良贷款率、政府的财政支出等指标,对吉林省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作了基本描述和分析,然后横向比较和分析了吉林省、辽宁省和江苏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地区1980年~2011年数据为样本,选取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衡量金融发展,以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衡量产业结构调整,采用VAR模型对新疆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规模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长期关系,金融规模的扩大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二者互为因果关系;金融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关系,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非均衡性,这主要是由农村金融市场潜在供给和真实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分析农村地区资金供需的不平衡,有利于完善目前农村金融的供给体系,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分析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均衡性出发,通过分析得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金融支持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建立绿色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标体系,测度绿色金融指数和产业结构指数,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10~2019年区域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协调性,结果发现:从时间上看,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评价指数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以保持稳定为主;从空间上看,各地区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一定的差异,北京、黑龙江、浙江、安徽、湖北、海南、重庆、青海处于初级耦合协调状态,多数地区处于低度耦合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农业高新技术创新主体、龙头企业以及农民对金融的需求,提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客观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农业保险、农业风险等金融机制,加大对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中国金融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 本文将金融发展分成金融效率和金融规模两个维度, 同时基于 2007 ~2016 年中国271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 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金融效率、 金融规模同产业结构之间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 U 型关系; (2)金融效率、 金融规模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 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效率的提升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东部地区则不明显; 东部地区金融规模的增加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明显。最后根据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竞争主体、竞争机制,支农有限、非农化倾向严重,服务落后、效率低下,民间借贷受到管制,农业保险"缺位",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及竞争机制,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加强服务创新,提高支农效率,鼓励民间金融在一定的秩序框架内运作,完善农村经济风险补偿机制,拓宽农村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3.
汤清  付强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7):101-105
本文采用广东省1978~2005年的统计数据资料,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找出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析了广东省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以及投资率之间的交互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并以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曾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中的重大制度突破。随着金融改革逐渐触及经济中的深层矛盾,金融体系中各个层面的制度优化问题再次摆到了我们面前。其中,对于政策性金融在中国金融发展中的重新定位,也成为推进金融改革与提高金融效率的重要突破点。文章在深入探讨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内涵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外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特点,进而反思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改革现状。试图提出真正符合我国现实与历史规律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知识亟待普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民与金融机构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而农民对金融知识了解与对金融的需求不相适应,严重阻碍了农民致富奔小康。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2010~2014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每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各省的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序,并在此基础上以每年的因子综合得分的最大值、最小值作为topsis综合评价法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计算出每个省份因子综合得分与理想解的贴近 度,以模型与理想解的贴近度来描述各个省的金融发展状况,实证结果显示大部分省份与理 想解的贴近度较大,我国各地区的金融中介发展水平以及金融市场环境差异较大导致金融发 展水平的不同。这一结果表明各地区要想提高金融发展水平需要提高区域内金融中介机构营 运能力及大力发展经济金融等外界环境。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因此,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新疆应该采取切实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前我国党中央提出的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明确目标和指示.而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实现及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及循环经济的必要条件,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发展可持续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以天津经济发展为例,探讨可持续经济发展下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及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现代正规金融和传统非正规金融并存,非正规金融规模甚至超过了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非正规金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国非正规金融活跃发展的现实原因。从而提出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辽宁省水利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提出了一套水网建设的规划方案。通过分析辽宁省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生态环境需求,确定了水网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战略意义。采用GIS空间分析和系统规划方法,建立了水网布局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所规划的水网能有效提升区域水资源配置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该研究的规划方案对于保障地区水安全,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