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是亮点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公允价值法,是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变现现值法和现值法等会计准则体系中最重要的资产评估方式之一。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无关联关系)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并非是一个独立的新的计量属性,而是基于市场的一种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的  相似文献   

3.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在自愿双方进行交易时,不是强迫销售所达成的购买,销售或结算的金额.  相似文献   

4.
一、公允价值的内涵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尽管定义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基本是一致的,公允价值实际上是指公允的市场价格,它包括三个要件……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是外来事物,我国新会计准则将其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时间比较短,对公允价值研究不深,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理论和我国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公允价值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韩毓萍 《山西财税》2007,(11):32-33
公允价值是指有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实际上是一种混合的计量属性,它又可以涵盖为其它几种计量属性,具体体现为:市价、历史成本、重量成本、短期的可变现净值;率和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  相似文献   

7.
姬海莉 《会计师》2009,(9):92-93
<正>一、公允价值含义及公允价值的计量我国在新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我国新会计准则采用了以下三种方式:第一,当存在活跃市场时,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此资产的活跃市场,但类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2006年2月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体系,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既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公允价值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会计业务中推行公允价值存在的现实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述有 《云南金融》2012,(1Z):98-99
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2006年2月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体系,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既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公允价值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会计业务中推行公允价值存在的现实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发展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源于会计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此二者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根本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函数,相关性与可靠性二者不可或缺。公允价值计量起源于欧洲,发展于美国,特别是近30年来,美国对公  相似文献   

11.
白峰 《会计师》2008,(6):11-13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从而确立了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早已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计量属性,作为国际惯例在很多交易中被广泛栗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原则.现就新准则关于公免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荨核算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丽 《财会学习》2008,(3):39-40
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在我国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准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资产等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能体现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能反映企业价值,而研究和解决在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遇到的现实问题,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4.
一、公允价值是一种会计计量属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5年6月颁布的第32号准则给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美国《157号公允价值准则》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市场上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者转移负债付出的价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公允价值计量法是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计量属性的一种会计模式,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由于我国目前的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尚在建立健全中,相关的公允价值难以真正的显现出“公允”,广大的会计工作人员运用公允价值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只是针对特殊的交易或事项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这种计量属性。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尤其对公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把公允价值计量正式载入体系中,这是新体系的一大进步。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的涵义入手,进而根据现状分析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丁桦 《会计师》2010,(12):13-14
<正>一、新准则下公允价值模式及其意义我国于1997年开始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并在1998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其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一定义在新会计准则中并未发生变化。公允价值作为可供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第一次被列入准则而进行了规范。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已颁布的38项具体准则中至少有17项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主要运用在金融工具领域、投资性房地产领域、债务重组领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领域、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领域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新会计准则,该准则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模式。新会计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这次新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增强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更有效的信息,但是很容易被企业滥用,操纵利润。本文讨论了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原因、公允价值在新准则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在我国应用的障碍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 5日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突破.其中有关“公允价值”的引入作为这次新准则改革的亮点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即在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同时,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