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养老基金开始涉足建设周期长、收益较为稳定的基础设施领域。通过对经合组织国家养老基金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经验介绍,提出了我国企业年金基础设施投资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主权养老基金经过近20年的发展,资产总规模位列全球第四,但资产配置存在投资区域窄、投资限制严、短期投资趋向明显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投资管理体制受到制约。相比之下,国外主权养老基金资产主要配置在境外市场和权益类资产上,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GPFG)、澳大利亚未来基金(FF)和加拿大养老金计划基金(CPP)的管理体制分别是政府直接管理、政府下设机构委托外部管理和政府设立机构独立管理,其管理方式分别是设立投资战略基准、投资收益基准和投资风险基准。鉴于此,我国应完善主权养老基金资产配置,在投资管理体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上采取突破性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展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我国养老基金投资需求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有极高的匹配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基金给付压力不断加大,基金财务可持续性受到严峻挑战,保值增值压力突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当前以政府融资建设为主的项目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需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研究部署加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特别是注重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汇聚全社会力量扩大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拓展以养老基金为代表的长期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渠道,既能够满足我国庞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又可以同时满足养老基金长期稳定收益及保值增值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14,(20):63-67
澳大利亚社会和经济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推动长期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凭借大量相关项目立项和创记录的投资(包含私营和政府),该行业的增长已经指日可待。 澳大利亚基础设施产业基金市场概况澳大利亚基础设施产业基金发展迅速 澳大利亚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基金在世界上起步较早,规模较大,在全球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基金一般私募设立,运营一定年限后可以上市转为公募。目前澳大利亚投资基金总量已经超过10400亿澳元(大约1733亿美元),近15年来的年度复合增长率超过11%,其中上市基金总量达到2000亿澳元。麦格理银行于1996年12月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了首个基础设施基金。截至2006年11月,澳大利亚共有22个基础设施基金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总规模达到430亿澳元,占澳大利亚流通市值的5%以上。除麦格理旗下基金外,澳大利亚规模在1O亿澳元以上的上市基础设施基金还有Babcock & Brown Infrastructure、Spark Infrastructure与SPALJSNet。  相似文献   

5.
对养老基金投资的制度分析表明,生物回报率是养老基金投资的理论收益,而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的来源最终取决于经济增长.短期看,养老基金投资是零和游戏,但是长期看,只有整体经济增长,养老基金从制度层面上才会取得收益,为此,养老基金投资应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从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企业年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屹  陈学彬 《新金融》2007,(5):27-31
近年来,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问题备受关注,私募股权基金因其适应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而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养老基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并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外养老基金投资规则与绩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政治和人口老龄化对传统的现收现付体制带来的财政压力,养老基金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课题。在一些国家,由于对部分或全部基金型养老基金投资限制的改革,不仅使养老基金行业受益,而且对资本市场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投资监管制度下养老基金投资绩效差异和对资本市场不同影响的分析,探讨中国养老基金投资监管制度的改革方向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国际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际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两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与法定机构模式相比,法人机构投资者模式更有利于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分析养老基金入市的热点问题,并对促进养老基金入市及其投资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外刊扫描     
《证券导刊》2010,(35):9-10
中化考虑与国际机构联手收购加拿大钾肥中国国有化工集团正尝试招募至少一家主权财富基金和一家加拿大养老基金,以组建一个财团,阻止必和必拓对加拿大钾肥公司发起的390亿美元敌意收购。据知情人士表示,中化集团已经与新加坡政府投资机构淡马锡及阿尔伯塔投资管理公司等几家加拿大养老基金进行过接洽,邀请它们加入财团。阿尔伯塔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为660亿美元。对此,淡马锡拒绝置评。不过,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该机构正在考虑中化的提议。阿尔伯塔承认了中化接洽一事,但在上周表示,它目前对钾肥没有兴趣。  相似文献   

10.
国外养老基金个人投资选择权的理论阐释与实践发展表明,职工并不能作为"理性人"在养老基金投资运营中实现收益最大化,并进而揭示出养老基金个人投资选择权的两个主要发展趋势,即"管理机构选择权"模式中个人在投资机构问的转移率与该国人均收入水平负相关,以及"投资基金选择权"模式中个人参与率下降趋势明显.因此,如果我国企业年金设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新经济模式的提出,以及近几年高科技项目股权投资平均高达41.2%的投资回报率,都刺激美国及全球范围内的高科技投资开始了新一轮快速增长。高科技产业的投资投入决定着R&D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并且极大程度影响了经济的均衡增长率。经济稳定健康的增长决定着职工收入总额的稳步增长,进而促进养老基金持续性增长。本文通过建立关系模型进一步推导出高科技产业的投资投入的增加及R&D部门的生产率的提高对养老基金的增长有显著影响,并提出我国养老基金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以高科技产业作为养老基金投资的长期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赫 《中国外资》2010,(8):42-42
对养老基金投资的制度分析表明,生物回报率是养老基金投资的理论收益,而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的来源最终取决于经济增长。短期看,养老基金投资是零和游戏,但是长期看,只有整体经济增长,养老基金从制度层面上才会取得收益,为此,养老基金投资应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从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亚洲与美国关于REITs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REITs在美国、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比较REITs的两种发展模式和立法要求,以期在我国房地产行业从房地产开发向房地产投资转型阶段中,对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社会各界对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十分关注。一定比例的股权投资是提高养老基金长期收益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养老基金资产配置和投资基准,并对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提出建议。养老基金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资金具有长期性,在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内获得最好的长期回报是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唯一目标。二是多元化投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既有的资本市场约束条件下,利用有限的投资工具和较低的回报率实现中国养老这部分基金的保值增值。是中国养老基金运作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根据中国养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自身的特点,首先对一个简化的投资风险最优模型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风险最优模型研究了养老基金的投资组合,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提出相关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张霓 《金融论坛》2001,6(11):22-27
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运作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其意义在于取得两者的互动和双赢.目前,我国实现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的顺利对接必须解决诸多难点和约束因素.本文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典型发展中国家养老基金制度改革经验作为借鉴,围绕我国养老基金和资本市场现存问题和解决对策两条线索,分别论证了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前提是改革养老基金行政化管理体制,实行基金市场化运作,促进基金投向的多元化以及运作管理的民营化;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市场运作,建立养老基金投资监管体制,发展基金管理人.  相似文献   

17.
养老基金正尝试投资保障房建设,这既是养老基金投资新思路,也是保障房建设融资新途径.基于此背景,文章从养老基金的基本特点与要求、保障房的特殊性质以及投资成本与效益等几个角度加以对比与分析,研究其投资行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结论认为,养老基金投资保障房建设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既能满足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需要,又能为民生安居工程提供资金支持,实现两者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证券导刊》2013,(17):15-15
在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时,如何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海富通基金投资总监戴德舜指出,养老的本源是在年老时享有保障,通过投资来养老的投资者切勿过于关注收益,同时也需警惕投资风险。在此背景下,针对养老人群的养老基金将有较大发展。相对国外已十分成熟的养老基金,我国养老型基金发展较为迟缓,截止最新目前市场上仅有2只以“养老”命名的基金,其中包括正在发行的首只绝对收益养老基金——海富通养老收益基金。  相似文献   

19.
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国债的流程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国债面临的问题。本文认为,根据我国国债市场现状和我国基本养老基金的运行特点,应取消地方社保部门的养老基金管理权,归并养老基金投资账户,由中央政府养老基金管理机构统一招标确定基金托管银行和投资机构,地方社保部门再根据资金需求申购或赎回养老基金。  相似文献   

20.
张峰  王道鹏 《海南金融》2021,(10):47-55
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高效运用是缓解社会保障压力、实现长期稳定的必然选择.在养老基金不断加大市场投资步伐与强度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实现投资收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成为关注焦点.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先进主权养老基金的新型ESG投资理念,并结合我国特点,提出养老基金进行ESG投资的相关镜鉴,为养老基金高质量运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