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近十年的实践看,我国的出口双保理业务总体上发展良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保理市场。其中,中国银行自2008年起已连续三年排名FCI出口双保理业务量世界第一。通过叙做出口双保理业务,出口商可在获得贸易融资、解除坏账之忧的  相似文献   

2.
国际保理和福费廷是上世纪兴起的两种出口融资的贸易结算方式,国际保理是用于国际贸易的应收账款收买业务,福费廷是出口商无追索权地出售收款权提前取得现款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本文分析和总结了这两种业务的异同,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开展这两种业务应关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在中国大力发展这两种业务以促进外贸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银行对出口商的融资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打包放款、出口押汇、福费廷和国际保理业务。  相似文献   

4.
叶元 《银行家》2004,(3):121-123
两起国际保理业务纠纷的缘由 案例一:我国出口商E以D/A方式出口服装给澳大利亚进口商AI,并委托中国银行(出口保理商)CB叙做出口保理业务,双方签署了两份协议,即出口保理业务协议和保理融资扣款授权书。E将一份金额20万澳元的发票交给了CB,获得融资14万澳元,同时CB将该发票转让给了进口保理商AF。货抵目的港后一个月,CB收到AF的贸易纠纷通知书和法定检验部  相似文献   

5.
我国于1992年引入国际保理业务,而且近几年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国际保理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国际保理业务中出口商所隐含的风险,进而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种防范风险的措施.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对文献的整理以及对出口商在国际保理业务中面临的风险的分类角度.  相似文献   

6.
对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保理业务有别于汇款、托收和信用证三大传统国际结算手段,无论对出口商还是进口商都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对出口商而言,保理商可以代替出口商对进口商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与监督,从而为出口商的销售政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和信息.出口商在货物装运完毕并向保理商转让发票等单据后,即可获得80%以上的融资,从而提高了收汇速度,加快了资金融通.对进口商而言,由于保理业务通过保理组织进行结算,可以省去买方高昂的开证费用及押金等支出,降低了买方的交易成本.保理结算的延期付款,也相当于为买方提供了信用放款,从而提高了其资金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国际保理业务是指出口商在采用赊销(O/A)、承兑交单(D/A)等信用方式向进口商销售货物时,由出口保理商和进口保理商共同提供的一项集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催收与管理、信用风险控制及贸易融资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国际保理业务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悠久  相似文献   

8.
国际保理业务是在以赊销为支付方式的贸易中由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的集贸易融资、国际结算、财务管理、信用担保为一体的金融服务的综合性贸易结算方式。其间出口商、进口商、  相似文献   

9.
保理业务是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重要方式,也是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贷款业务.但是由于保理业务以企业应收账款为主要融资对象,银行在叙作保理业务时,往往以受让债权的方式为企业融资,没有相应的担保物权进行担保,该业务对银行来说具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叙作保理业务时,风险分析把控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笔者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案例,拟对商业银行保理业务所存在的法律风险加以总结分析,以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保理融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筱林 《新金融》2010,(3):45-49
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题,金融危机使这一难题更加凸显。而保理是一种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近年来我国保理业务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保理市场。本文通过将中国和全球最发达的保理市场一英国的保理业务进行比较,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保理融资的现状,并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保理融资的影响,提出了大力发展我国保理业务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金泽 《金融论坛》2002,7(8):31-35
近年来,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重视国际保理业务,并且试图从操作层面进行规范,以有效地防范风险.对于操作层面的业务人员而言,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尤为值得关注.国际保理业务既涉及了进出口商之间的买卖法律关系,又涉及到出口保理商和出口商之间的保理关系,还涉及了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的法律关系,这些关系都可能影响到银行保理商开展保理业务的风险大小及其控制问题.因此,银行保理商了解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极为必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国际保理的意义及其法律特征,然后分析了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最后提出了银行开展保理业务防范法律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银行首例“国际保理业务”诉讼案例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曹路,蒋丰国际保理业务是一项较新的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它是由进口保理商对进口商提供百分之百的信用风险担保,即在进、出口商之间不存在贸易纠纷及进口商未对出口商应收帐款提出争议的的情况下,进口保理商担保进...  相似文献   

13.
庾晋  周洁 《上海会计》2002,(10):36-37
一、 国际保理业务的形成与内涵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又称保付代移业务,是指出口商以挂账、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保理商买进出口商的应收账款,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的综合金融服务。保理业务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作为一种新颖的贸易融资方式,近20年来,保理业务在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据统计,1991年全球发生的保理业务总额为2660亿美元,到了1998年已经突破5000亿美元。在西欧和亚太地区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国…  相似文献   

14.
肖其胜 《青海金融》2004,(11):11-13
保理(factoring)是“保付代理”的简称,是指保理商(factor)以贴现方式买入出口商(exporter)的债权后,通过一定渠道向进口商(imponer)催收欠款。实际上就是保理商通过购买债权提供的一种融资行为。保理业务在西方国家有较长的历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较为迅速。保理业务是一种金融业务,保理商大多是由商业银行出资或在商业银行资助下建立的。  相似文献   

15.
新型的金融业务──保理保理(FACTOR)是在信用证、托收、汇款等传统结算方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参与保理业务行为的共有四方;出口商、出口保理公司(银行)、进口保理公司(银行)、进口商。具体操作步骤士如下:1.出口商与出口保理公司签订...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际市场普遍转向买方市场。出口商竞争日益激烈,使进口商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言权。欧美的进口商要求出口商提供D/A和O/A等优惠信用付款方式.使出口收汇风险增大。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国际保理业务应运而生。近年来.保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中已得到了迅猛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国际保理业务作为一种较新的国际结算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重视国际保理业务,并且试图从操作层面进行规范,以有效地防范风险。对于操作层面的业务人员而言,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尤为值得关注。国际保理业务既涉及了进出口商之间的买卖法律关系,又涉及到出口保理商和出口商之间的保理关系,还涉及了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的法律关系,这些关系都可能影响到银行保理商开展保理的风险大小及其控制问题。因此,银行保理商了解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极为必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国际保理的意义及其法律特征,然后分析了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最后提出了银行开展保理业务防范法律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 保理简而言之是一种信用管理和融资方法,源于英文“Factoring”,从使用范围来说可分为国内保理和国际保理。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是指出口商以挂账、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保理商买进出口商的应收账款,井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帐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在2000年5月的年会上得出的两个主要的结论之一即是:保理在国际贸易中正  相似文献   

19.
国际保理(包括出口保理和进口保理),是一种当今国际贸易中新型的结算方式。它以赊销、承兑交单为付款条件,通过保理商向卖方提供包括对买方资信调查、坏帐担保、贷款催收、销售分类帐务管理以及贸易融资等综合性金融服务。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国际贸易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对进口商不利的信用证结算的比例逐年下降,赊销日益盛行。由于保理业务能够很好地解决赊销中出口商面临的资金占压和进口商信用风险的问题,因而在欧美、东南亚等地日渐流行,在世界各地发展迅速。据统计,1998年全球保理业务量已达5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保理业务,又称保付款代理或承购应收帐款业务。它是指保理商从其客户(出口商或供应商)手中,购进通常以发票表示的对债务人的应收帐款,并负责销售控制、销售分户帐户管理和债权债款回收的业务。交通银行于1994年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至今开办出口保险业务已有6年历史,保理业务发展较好。但目前保理业务拓展的难度还比较大,保理业务发展的外部条件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