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者的生活阅历、人生观、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极大地影响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反过来,研究的问题和建构的知识也体现了研究者的成长历程和人生观。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多元文化公民教育包含在多元文化教育中,是多元文化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多元文化公民教育也适用于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是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复杂的多元文化社会背景给美国的发展带来诸多困境。贫困移民子女的教育成为公民教育的重点,消除种族偏见成为公民教育的核心目标。重构美国多元文化公民教育,应通过改善各族群关系,消除民族偏见与歧视,让所有学生,不分性别、种族、民族及语言背景都有权利获取有效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参与到跨文化的个人、社会、公民活动中去,构建公平、公正的民主社会,构建一个从民族主义到国家主义再到世界主义的全球公民教育体系。中国作为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上,也要扩大公民教育的内涵。从民族成员到国家公民再到全球公民,我国的公民教育也要从目标、内容与方法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以适应全球化时代中国作为世界主义国家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现代公民社会包括私人领域、社会组织和公共领域等要素,体现人本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参与性等基本社会价值和法治原则,形成以契约精神为基础,以公民精神为集中体现的公民文化。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价值取向、教育形式和主体性均提出挑战,应该引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有序政治参与对共同体的存在和个体的充分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目标功能体现在推进面向公共利益的有效率的公共秩序、在多元社会中维持一定水平的政治共识、以公民教育和避免市场化倾向的公民个体的全面发展当中。  相似文献   

5.
公民社会的形成迫切需要大学生提升公民意识。学校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接受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需要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作为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三条路径来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社会民主运动的兴起以及社会力量逐渐壮大,相应地弱化了政府的权威,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主体逐渐从传统的单一政府扩展到了公民、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及相关利益团体等。但是,公共事务治理的权威单一化,权威合法性缺失,权威滥用等等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利益诉求。政府、社会与个人都应是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多元权威主体。  相似文献   

7.
全球移民,多元族裔对公平的诉求,以及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使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的公民身份和公民教育发展变得愈加复杂。由于许多种族、民族、文化、语言和宗教群体难以结构性包容于国家体系之中,导致的结果是这些群体既不能内化国家的价值观和精神以形成较高程度的国家认同,亦不能获得政治效能感。他们更为关注本群体的特殊需要和发展目的,淡漠国家整体利益和发展目标。文章将边缘族裔不成功的社会化过程定义为"失败的公民身份",并提出了公民身份类型学的理论模型,详细定义了失败型、认可型、参与型和变革型公民身份的内涵。论文还论述了学校教育在减少失败型公民身份,帮助边缘群体转变为多元文化国家的有效参与型公民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详细介绍了转化性公民教育的具体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8.
公民社会是建设政治文明的根基。由于我国缺乏公民文化的传统,长期以来,大学生作为时代精英群体之一,其公民素质还不甚理想。在目前尚未普遍开设公民课的情况下,高校德育课程引入公民教育既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也是高等教育适应我国现代民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这一思想出发,本文探讨了公民教育内涵及公民教育框架中的高校德育课程,进而提出实施公民教育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艺复兴运动中的英国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结果;英国人文主义者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巨大,他们使英国教育发生巨大变革;教育发展起来以后,对英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是英国近代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传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公民权利意识、公民社会主体意识、公民地位平等意识、民主和法治意识的养成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不可避免地面临种种转型。随着国际化影响下的国际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全球治理下的国际法治为公民意识教育开辟了更多挑战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