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志国  杜平 《中国西部》2013,(18):34-37
"巴山新居"建设到哪里,哪里就有漂亮的学校;哪里有新居聚居点,哪里就有科学布局的学校和幼儿园。这是四川省巴中市近两年来城镇化建设中最大的特色,从2012年开始,巴中市教育局便把"巴山新居"工程学校建设作为适应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力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决定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推进人的城镇化。浙江店口、江苏华明、天津新桥三个小城镇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为新时期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借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一是差异化推进市民化;二是促进产城融合;三是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四是加快中心镇建设。  相似文献   

3.
从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理念转变既对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这一概念在中国背景下本土化的生成过程。城镇化究其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尤其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关注族群社会融入及族群社会心理适应问题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标识和应有之义。从城镇化的内涵演进入手,结合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具体现状,对当前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及族群心理社会适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族群心理的社会适应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族群心理的文化调适是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族群心理的社会适应为基础,促使族群文化心理与新环境有机融合;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族群心理的文化调适为重要内容,重构族群心理的文化认同,进一步促进城镇化进程中族群心理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共同诉求。本文着重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大热点.本文从产业支撑的角度,阐述了产业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湖南省当前新型城镇化的现状,为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地州县域特色城镇化、小城镇农村社区城镇化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坐落在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街和顺园小区内的和顺幼儿园,始建于2011年,是在贯彻落实东丽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的背景下诞生的一所公办园,2011年9月和顺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2012年12月晋升为天津市一级幼儿园。园所占地面积6366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绿化面积1400平方米,共有8个班。可容纳240名幼儿。  相似文献   

7.
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并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人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条件并对其具有决定性影响。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把握好人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重点是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完善市场机制和强化政府治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和促进农民市民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百姓生活的关系出发,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关乎民生的系列问题提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两大对策。一坚定不移地秉承科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即坚持创新理念、坚持协调理念、坚持绿色理念、坚持开放理念、坚持共享理念。二重视百姓生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即新型城镇化须在经济层面解决民生问题;新型城镇化须在社会层面解决民生问题;新型城镇化须在体制制度层面解决民生问题;新型城镇化须在城镇建设层面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过程。现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城镇化发展的研究,更多是关注环境规制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规制基础上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本文运用熵值法测算了2003-2018年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在不考虑科技创新时,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先抑制、后促进。第二,当科技创新的方式侧重于末端治理,即为治污技术创新时,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为先抑制、后促进;当科技创新的方式侧重于过程治理,即为生产技术创新时,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之间不再呈现"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始终为促进作用。第三,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存在单门槛效应,治污科技创新和生产科技创新在环境规制力度不同的情况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生产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加稳定和显著;而治污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必须以环境规制的强度达到一定强度为前提。基于以上研究,本文...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义之所在;接着,从五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加快城镇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最后,指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和政策.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至此,一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性改革拉开了序幕。区别于旧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再是简单的征收耕地、农民进城的拆建运动。李克强总理一再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从根本上揭示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所在,就是从改革基本生产资料提供方式入手,通过土地流转重新调配农村土地资源,并且打破城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改善民生经济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新型城镇建设和镇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城镇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传统的规模扩展向综合发展的新阶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绿色低碳等方面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镇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探究,简单的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及其建设的意义以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泊于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镇域经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为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使城镇化建设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重点是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推进教育公平化、均衡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加强人才培养,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建设新型城镇化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转型的重要动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人不断融入城镇的过程.税收作为我国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财税政策应该适时调整以适应新常态.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研究税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并针对当前税收的弊端,提出相关税收政策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2014年3月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重要标志,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改革和优化。剖析当前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难题,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化变迁是完成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广西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规模大、主体多元化、商业效益低等原因而面临资金瓶颈制约。广西位处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差,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迫切。开发银行作为新时期住宅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金融机构,需要创新思维,完善市场机制建设,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文章通过对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开发性金融在广西的实践经验分析,提出开发性金融支持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通过对西宁市城东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区功能优化问题的调研,发现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区功能并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优化和完善城区功能的对策建议:一是明确城区功能完善目标,制定城市功能完善的支持政策;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城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四是有序完善经济功能;五是进一步优化教育功能;六是强化就业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城镇建设的大方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并确定发展的方向。文章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新兴城镇化假设的有利于不利因素,并就如何抢抓跨江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推进新型城镇化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的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着根本区别,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天津市新型城镇化概念、特点及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天津市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及发展趋势,为天津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参考已有新型城镇化评价研究成果,构建了株洲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株洲市9个县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①株洲市9个县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其中芦淞区、天元区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较高,分别为60.65和59.04,茶陵县、炎陵县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较低,分别为36.06和38.61;②株洲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中间高,外围低”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