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口港已跨越发展为亿吨级枢纽大港,正加速转变发展方式,从枢纽大港向现代化服务型国际枢纽强港发展.营口港在区域港口群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东北两条主要出海大通道之一,是东北进一步开发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龙头,是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两大国际物流中心之一.应着眼国际化网络化信息化,整合资源大力提高营口港集装箱运输与现代物流协调发展的水平,在竞争与合作中,把提升软实力作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关键.率先发展港口现代物流,建设国际一流的鲅鱼圈集装箱物流中心.充分利用海关政策,多产业联动发展,推动临海临港集聚集群融合产业区发展,做大做强保税物流园区.充分发挥门户和龙头作用,坚持大力发展内陆无水港战略,进一步提升港腹联动的水平.多方位多层面实施港口国际化战略.讲究效率效益,进一步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实施港口建设多元投融资战略.坚持科教兴港、人才兴港和品牌战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港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强化流通优势,为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当好开发开放的门户和龙头.  相似文献   

2.
一、正视宁波港口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宁波大力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宁波港实现了从内河港到河口港再到国际性深水大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的“三级跳”,成为以国际深水良港为依托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跻身于国际大港行列。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宁波港口发展仍有一些不足和制约。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经济大发展背景下的北部湾城镇群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镇群是国家应对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战略举措.北部湾城镇群在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保证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实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发展后劲不足、优势产业不突出、通道功能发挥有限、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性较低等因素制约着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新一轮的经济大发展背景下,北部湾城镇群要选择以临港工业为突破点,实现以工促港,以港兴工,港城互动,共同发展;要强化与战略性企业的合作,建立新的战略支点;要资源、资本、创新多元驱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面向东盟,融入珠三角,以基础产业和服务业的开放促发展,构筑中国-东盟开放前沿;要适度竞争,明确产业分工与合作,构建"一轴一带四区"产业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4.
试论以上海为中心建成国际组合大港的内外条件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黄仁伟以上海为中心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组合大港,是一项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在设计这项战略时,首先要考察当代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了解亚太地区各大枢纽港的竞争态势以及国际产业...  相似文献   

5.
港口是连云港的立市之本。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对港口建设十分重视,将发展战略从以前的“以港兴市”提升到“以港强市”这一新的高度,并确立了“转型升级、综合发展、做大做强”的港口发展总体思路。但是,实现这一思路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港口集团的总资产仅250亿元左右,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港口吞吐量、经营业绩,都与国内其他大港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对烟台、营口、大连、天津、青岛等港口学习考察,了解了当地政府支持港口企业发展的土地、海域、岸线等资源注入模式及配套政策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连云港市实际,提出了做大做强港口集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万建忠 《港口经济》2012,(11):27-28
一、以港兴市"双核"驱动青岛港前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是国家重要枢纽港。身处这两个枢纽大港之间的胶南市,迎来了蓝色经济飞跃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胶南市把"以港兴市"作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主战略,摆在事关全局的突出位置,通过超前谋划优化产业布局、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努力把胶南打造成一个以临港产业为支撑、滨海旅游  相似文献   

7.
黄小彪 《港口经济》2009,(10):44-48
一、深圳港口业发展经验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深圳港目前已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枢纽港和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基本建成世界级大港。2008年深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2141.63万标准箱,连续6年位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四位,连续11年位居我国内地集装箱港口第二位,为深圳实施“以港强市”战略作出重要贡献。深圳港口业发展的经验主要有:  相似文献   

8.
2009年是东钱湖实现"十一五"期间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实现"一区三基地"建设目标的跨越之年,也是打造国家级生态型旅游度假区的冲刺之年。今年我区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两创"发展战略,发扬  相似文献   

9.
哲刚 《港口经济》2012,(3):20-20
港口产业一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也是浙江省外向型经济的基础。按照浙江省实施大投人大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的思路和“港航强省”战略,浙江省大力打造以宁波一舟山港为龙头,嘉兴港和温州港、台州港为两翼的现代港口体系,推进全省港口资源整合和开发,加快转型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浙江开拓港航创新合作环境,凸显港口联盟合力巨大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报道》2013,(1):60-61
南大港湿地位于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面积14万亩,是我国沿海保持完好的滨海生态湿地。碧波荡漾的万顷苇塘,锦鳞碧波,百鸟汇聚,被列入全国教育科普基地、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度假基地,河北省首批科技旅游专线——"自然生态游"景点。随着沧州渤海新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南大港产业园区党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湿地这  相似文献   

11.
正北仑区大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立于2010年6月,规划面积约9平方公里,是北仑区成立最早的工业园区,也是"六大产业基地"中唯一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目标定位是建成"三区一高地",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生态型都市工业区、科技服务业发展高地和全市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根据此战略定位,基地致力于推动"三个提升",即从低档的传统产业提升  相似文献   

12.
《港口经济》2011,(4):24-24
宁波市提出,“十二五”时期,宁波要抓住浙江省建设“海上浙江”的重~J01,遇,率先推进港口转型发展,积极拓展港口功能和临港经济业态,实现由大港向强港的转变,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的跨越。1.建设综合性国际枢纽港。积极推进液体化工、塑料、煤炭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强化口岸、金融、信息服务功能,努力实现宁波港由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的战略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先天优势,还是后天成就,东方大港似已梦圆宁波,但关于港口的传奇,并没有划上句号,属于宁波的精彩,才刚刚开始。在十二五伊始,宁波提出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就是要实现从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从世界大港向国际强港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努力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转折之年,也是实现"十一五"目标、谋划"十二五"规划的衔接之年。江北区区长张南芬指出,今年江北区经济工作将深入开展"建设提速年,产业提级年,工作提效年"活动,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发展,努力加快经济回升,提高增长质量,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全  相似文献   

15.
陶国忠 《浙江经济》2006,(23):20-21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之年,也是把丽水培育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力争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丽水市将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省“八八战略”和市“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规划纲要为依据,坚持以改革创新促发展,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6.
张延 《宁波通讯》2011,(7):8-10
无论是先天优势,还是后天成就,"东方大港"似已梦圆宁波,但关于港口的传奇,并没有划上句号,属于宁波的精彩,才刚刚开始。在"十二五"伊始,宁波提出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就是要实现从"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从"世界大港"向"国际强港"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黄骅港由单一煤炭输出港向综合大港转变.由单一业主码头向多元投资主体码头转变,2008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开辟第二航道、建设综合大港。2009年3月19日.黄骅综合大港正式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经济》2016,(4):2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是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浙江经济》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以下重点选题安排: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浙江发展。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八八战略"为总纲,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探索研究决胜阶段浙江的新发展,实现"增长中高  相似文献   

19.
农贵新  宋宇宇 《宁波经济》2006,(5):37-38,56
观点拾萃:比天空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胸怀,感天动地兮宁波帮。宁波在"以港兴市"发展战略指引下,正在完成着从地方内河港到国家级海港,再到洲际大港的惊人"三级跳"。进入宁波境内,不时会在路旁发现一些品牌服装的标志或广告。惊讶之余,我对宁波自然开始另眼看待。宁波政府以非常开明的态度实行经济管理和服务,善于"放水养鱼"和"藏富于民"。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部署之年,也是"十五"计划全面完成和"十一五"规划工作启动之年,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关键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