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型历史剧题材电影〈孔子〉讲述了孔子51岁出任中都宰到73岁病逝这段经历,挑选最有戏剧性的夹谷会盟、隳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陈蔡被围、晚年回国以及韦编三绝等重要经历进行改编,较完整地反映出了孔子的机智与博学多才.从影片中孔子的人物形象解读来看,电影〈孔子〉再现的,不仅是孔子作为儒家圣人四处收徒讲学的后半生,而且是无数中国古代政治家变法图强者失利后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孔子终生致力于复兴东周,其自我“角色期待”是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这一角色期待使孔子一生面临理想与现实、目标与手段等多重矛盾和困惑,由此给他带来了不绝如缕的生命焦虑感。周游列国而“遭遇隐者”时尤为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晚年以“作《春秋》”为显著标志的整理六经,是他应对政治追求失败带来生命焦虑的反思与抉择,但并未由此使自我的生命焦虑彻底消解。  相似文献   

3.
一、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一)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诸侯纷争,天下分裂,礼乐崩溃。孔子向往西周盛世,不满当时现状。所以,他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伦理道德观念、教育思想等都充满了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孔子把“礼”作为最完美的伦理规范和制度,同时他又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仁”既是孔子所理想的普遍社会道德风范,又是君子的道德修养标准。他把仁德作为治国之道。他所理想的国家就是《礼记&;#183;礼运篇》中所说的大同社会。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闻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但是,孔子提倡的大同,至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这只是一个公认的理想社会,上述这段话树立在各国孔子像前。我国提倡以德治国,为此做了一系列工作,如老年社保工程、下岗再就业工程、推行医疗保险制度、九年义务教育制、重视希望工程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等。孔子推行以礼为制,以仁德治国,实现大同之治,因此他主张实行贤能教育,培养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4.
"因材施教"走过了它漫长而辉煌的历程,它随着社会的前进,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这一朴素而又深刻的教学原则之所以历久不衰,具有其科学性与可行性,这一教育思想渗透着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因材施教"这一优秀教育思想,还应结合高职高专现代教育理念对这一教育思想进行新的诠释和发展,本文通过对孔子及孟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回顾,结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方法的感想,谈谈儒家"因材施教"及对高职高专教育思想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张以宽 《新智慧》2005,(12):9-11
一、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诸侯纷争,天下分裂,礼乐崩溃。孔子向往西周盛世,不满当时现状。所以,他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伦理道德观念、教育思想等都充满了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孔子把“礼”作为最完美的伦理规范和制度,同时他又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仁”既是孔子所理想的普遍社会道德风范,又是君子的道德修养标准。他把仁德作为治国之道。他所理想的国家就是《礼记&;#183;礼运篇》中所说的大同社会。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的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理念而进行的一次教育实践探索,并从构建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运作体系等几个方面对活动教育体系进行了完善,无论从其理论或现实意义上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其教学实践和教育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对"教育应然"所持的信念和态度。优秀的教育题材影片中通过不同的介质和影片中平凡而又不凡的教师形象,从不同角度向观众传达了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大爱育人"、教育即做人、赏识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理念就是其中的代表。解读经典教育题材影片中优秀教师们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理念同时也是解读这些优秀影片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儒家创始人孔丘和墨家创始人墨翟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与墨家都重视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孔子和墨子在教育作用上都肯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都认为人性可变,环境和教育能影响和改变人性。孔子提出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治术人才。墨家主张培养“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士或贤士。在教育内容、教育教学原则、教育对象以及对待古代文化典籍等方面,孔子和墨子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教育过程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微观层面,其在"成人"的追求上与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致的。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生工作者,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其公平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辅导员在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一般是由主观不公和客观不公两方面构成的,笔者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对辅导员公平意识的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与人的生活同构的活动。教育学术研究直接指向并服务于人生,具有鲜明的实践智慧色彩。而专门化的教育研究则具有强烈的功利性。西部农村的教育中,始终蕴含着教育学术研究的要素。然而,受西方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以往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个别化理论被宏伟叙事的话语所掩盖并被学科化。在实施国际项目的过程中,文化的交融使西部农村教育本有的学术传统得到了萌发,找到了自己的生长点。它启示要恢复教育研究的学术传统、关注教育活动中的"草根"理论,这是教育科学创新和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孔子教育思想中闪烁着诸多创新的光点,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学官分离、穷变则通、先富后教等。  相似文献   

12.
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人文意义的活动,人文主义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文化积淀。在人文主义视域下审视教育,对人们深入认识教育的人文性质、揭示教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人文主义在教育中表现为:教育目的的人文体现、教育内容的人文选择、教育价值的人文取向。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人本"教育、"全人"教育、"主体"教育在教育领域得以弘扬。人文主义主张人性、人权、肯定人生价值、追求自由平等,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教育发展必将走向教育自由、教育民主、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13.
在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显得越发重要,从学生党支部主导"项目活动"视域下审思创业教育,主要是创新活动载体,改进工作方式,在创业教育方面开展具体研究,达到开展针对性学生党支部活动,开设创业教育"新课堂",解决或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职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实际效果。并通过对"创业教育"的深入探究和思考,进一步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和活力,进而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体制,培养引导学生党员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人师的楷模,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的教育思想的创建性,他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和主张开创了历史的先河,对后世的教育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可以说是原创的表率。挖掘和整理这些宝贵的思想,重新从原创的角度审视其价值对当今的教育理论原创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英 《全国商情》2013,(7):87-88
本文以教学作为师德教育的一个切入点,以孔子作为一名万世师表来探索教师教学的核心,以孔子的教学意蕴为理论基础,借鉴和提出当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相关理念。  相似文献   

16.
田野研究时空是一个"场域",田野研究过程是这一场域系统运行过程,其运行效果取决于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有效整合。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活动﹑传播媒介﹑传播者﹑受传者和研究者的同时"在场"是衡量田野研究质量的基本尺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介绍了孔子以“仁”、“礼”为核心和精华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理想人格的培养以及自我修养的完善有着极其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其次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状以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建立了孔子德育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的、深层次的联系,最后总结了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提升大学生个人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新旧思想发生严重碰撞。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不合时宜的地方,以至于我国目前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一定的困境,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求真"思想,千百年来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求真"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理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十分注重礼的民族,在中华大地酝酿数千年的文化中,讲礼仪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当今的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尤为必要。一礼仪的含义简单地说.“礼”,即礼貌、礼节;“仪”,即仪表、仪态、仪容、仪式。礼仪就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互相尊重,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仪礼》、《周礼》、《礼记》合称为“三礼”。“三利”是我国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论著。而孔子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学专家,他和盂子、苟子都非常重视利,他们把礼仪当作最高的道德标准之—。孔子指出:“不学礼,无以立”;孟…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党员教育是保障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的重要环节。重大节庆日、重要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的绝佳契机。文章从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七一"纪念活动承载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并提出以"七一"纪念活动为契机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