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三种专利的比较 我们知道,我国专利法保护三种专利:一是发明专利,二是实用新型专利,三是外观设计专利. 我国浙江南方一带比较重视外观设计专利,即为保护产品的形状、色彩等外观方面的设计专利,并且和商标结合才更为有效.如投影机的某一个部位、形状稍加变动就得不到保护,因此这种保护是有限的.而北方则更注重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2.
钟河 《上海企业》2012,(1):102-104
专利是发明人的智慧结晶。当专利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时,对专利的保护就是对企业创新的保护,就是对市场正当有序竞争的保护。中国企业正处于创新的活跃期,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经验越来越丰  相似文献   

3.
争夺市场制高点专利战略如何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正经受缺乏足够自主知识产权之痛:先是由飞利浦、索尼和先锋三大技术开发商联盟组成的3C发难,导致中国DVD在欧盟海关被扣,后有6C迫使中国企业向其支付每台4美元左右的专利使用费,再加上其他国际DVD专利收费大军的进逼,导致DVD产品的出口价格上升,出口增长势头受阻。最近,中日摩托专利又起纠纷。竞争利器从最近发生的数起知识产权和专利纠纷案不难看出,外国企业正在加紧实施针对中国企业的专利战略,专利正在成为他们遏制中国企业及其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的利器。知识产权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主导形式…  相似文献   

4.
日韩企业专利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我国企业由于缺乏专利保护知识和应对专利诉讼的经验,致使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全球性的“专利大战”中陷于被动,“中国制造”不断陷入发达国家的“专利围剿”中。从DVD行业遭受重创,到索尼状告比亚迪公司锂离子电池侵犯专利案;从奥林巴斯数码相机事件,到丰田诉吉利侵权案……围绕专利、商标等所引发的国际纠纷此起彼伏。仅DVD事件一项,中国企业就被迫支付了几亿元的“专利学习费”。有专家指出,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专利战略布局基本结束,国内专利大战一触即发,发达国家专利大棒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电子技术水平正在迅速提高的中国。  相似文献   

5.
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为"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三流企业卖服务、四流企业卖产品、末流企业卖苦力",它反映了人们对无形的标准和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但不无遗憾的是该观点中使用"卖标准"之说,说明人们对"标准"一词进行了误读,如果不予澄清,如同改革开放早期,不少西方唯利是图而又毫无商业道德和良心的商人将其已进入公有领域、可无偿获取的过期或已失效的专利高价卖给对专利为何物还处于懵懂或无知时期的中国企业一样,我国企业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西方商人再"黑"一次,给它们再交一次无谓的昂贵学费.  相似文献   

6.
前些日子,一家国际权威机构发布了年度“全球研发创新投入1000强”的名单,竟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吃惊之余, 令人醒悟:为什么在市场上卖得火的东西都是国际品牌,即便有些国际品牌是一具“躯壳”,实际是“MADEINCHINA”中国制造的贴牌产品。如一旦贴上中国自己的牌子,马上也无人问津。这给我们一个警示,其实我们已具备了相当的生产制造的能力,明里缺失的是品牌, 骨子里缺失的是自主创新、以及如何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经济竞争的趋势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利益最大化。但中国现在总的状况却是核心专利和核心技术非常少,主要都掌握在跨国公司和国外企业手中。许多我们自己的品牌还没有走进国际市场,原有的品牌已被国际品牌步步紧逼、处处失手。从某种角度来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产权保险意识越来越高,面对可能遭遇的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专利保险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企业开始面临来自国内、国际的专利侵权,如何防范专利风险,化解专利侵权危机,专利保险制度或许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难题。在吸收和借鉴国外专利保险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完善和改进我国专利保险制度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用专利开拓和保护国际市场□耿俊德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国在国际商品市场、国际技术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能否站住脚,能否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主要决定于是否掌握技术上的优势,而掌握技术上的优势又集中表现在对专利技术的占有和利用方面。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为何拥有数量巨大的专利,却不能拥有数量巨大的创新产品,关键在于企业家精神的缺乏。本文使用微观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得出:企业家精神的不足与政府的政策导向,使得中国企业形成“专利偏好”,即企业更重视发明专利的数量,而非质量;对不同专利资源优化整合的动力不足,更缺乏将专利转化为创新产品的动力;中国企业对拥有专利存在偏好,带来“创新困境”进而让企业步入“专利陷阱”。基于这些发现,本文提出“专利偏好”、“创新困境”及“专利陷阱”的理论假说,并利用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的微观数据验证了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创新模型来研究同时创新市场条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与专利政策。研究表明,同时创新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而言,由于同时创新改变了企业的创新保护策略,企业申请专利主要是出于防御目的,因而利用同时创新的这种特性,就有可能设计一种促使企业申请专利而不是寻求内部保护的专利制度,这种制度虽然对创新提供了较企业内部保护弱的保护,却能够使社会福利得以提升。另外,传统认为的竞争政策和专利的对立关系,在同时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需要重新认识,专利不仅不会损害竞争,反而会促进竞争。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中国新时代》2012,(10):4-5
正在觉醒的专利保护意识2012年8月25日,一则新闻引起我的关注——苹果与三星的专利战终于在美国尘埃落定:三星构成侵权,须向苹果支付10.5亿美元的赔偿金。看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两大巨头正在依靠专利来打响一场声势浩大的市场争夺战。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我在贵刊9月号封面故事中看到了《一场持续十年的专利保卫战》。虽然文中提及的两家公司并非如三星、苹果一样品牌享誉全球,甚至在国内也不被行业外人士所熟知,但是,文中讲述的事实却向我们透露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国人,尤其是中国企业的专利保护意识正在日益觉醒。他们正在努力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为帮助走出去的企业打赢专利战,重庆市建立了一套出口产品专利预警机制,以防范国际市场中无处不在的专利侵权风险。从建立这一机制的重庆市知识产权局获悉,目前随着汽车、摩托车、医疗器械等本地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军国际市场,涉及知识产权的战争也硝烟弥漫,本地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同业的激烈竞争中,中国企业虽高歌猛进,却也屡进屡痛,伤痕累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中国制造的产品性价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企业因此可以与世界顶级公司竞争市场或分享利润,但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普遍薄弱,虽然在产业链上取得了一定地位,但很多时候没有进可攻退可守的自由,在很多产品领域,国际大厂手持海量专利虎视眈眈,中国企业却时刻面临专利绞杀之危。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制造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稳定立足与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产品技术创新,其中,专利输出的质量与数量成为赢得同行企业竞争的优势之一。由此可见,以产品技术创新为根本的专利布局对制造企业的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B公司专利管理运营模式为样本,对企业如何进行专利管理,如何进行专利质量与数量的提升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企业专利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制造业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专利保护期限设置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专利保护制度能激励企业在技术研发上进行投入,这有利于增加社会总剩余;然而,专利保护制度在提供激励的同时,也造成了潜在效率的损失。专利保护期限的设置是这二者之间权衡的结果。本文通过一个两阶段博弈的分析框架,利用动态的局部均衡权衡模型,从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总剩余最大化的相互作用中,推导出了社会最优的专利保护期限。在我们的动态的局部均衡权衡模型中,创新者的研发投入水平是专利保护制度的内生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专利不仅仅是衡量企业能否长期获益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根据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新公布的数据,我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首次跃居全球前十名,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的很多企业对国际专利都有切肤之痛。由于没有申请国际专利,我国的DVD企业每年要支付230亿元人民币给国外的专利持有企业,一些厂家不堪重负,被迫转型;我国摩托车企业也因遭到日本企业的专利权发难,丢失了大片海外市场……国际专利仍是制约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一道关卡。  相似文献   

18.
专利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巾最活跃、最富有刺激性的因素,它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热点。专利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的主要尺度。因此,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利用专利技术迅速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这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的主要手段。任何拳头产品都不可能在市场巾久盛不衰,从而,企业应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寻求产品开发,使企业真正做到手里抓一个产品。嘴里含一个产品,眼睛盯一个产‘品,。卜里想一个产品的开发战略,不断地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利用专…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专利文献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不少企业在生产经营不景气时,抱怨技术难开发,产品无市场;也有的企业见市场上什么热销,就生产什么,结果侵犯了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遭到起诉,赔个精光。这其中原因很多,但有一条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过程中忽视了专利文献的调查和利用,没有做到知己知彼。本文将谈谈专利文献在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中的一些重要作用。1利用专利文献进行技术和市场预测利用专利文献进行技术预测,确定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方针,主要包括:通过对某技术领域中各种专利申请技术的分析,了…  相似文献   

20.
如何运用专利保护这一武器,结合相关的法律、科技、经济原则,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以谋求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是中国企业家谋求生存发展的一个不可轻视的大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