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山西金融》2003,(9):1-1
从1999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第一次征求意见稿起,到2003年7月底第三次征求意见稿结束,《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台经历了4年多的时间。新协议从帮助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与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相比,提出了两大目标,一是提高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二是激励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 0 1年 1月 16日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经过长期研究和酝酿 ,发布了新资本协议草案第二稿 ,在全球范围内征求意见。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安排 ,新资本协议将在汇集各方面意见并全面修改的基础上于 2 0 0 1年年底正式发布 ,初步定于 2 0 0 4年实施。巴塞尔协议在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中具有主导性地位 ,资本协议的调整将影响到不同经营水平、规模、处于不同经营环境的银行的风险管理和资本配置要求 ,对各国银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产生广泛的影响。关注新资本协议的变化 ,相应改进和调整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与资本配置工作 ,已成为适应新资本协…  相似文献   

3.
新巴塞尔协议的创新与中国银行业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轲 《金融会计》2004,(4):46-47
2003年4月29日,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Ⅱ,简称巴塞尔Ⅱ)第三次征求意见稿(CP3,简称第三稿),要求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在2003年7月31日前提出修改意见。中国银监会5月份以第二号公告的形式,就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公开征求中国银行业意见。巴塞尔委员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改变了银行的经营环境。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金融的全球化直接推动了全球范围内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原则和框架的整合与统一.并促使这些原则和框架随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2001年1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经过长期研究和酝酿,发布了新资本协议草案第二稿,在全球范围内征求意见。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安排,新资本协议将在汇集各方面意见并全面修改的基础上于2001年年底正式发布.初步定于2004年实施.从而取代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 2001羊巴塞尔新…  相似文献   

5.
借鉴新资本协议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7月底,《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简称新协议)第三稿公开征求意见结束。与1988年出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以下简称1988年巴塞尔协议)相比,新协议内容丰富、技术先进。但新协议对不同国家、不同银行的影响是不同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银行业应该如何看待新协议所产生的影响与争论,如何借鉴新协议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本文试图探讨的主要内容。新协议及其在全球银行业产生的影响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以8%的资本充足率为主要内容的1988年巴塞尔协议已明显满足不了金融监管的需要。1988年巴塞尔协议反映的主要是银行信…  相似文献   

6.
巴塞尔委员会是1975年由12个国家中央银行的银行监督官员组成的一个监督国际银行活动的联合代表机构和协调机构,自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银行审慎监管标准和指导原则.我们通常所说的巴塞尔协议,是1988年推出的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它使得全球银行经营从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资本、资产质量等因素,在推进全球银行监管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的资本充足率框架>征求意见稿,对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作了较为彻底的修改,2001年5月完成了第二轮咨询.为了有充足时间详细考虑咨询期内收到的所有意见,巴塞尔委员会于2001年6月25日宣布将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时间由2004年推迟至2005年,并在2002年初进行另一轮咨询.新巴塞尔协议的未来实施,不仅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而且将资本管理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被奉为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神圣条约”,但在国际金融业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巴塞尔协议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法都在不断的变化。自巴塞尔委员会于1999年推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一稿征求意见稿以来,距今已有5年时间,其间几易其稿。2006年底。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在十国集团内正式实施,然后逐渐推广。由于我国的金融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必将对我国的银行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3年5月,新成立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始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协议)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安排,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将在2003年第四季度完成新协议的正式稿,并于2006年底在成员国开始实施。新协议框架的突出特点是改进了风险管理,提高了风险敏感性,提出了“三大”支柱的概念,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信息披露。作为发展中国家,新协议的制定与实施将对完善我国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和商业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的风险管理及国际业务操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监管当局、商业银行和有关部门正在深入研究,以新协议出台为契机,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努力使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监管适应国际金融业风险管理发展和我国金融市场平稳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研究——基于风险价值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以下简称新巴塞尔协议).新巴塞尔协议是在1988年<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通常所说的巴塞尔协议)的基础之上,为了适应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对其进行了重大修改,并于1999年6月推出征求意见稿(第一稿);  相似文献   

10.
罗平 《中国金融家》2004,(12):50-52
今年6月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简称新协议)正式出台,这标志着历经五年之久的细致研究,加之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内部的谈判以及公开征求意见的协议制定过程最终划上了一个句号。在全球范围内,有关新协议的工作重点已转入实施。为了强化新协议的实施,同时有效地解决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巴塞尔委员会专门成立了实施新协议的工作小组。  相似文献   

11.
在资本监管三要素中,风险加权资产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了所计提监管资本能否充分反映银行面临的风险。1988年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Ⅰ)框架下资本仅覆盖信用风险,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将市场风险纳入资本监管框架,2006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新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Ⅱ)进一步将风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操作风险,并引入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大幅度提高了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2010年底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简称巴塞尔Ⅲ)修改了资产证券化、交易业务、交易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应用——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使新巴塞尔协议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得以暴露。2008年8月,巴塞尔委员会在《经济资本模型的实践》中提出将对银行经济资本评估的框架融入巴塞尔协议的第2支柱。我国正在按照巴塞尔新协议的要求引入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中国工商银行全面推出了经济资本管理制度,在系统内以经济增加值为主要指标建立综合产品绩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3.
2002年7月10日,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举行了会议,就2001年1月制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以来一直研究的一些重要议题达成一致并形成了书面文件。在讨论中,巴塞尔委员会研究了与计量信用风险相关的两种方法即标准法(the standardised approach)和内部评级法(the internal ratings-based approach,IRB)的一系列问题。巴塞尔委员会再次肯定正在被全球大多数银行使用的修订后的标准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后新资本协议改进及对银行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银行业对风险管理的探索,促使了1988年版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后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实践的不断积累,巴塞尔委员会对旧版协议进行了几次重大修改,并在2004年出台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于2006年底率先在国际活跃银行实施.  相似文献   

15.
对银行资本金监管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强化国际银行体系的稳健性,提升国际银行的公平竞争力,巴塞尔委员会在1988年公布了资本协议,第一次提出了资本金监管即资本充足率问题,规定银行资本占风险资产的比率不低于8%。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对协议作了补充,将市场风险纳入到资本监管的范畴。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2003年5月公布了征求意见第三稿,  相似文献   

16.
1988年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Ⅰ")确立了银行资本监管的三个核心要素,即资本、风险资产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随着金融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巴塞尔Ⅰ过于简单、缺乏风险敏感性等缺陷逐渐暴露。为此,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开始修订巴塞尔Ⅰ,并于2006年发布了新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Ⅱ")。巴塞尔Ⅱ的核心变化是引入了更具风险敏感性的风险加权资产方法,但仍沿用了巴塞尔Ⅰ的资本定义。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欧美大型银行过于复杂的资本工具严重弱化了银行实际损失吸收  相似文献   

17.
巴塞尔协议作为国际银行监管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对银行监管原则和标准的统一化进程的迅速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巴塞尔委员会1988年颁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入手,分析了"旧巴塞尔协议"的监管特点和缺陷,进而引出1999年之后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通过透视"新巴塞尔协议"中"三个支柱"的监管内容,展现了"新巴塞尔协议"对国际银行监管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琳 《金融会计》2014,(12):42-47
自1988年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发布以来,巴塞尔委员会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和全球银行实践,不断发展完善信用风险监管资本的计量方法,于2004年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Ⅱ。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金融从业者和各国监管者敲响警钟,为提升金融监管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巴塞尔委员会在征求各国意见的基础上对信用风险进行了一系列修订、丰富和完善,先后推出了2009年的巴塞尔协议Ⅱ.5和2010年的巴塞尔协议Ⅲ,并在后危机时代对其持续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刘俊 《金融纵横》2004,(1):25-26,6
经过长达5年的深入研究和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新巴塞尔协议的第三次征求意见稿即将完成,这份新的资本协议框架是以1999年6月该委员会提出的新的资本协议框架为基础修订的,根据安排.巴塞尔银行委员会打算在2003年第四季度完成新协议。新资本协议草案较之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更为复杂、全面,这实际上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反映,也满足了银行界对于风险更敏感的风险监管框架的需要,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是当今国际金融环境下银行风险管理的又一国际风险监管的新规范,其最终形成和实施必然会对全球银行业、特别是大型银行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99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关于修改1998年《巴塞尔协议》的征求意见稿。即《新资本协议》,2003年5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稿译文,正式稿将于年底前完成.并于2006年在成员国开始实施。从第三稿的要求看,巴塞尔委员会高度重视内部评级法在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中的作用.并将以实际措施鼓励有条件的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