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是新时期开放领域的基础性和全局性问题,既涉及不同地理板块开放的相互衔接,也涉及不同产业形态开放的协同发展。通过构建区域开放指标体系,对区域开放布局进行测度,从数据上进一步揭示我国已形成“沿海+内陆+沿江+沿边”开放的总体格局,但区域开放不平衡特征仍然非常明显,东部地区是开放型经济的主要集聚地,开放形态由传统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开放动能更加丰富多元。东中西部地区差距仍在逐步扩大,要处理好一般开放和特色开放的关系,一方面,准确把握国际经贸规则发展的新趋势,按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国内改革,支持部分地区成为开放合作的排头兵;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各地区独特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差异化开放和个性化开放。  相似文献   

2.
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省部产学研合作试点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从全省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区域分布情况看,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之间却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应以珠三角地区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重点,并结合珠三角地区三大经济圈的建设,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选择。以粤东西北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和专业镇等区域创新平台建设为基础,逐步推进广东后发地区的产学研合作发展。此外,还应与开放经济建设相协调,不断推进广东与港澳台、独联体等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3.
2月6日,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在“2007跨国公司中国论坛——跨国公司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表示,下一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继续保持引进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为重点,优化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而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布局形成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产生了新的合作关系和模式。根据区域功能定位以及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该文提出三种区域经济新合作模式:主体功能竞争型合作、主体功能互补型合作和主体功能共享型合作。  相似文献   

5.
6.
任志安 《特区经济》2013,(11):218-222
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国内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高校区域布局均衡性问题,探究了影响高校区域布局的因素、高校布局与区域内经济间的相互关系,给出了我国高校区域布局调整的基本做法,以期为我国高校区域布局的进一步优化调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利用嘉兴市统计局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有关数据,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并在借鉴其它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通过主成分分析(采用指数法进行无纲量化处理,加权计算综合指数),对全市53个镇的经济社会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评价排序未经评估),进而根据评价结果对各个镇的辐射范围进行计算和聚类分析,从而对嘉兴市中心镇建设区域布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成周 《乡镇经济》2010,1(3):101-106
"十一五"以来,安徽区域发展无论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战略规划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了"一圈(合肥经济圈)四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北经济区)"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但安徽区域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仍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为此,要以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打造"产业安徽";以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打造"创新安徽";以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契机打造"文化安徽";集全省之力支持皖北经济发展以打造"和谐安徽";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以打造"崛起安徽",真正实现安徽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河南省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状况,同时考虑到经济发展方向的相关性,城镇体系的协调性,国土开发与整治任务的一致性,内外交通联系的共同性,现有行政区划的相对完整性,地理上的连片、经济社会发展的类似、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分工等要求,可将河南划分成三大经济带:一是中北经  相似文献   

11.
杨清  陈秉谱 《发展》2010,(2):99-100
农科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文章以我国农科研究生教育机构和学科的布局差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通过发挥学科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和区域间的合作等缩小农科研究生教育区域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是经济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区域布局决定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的几位专家近日撰文,分析了我国生产力区域布局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广西经济》2005,(3):20-20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司》显示,2004年中国海洋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均已超过4000亿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成为一大目标。当前农村发展的一个现实是消费滞后,文章拟从供给角度即将村镇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农村超市三者在一个地区进行协调建设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在阐述三个市场主体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分析其存在的突出问题、现状及目标后,提出建设方法并给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邓成超  蒋凯 《科技和产业》2021,21(11):164-167
重庆市的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民生改善离不开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给予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重庆高等教育尽管取得长足进步,但还不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重庆高等教育需要从优化布局结构方面寻找新举措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比较优势视角,在描述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现状基础上,通过对主要粮食作物稻谷、玉米、小麦的生产效率指数、规模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进行分析,得出云南省稻谷、玉米、小麦的优势区域,并提出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是《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重要补充,是优化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对于形成大宗作物产业带、提高产业化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中部,全国新农村建设区域布局的重点应放在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陈继东 《港口经济》2010,(12):14-15
“十一五”期间,天津港紧紧抓住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目标,始终以满足腹地经济发展需要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坚持以功能开发带动市场开发,着力优化生产布局,持续完善港口功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0.
皖江示范区建设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非均衡向均衡协调发展的历程。让部分地区率先发展是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经过近30年的区域差别政策,率先发展、快速发展的地区已经实现了先富起来的预期目标。但国内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乃至影响国家发展的全局。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是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