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色列国家审计体制的特点1.国家审计长公署的地位及其独立性以色列审计长公署属于议会领导,国家审计长只对议会负责。审计长公署执行外部审计并就公共行政的合法性、正常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道德规范提出报告,同时受理公众对需要经审计长审计的国家或公共机构的申诉。国家法律规定,政府机构应遵从审计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于1948年5月14日建国,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鼎立,相互制衡。以色列在建国之初就成立了政府审计机关一审计长公署,政府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建国后的第一个十年中得以完成,并不断向前发展。以色列的政府审计比起其它西方国家来,既有共性,又更具特色。本文就以色列审计长公署的审计长的一些特点和审计长公署审计的范围、内容及其组织结构作一简要介绍。一、审计长的一些特点1、审计长的独立地位以色列的审计长是审计长公署的最高领导人,由议会成员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可以续任,只有在议会三分之二成员通过决议的…  相似文献   

3.
荷兰的国家审计有600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公元14世纪。1814年根据宪法成立了荷兰审计院,主要工作是检查财政收支。1927年的《预算和会计法》在很大程度上对审计实务进行了规范;1976年新的《预算和会计法》要求荷兰开展绩效审计,审计范围明显拓宽,审计地位越来越高。审计院是荷兰最高审计机关,与议会两院和国务委员会处于同等地位,既独立于政府,也独立于议会,但必须向议会提交审计报告和年度报告。议会可以请求审计院开展绩效审计。《宪法》和《预算和会计法》规定了审计院成员的任免和审计院的权力,为审计院的独…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于建立联邦的当年1901年颁布《审计法》,随即建立了国家审计署开展审计工作,各州也根据各自的法律建立了自己的审计机构,审计历史与国家同龄至今已近百年。根据审计法规定,国家审计署隶属于议会,议会直接任命审计长,确定审计任务,审阅审计报告。州审计...  相似文献   

5.
一、审计机构和上下级关系英国最高的政府审计机关是国家审计署,它隶属议会,向议会负责,审计署除了设一个主审计长之外,还设副审计长1人,助理审计长3人,每个助理审计长分别领导几个处,各处根据需要设置一至几个科,大的处一般下设六七个科,小的处只下设二三个科...  相似文献   

6.
审计计划的指定和管理澳大利亚属英联邦国家。国家建立仅220多年,但其国家审计的发展相对较快,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审计法。同年,澳大利亚国家审计署成立。审计署成立伊始,审计法就确立了审计长的独立地位。审计署既独立于政府,也独立于议会,但其负有向议会报告的责任。审计署依据审计法对澳大利亚政府部门财务管理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7.
巴基斯坦是位于南亚的伊斯兰国家。1947年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依照宪法规定,在财政部设立了审计长公署(Auditor-general’s Department),为国家最高审计机关(SAI)。审计长由总统任命,享受部长级待遇。审计长应在首席法官面前宣誓就职。在65岁或5年的任期届满前。只有按照免除最高法院法官职务的相同方式及相同理由,才能免除审计长的职务。根据法律规定,审计长履行双重职责:  相似文献   

8.
印度共和国位于亚洲南部,有着七亿多人口。印度1947年8月15日正式独立。1949年12月,印度制定了宪法,规定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以总理为核心的集权政府,领导整个联邦,并向中央议会负责。设  相似文献   

9.
我有幸参加国家审计署组织的赴澳大利亚内审培训团,此行学习了先进的审计思维和理论,接触了微机审计的全新领域,开阔了眼界。(一)澳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值得我们借鉴澳大利亚现行的审计体系分三个部分:即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其中政府审计机构即联邦审计署,联邦审计署设审计长,审计长和联邦审计署既不是政府行政部门,也不是政府行政部门的代理机构,不参与政府行政工作,保持独立地位,直接对议会负责,直接向议会报告工作,审计长在履行他的职能的过程中不受政府行政部门的任何影响,从而保障了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和权…  相似文献   

10.
各国审计长之宪法规定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各国宪法对审计长的规定涉及审计长的产生、任职资格、任期、辞职和免职、薪俸和其他待遇、任职限制、独立地位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各国宪法对审计长的规定涉及审计长的产生、任职资格、任期、辞职和免职、薪俸和其他待遇、任职限制、独立地位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为庆祝省审计厅成立10周年,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姜春云,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志浩,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吕培俭等领导同志分别题词,省政府于1993年12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我省审计工作情况。1982年《宪法》规定,在国务院和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1983年12月正式成立省审计局,各级审计机关也相继建立。1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我省的审计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包括  相似文献   

13.
一、培训的基本情况此次培训考察的主要内容,一是了解和考察澳大利亚政府审计部门开展环保审计工作的内容与程序;二是澳大利亚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如何进行工作的;三是澳大利亚的审计体制、审计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等内容。我们认为,澳大利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澳大利亚的审计体系澳大利亚的政治体制是议会制,分为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级。澳大利亚的审计体系是,联邦政府设立审计长公署,审计长由联邦议会任命,审计长向联邦议会负责;各州分别设立州审计局,审计局长由州议会任命。联邦政府审计长与州审…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家审计体制由立法机构的审计机关和行政机构的审计机关两部分组成。立法机构的审计机关包括美国国会所属的会计总署和各州议会、地方议会所属的审计长办公室。行政机构的审计机关包括联邦政府各部门设立的监察长办公室和各州政府及地方政府下设的审计局或州政府部门的监察长办公室。  相似文献   

15.
胡华 《审计月刊》2004,(1):20-21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署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并通过了第一部审计法。该法是一项关于公共资金的收支、公共账目的审计,以及公共财产的保护和赔偿的法律。根据该法,1901年澳大利亚国家审计署成立。从审计署成立之初,审计法就确立了审计长的独立地位。审计署既独立于议会,也独立于政府,但负有向议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日本现代审计制度始于明治维新时期,最早可追溯到1869年设置的监查司(后改称检查局)。二战后,依据1946年日本宪法成立了现在的日本会计检查院。1947年又颁布了《会计检查院法》,规定会计检查院是日本最高审计机关,属于政府行政序列,依法独立开展审计监督,向议会报告工作。会计检查院院长由首相提名,经议会同意,首相任命,任期七年,可连任一届。  相似文献   

17.
王鲁霞 《中国审计》2003,(23):82-84
挪威是北欧最大的产油国之一,其石油工业的收入一直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何用好、管理好这些资金,并实现石油资金的保值、升值,是挪威政府财政和金融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而监督和检查石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状况则是挪威审计长公署责无旁贷的职责。本文详细介绍了挪威审计长公署对1998年挪威政府石油资金项目效益审计的内容和结果,以期通过这些介绍使大家了解挪威审计长公署对重大资金项目进行效益审计的一些做法,从而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一点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英国国家审计署是英国政府审计的最高审计机关,它完全独立于英国政府之外,直接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其主要职责是审计联邦政府的各项公共支出,并就其合法有效性向议会做出报告。通过国家审计署的工作,每年为英国纳税人节约几百万美元的资金。英国国家审计署的最高领导人是主计审计长,现任主计审计长为下议院议员约翰·鲍尔爵士。英国国家审计署在伦敦、加的夫、黑泽和纽卡·斯尔拥有800名雇员。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的绩效审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承 《广东审计》2003,(12):21-23
一、澳大利亚政府审计的基本框架 澳大利亚的审计机关不是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经济监督部门,而是属于议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联邦议会和各州议会都有审计委员会,在审计委员会下设审计署,无论是联邦,还是州都称作审计署。审计委员会任命审计长,负责制定审计方面大的方针、政策,指导审计署的工作,协调审计署与议会、政府等机构的关系。审计署是审计委员会的具体工作部门,围绕审计委员会的大政方针,审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建立审计机构的历史较长,在1878年就成立了国家审计机构——审计长公署,同时第一部审计法生效。根据法律规定,审计长必须是有资格的审计师,由国会专门委员会提名,经总理同意,总督任命,任期十年,不得连任,不得超过65岁。1977年,加拿大议会又通过了新的审计法,进一步扩大了审计长公署的审计范围。1978年,在内阁委员会内又设立了财政检查长及其办公机构,以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加拿大审计长公署的内部机构由三部分组成:行政局负责公文往来、人事、财务、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审计业务局对联邦政府各部门的财务收支、公共债务、经济发展、能源建设、社会事业、司法、外交、国防、议会、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