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就广大企业来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就是要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解决好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这是每个企业必须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对施工企业来说,发展先进生产力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应当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业务熟、素质高的技术、管理干部和操作工人。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础和根本。先进生产力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更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高智能的劳动者运用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来支配被不断创新了的生产工具的水平。然而,不少企业在这方面还存  相似文献   

2.
施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成为建筑大市场的主体,是解放和发展施工生产力的必由之途。如何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呢?一方面需要国家培育市场,搞好市场的宏观调控,这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企业走向市场,由被动受市场支配转向主动适应市场、占领市场,这是生产力的能量释放、自主解放以及如何获得尽快发展的问题。而后者,也正是企业应有的作为。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何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呢?  相似文献   

3.
建筑企业集团,是以施工生产力为企业生产力的主体,以施工生产经营为经营核心,以建筑产品为龙头产品,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经济组织。建筑企业集团对于促进建筑业内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企业组织的合理配置,加强产权管理和调整产品结构的作用已为众所公认。组建一批建筑企业集团是今后政府和企业共同的目标。在进行建筑企业集团建设过程中,从建筑业特点出发,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将有益于这一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4.
自1987年推行项目法施工,实施项目管理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把推行项目法施工和项目管理作为施工企业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不但使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为企业下一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  相似文献   

5.
李鹏总理亲自题写《项目法施工指导》书名,并将其十年前在全国施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改写成“学习鲁布革经验”,这是对十年来施工战线坚持学习鲁布革经验,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所取得明显成效的肯定;也是对国有施工企业坚持项目法施工,不断发展生产力改革思路的充分肯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发展需要和谐,作为社会市场的施工队伍更需要和谐的内外部环境。辽河油田筑路公司内蒙茂新项目部就是依靠“发展、和谐、创新”主题教育,“干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占一片市场、交一批朋友”,努力营造项目部班子之间、职工队伍之间、项目部与业主之间、项目部与同行及周边群众之间、生产施工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局面,促进了生产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许多工矿产品生产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间的业务重组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生产力。相比之下,施工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力的步骤要显得相对滞后。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为了在未来激烈竞争的全球一体化建筑市场上求得自身的生存空间,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就必须充分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开拓建筑市场。应该说,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种思维更新,管理创新。根据施工企业的特点进行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管理,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8.
自1987年国家五部委批准第一批大型国有施工企业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进行深化施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综合试点以来,项目管理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有效地推进施工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建筑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核算、作风硬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为建筑企业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6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型施工企业发展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它不仅对企业的发展行程起着导向和规划作用,还对企业的全体职工起着巨大的鼓舞和凝聚作用。那么,在世纪之交,大型施工企业应该确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构思。 一,应将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涵 讲企业发展,最主要的还是指企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主要应该明确企业将采发展成什么样,这个什么样,应该主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作为宁波市建筑行业的骨干施工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1994年公司完成施工产值3亿多元,创利税1358万元,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52.4%,创出了1个省优质工程,2个市优质工程,2个工程获市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优良工地。 从1994年起,公司承揽的一批高层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相继进入地下室施工。由于宁波软土地基的特征,给施工带来了一定困难,其中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越发凸显,如何化解和减少风险,是施工企业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问题。文章揭示了现阶段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的分类识别与防范,将对企业起到很好的警示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企业为了收回这些拖欠款,建立了相应的清欠组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拖欠工程款却越清越多,使企业不堪重负。施工企业处于“不干工程活不了,干了工程也难活”的两难境地,严重地阻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施工企业的职能部门向工程项目放权让利势在必行。随着“鲁布革”经验的推广,一些施工企业先后搞了一批项目法施工管理的试点。实践证明:项目法施工是一种既符合建筑生产技术经济特点,又反应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客观规律的现场施工管理的科学方式。它的优越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共识。就上海而言,“飞利浦”工程、“寿康”工程、“丰华”工程都是实  相似文献   

14.
工法管理制度是提高施工企业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调动广大职工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施工新技术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施工技术管理的新机制。建设部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在施工企业实行工法制度试行管理的办法,1991年又提出了将工法制度作为施工企业技术进步的考核内容之一。可以说,一个企业编制的工法数量的多少和质  相似文献   

15.
一、股权多元化,为国有施工 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股权多元化或股权社会化,有效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彻底解决传统模式下政企不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  相似文献   

16.
项目法施工是项目经理在项目承包的前提下,以取得项目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对生产力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实现项目目标的施工管理方法,它是以物质利益为动力的经济管理方式,在施工项目的工期、质量、成本、安全诸目标中,成本目标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做好项目法施工中工程直接费及其它费用包干的管理。 一、工程直接费及其它费用包干的运行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施工企业根据经营机制转换的需要,紧密结合国民经济的大环境和市场需求,审时度势,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为提高施工企业生存应变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奠定了基础。一、基本的现状以十九冶为例,从1989年以来,全公司通过“市场调查、立项论证、建厂和投产”几个环节的扎实工作,共开发“四粉脱硫剂厂”、“容解乙炔气厂”等12个工业生产项目。全部投产后新增2400万元工业产值。形成了象电石厂、深圳制管厂、龙井采石场那样一批产值近千万元和千万元以上的骨干生产厂,有了象煤气柜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两年多来,得到了沿线各国的热烈响应,以亚投行成立为标志,"一带一路"战略步入落地实施阶段。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来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给施工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才能把握好机遇,融入"一带一路"大舞台,考验着每个企业的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9.
“企业集团”最早产生于日本,近年来,我国一批企业集团也脱颖而出。但是,对集团理论的研究以及集团的定义,众说不一。我认为,对于集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强求统一的标准模式,而应根据行业特点组建和发展。建筑企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产品固定,生产者流动)、  相似文献   

20.
自ISO9000标准1987年问世以来,贯标与认证工作在国际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97年9月底止,全国共向施工企业颁发了358张证书,正在贯标的施工企业已近千家。随着《建筑法》的实施,我国施工企业贯彻ISO9000标准的步伐也将越来越快。 一、贯标认证工作的回顾 工程建设系统有组织有系统的贯标工作起始于1994年。当时建设部根据国内外建筑行业的形势需要,决定于当年初启动贯标的试点工作,批准第一批试点企业14家。随着施工企业贯标积极性的高涨,1996年又批准了第二批试点企业,并逐步将试点工作经验向全国推广。在启动和推进过程中,重点实施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企业内部审核工作的管理,建立了一支合格的内审员队伍。一方面经过严格考核、演练,实施了师资培训和认定,批准认可了112名建筑业内审员师资。另一方面,对内审员培训机构进行审核,完善了行业内审员的培训机构,并在此基础上着手进行了考试试题库的建立。二是加强了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