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部门预算,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行政府采购,是近几年来财政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宏观调控,加大监督力度,实现资金优化配置而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的有益探索。在财政管理体制的三项改革中,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财政三项改革的核心。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由政府财政部门对所有政府性收支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管理制度,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财政性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因此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相似文献   

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全部集中存放到国库开设的单一账户体系,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单一账户体系集中支付的一种制度。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拨付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科学、规范的财政管理  相似文献   

3.
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作为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共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总体上讲,就是将政府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账户,所有的财政收支均通过这一单一账户进行收付。在收入方面,取消一切收入过渡账户,所有财政收入直达国库单一账户;在支出方面,为准确核算反映各支出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财政部门在单一账户下按支出部门、资金性质等建立分类账户。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支出一旦发  相似文献   

4.
王峰 《会计师》2012,(10):39
<正>会计集中核算制的运行方式为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会计集中核算制要求取消单位原有的财政性资金银行账户,实行单一账户制度,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运作方式,为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单一账户制度实施创造了条件。会计集中核算制已成为国库集中支付制的有效补充,会计集中核算制实行集中支付,统一办理资金结算和统一发放工资,实际上已拥有了一部分国库集中支付的功能。通过对单位预算的有效执行,使财政监督深入到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成为国库集中支付制的有效补充。一、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会计集中核算是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资金所有权、使  相似文献   

5.
陈卫 《会计师》2009,(9):29-30
<正>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近几年来财政管理体制的两项重要改革。2001年我区成立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全面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2006年我区成立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与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两个班子"的模式,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并轨运行。在并轨运行过程中,我们在财政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框架下,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国库集中收付制改革就是预算单位在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各类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财政资金专户,相应取消执收执罚单位设立的各类收入过渡账户,预算单位原则上不再保留财政性资金支出账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有关账户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核算中心的用款单位账户,实行会计集中支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相似文献   

7.
能昌欣 《会计师》2010,(10):92-93
<正>国库集中支付又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指将政府所有的预算内和预算外的财政性资金都集中在国库或者国库制定的代理银行开设账户,所有预算内和预算外的财政支出都通过这一账户拨付。这样就有效地改进了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的相关程序,建立起国库的单一账户体系。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国库集中支付涉及多个单位,包括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以及预算单位等,技术要求比较高,政策性较强。我们在正视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还应该对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潜在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建立单一账户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管理制度,是财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但在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稳患,需要在改革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时期我国要建立国际上先进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而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健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国库管理运作的基石.我们应与时俱进,学习、改进、吸收国外先进的财政管理理念,建立真正意义的现代财政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国库集中收付,是指政府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账户,同时,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国库集中收付是构建公共财政的基础和重要环节。由于这项工作目前在不少地方是探索、示范阶段,有很多需要完善和规范的地方。为此,建立完善国库集中收付机制,提出以下观点。一、构建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国库集中收付制的核心内容是对政府性的财政资金收支统一在国库开设单一账户办理。支付时,资金直达商品供应者或劳务提供者,实施阳光操作。为此,概括地讲,国库集中收付制的运行轨迹和基本框架是:一建立、两规范、三分离、四统一。"一建立":就是清理取消各预算单位所有的银行账户,由财政部门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  相似文献   

11.
陈敏 《财会学习》2022,(6):78-80
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采用的是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其能够对单位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进行规范,但是伴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能够很好地克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弊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效果.本文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出发,分...  相似文献   

1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国库改革的目标.会计集中核算是在资金“三不变”的前提下,撤销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和会计机构,会计业务改由财政部门设立的会计核算中心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是以建立国库单一帐户体系,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方式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文章分析了双集中模式具体做法及优越性,阐述了双集中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财政管理的基础性改革,贯穿于财政预算执行的全过程,政策性强、技术性高、推行难度大。作为辽宁省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市,铁岭市财政国库集中收付中心于2003年4月1日正式成立,国库集中收付单一账户体系正式启动,运行情况良好,初显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14.
财政国库管理改革是预算管理改革的延伸,是新时期一项重要财政管理改革。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缴拨方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从2006年始,南漳县在开展财会集中核算的基础上同时推进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并陆续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退还到主管部门和单位,构建了"财政集中收付、部门集中核算、委托代理记账"的运行思路。我们调查中发现,将会计核算从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中剥离出来,既保证了预算单位自主理财的合法性和积极性,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财政自身权责混乱、管理效能不高的问题,但由于  相似文献   

16.
杨彩兰 《会计师》2013,(14):25-2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政管理改革的深化。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成为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作者结合单位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级财政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县级工会及地方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会在单独开立账户、独立进行核算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县级财政支付改革的主要内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也称国库单一账户制  相似文献   

18.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的资金支付形式,将不同类型的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有关账户支付到收款人(即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账户。这项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整个财政管理的基础性改革,贯穿于财政预算执行的全过程,改革的政策性、技术性强。我省借鉴中央部门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结合江西实际,  相似文献   

19.
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试点改革,其目的是实现财政收入直达国库、财政支出直达最终收款人,并以此来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制度上预防腐败现象发生。但由于国库单一账户的体系化设计、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非税收入缴库环节过多、相关业务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等因素存在,制约了改革目标的全面实现;笔者从改革国库单一账户的体系化设计,改变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模式,加强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以及完善相关制度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于2001年开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确立了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中心、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资金拨付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而2015年新修订的《预算法》颁布施行明确提出了"政府的全部收入应当上缴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和集中支付制度,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这不仅明确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法律地位,同时也赋予了国库监督预算执行的职责.所以打破现行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构建真正"国库单一账户"新模式,成为《预算法》贯彻执行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