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简单加工、低成本的"人口红利"传统制造业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僵局,需要进行转型与升级。文章立足于"互联网+"的大背景,分析了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问题。介绍了"互联网+"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现阶段传统制造业企业所遇到的问题,指出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的必要性,对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互联网发展了近20年,人口红利所带来的增长率已越来越小,互联网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迫使企业必须要寻求新的理念,获取更多的创意。因此,企业开始重视众包,不仅是因为其带来的技术创新方面的价值,还包括在营销方面的价值创造。文章基于对国内外关于众包的文献的研究,着重研究众包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对企业价值创造所起到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劳动力的比例不断提升,使我国逐渐进入了人口红利时期。人口红利的到来,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能够推动我国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然而,人口红利期并不是无限持续的,这说明人口红利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消失,因此合理进行对策的制定,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良好运行十分重要。本文就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究,分析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对策来应对人口红利结束,希望能够为我国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后红利时代     
偌大中国的社会大环境和自然大环境总会对中国企业有所馈赠,总可以给中国企业带来社会性红利。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发展模式的语境下,中国企业收获的社会性红利也会有所不同。此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时期,中国企业享有人口红利、环境红利和资源红利;在注重均衡增长和关注民生、环境的时期,中国企业则将享有中国市场红利、文化红利和新的环境红利。  相似文献   

5.
王一超 《现代商业》2013,(32):80-81
“人口红利”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人口在当今发展中国家崛起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区域的发展中,人口被定义为一个新的独立发展分支受到考量和分析。事实上,人们在普遍关注人口红利阶段时期人口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时,更应从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整体建设等发面看待人口红利期的发展问题,从而更好的完成其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本文详细分析了人口红利内涵和外延,论述了人口红利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门限面板计量模型的方法,实证研究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零售业发展人口红利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人口红利效应是显著存在的,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其人口红利效应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其一,劳动力成本规模的上升对人口红利效应存在门限效应,成本规模适度增加会增强人口红利效应,但一旦突破门限值后则会转变为削弱效应....  相似文献   

7.
周欢  林凤 《江苏商论》2013,(11):85-88
1995年-2011年,上海市人口转变使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上海市正处于人口红利时期,且属于人口暴利阶段。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同时利用上海市教育事业投入、社会保障及就业投入等因素对人口红利贡献量的作用来分析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及就业保障的投入能极大程度的开发潜在人口红利,并通过直线回归分析法预测2012年-2020年人口红利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对上,针对海市人口红利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黄凡  段成荣 《人口与发展》2022,28(1):117-126
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近年来劳动力的减少持续引发担忧.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探讨了人口红利和人口质量红利的关系,并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以往历次人口普查、《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对两者人口基础和经济贡献的最新情况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我国人口红利正从传统人口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变.一方面,人口红利缓慢式微,表现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比重持续下降,老龄化和高龄化进一步加速,人口总抚养比由减转增,人口数量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低;另一方面,人口质量红利逐渐显现,表现为: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大幅提升,人口健康水平明显改善,人口质量红利替代人口数量红利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更大的积极作用.应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以及推进积极老龄化,进一步挖掘人口质量红利.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下因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资源成本的上涨,原来依靠"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企业已经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必要时期。本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从提高效率水平和供给方式的角度,结合创新2.0下的"互联网+"因素,对如何加快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在运营管理上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传统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管理者抛弃。现阶段很多创业企业开始借助"互联网+"的红利,来构建属于自己的运营管理模式。文章对现阶段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企业运营管理方式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善对策,以推动创业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渐变革传统国际贸易,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数字红利”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文章基于 2005-2009 年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对我国企业进口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互联网显著影响了企业的进口总额和二元边际,对于不同特征企业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万坚  ;白万平 《商》2014,(36):224-224
本文在对红利和人口红利理论及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红利和人口红利理论,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区别。最后,参照红利和人口红利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红利的角度,对其他衍生红利的理论做了一个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通过对"人口红利"定义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的概念做了扩展.指出人口结构转变可能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论证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从金融市场的角度进一步对第二人口红利问题加以讨论,最后就人口红利的效应最大化提出理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机器换人"极大地推动了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本课题旨在结合浙江省现状对机器换人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企业对机器换人行为的偏好、上下游机器生产企业间可能性行为选择,及企业机器换人后劳动力结构调整等方面产生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5.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人口红利有可能是正也有可能是负,正的人口红利表现为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负的人口红利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即人口负债。在新时代下,黑龙江省人口数量、结构呈现新变化,其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发生了新变化。通过测算黑龙江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人口红利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趋势,以新时代为背景,提出推迟人口负债和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30年中,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我国人口红利的兑现形成了不小的冲击,我国在人口红利兑现方面具有老龄人口红利等优势,然而人口素质的偏低也成为了我国在人口红利兑现方面的劣势,笔者通过对我国人口红利兑现的认识与理解,利用SWOT方式来对人口红利的兑现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全球疫情的爆发使我们身在其中,却始料未及。这样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事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大冲击。很多企业家讲"后红利时代",其实我们的人口红利、需求红利、知识红利、各种资源红利基本都过去了,未来可能是一个"危机时代"。当下我们更需要考虑,危机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18.
陈慧娟 《中国报业》2018,(23):106-106
早在2016年,根据《法治周末》的报道,中国网络黑灰产业从业者已超150万人,市场规模达到千亿元级别。在浙江大学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看来,中国互联网开始就是繁荣与乱象并存。因为巨大的人口红利,我国互联网企业规模化、平台化速度很快,“我们对互联网的应用是世界第一,在应用的样态和深度上都是世界第一”。因此,一些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第一案都发生在中国。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新的一轮"用工荒"的出现,使"人口红利"这个词再一次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热门词汇。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和它有关的问题,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衰竭;影响我国人口红利发挥效用的因素有哪些;又将如何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从理论和实际的层面上对这些问题都做了一一的解答。  相似文献   

20.
杜可崴 《中国市场》2022,(31):13-16
在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下,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购物模式。结合当前互联网购物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网络流量红利逐渐消逝,传统零售品牌的线下门店市场份额不断缩减,促使传统电商流量缩减、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想要实现传统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借助社交新零售模式促进传统电子商务模式转型,深入挖掘社交新零售模式的价值,为电子商务领域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文章针对社交新零售内涵进行详细阐述,对传统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弊端以及社交新零售模式发展优势进行详细分析,探究社交新零售驱动下我国传统电商转型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