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税权作为国家重要的公权力之一,是整个国家生存的基本。但是征税权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国家以合法手段对公民私有财产的获取,为了避免公权力过于强大,必须以法律的手段对政府的权力进行规制,此即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所在。我国并未完全确立税收法定主义,征纳双方矛盾仍尖锐,而税收法定主义的确立对限制税收立法权的行使,限制公权力及对纳税人权利保障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预算法的法益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在其指引下,预算法律行为规范形式不同于传统的私法规范注重权利和义务的形式,其主要是义务性规范,强调个体对社会的义务;法律规范指向的内容——预算法的权力/权利配置格局应当实现结构性均衡;法律对行为规范方法正在实现由传统主流法的条件程式向现代法的目的程式转变,对法律行为的控制制度以直接规制为主导。预算法法权配置结构特点主要体现为:预算法法权具体内容是私有财产权和国家财政权(预算权),两者的关系本质上应是动态互动的;预算权多元化且主体专属性和宪政精神下"元权利"式制度化表达;预算中公民权利规范化与自治化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3.
律师在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是其制约国家权力、捍卫自身权利的一柄利剑。确立律师在场权是刑事诉讼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结合两大法系的理论与实践,简要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律师在场权建立的必要性及如何构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陶虹 《电子商务》2011,(1):54-58
公众传播权是伯尔尼公约中的固有权利,面对互联网技术的挑战,经过三年多的讨论,考虑了多个国家的建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定将其改头换面,用于在数字交互式传输状态下的著作权及相关权利的保护.公众传播权具有公众传输权和公众提供权两种属权利,作者享有完整的公众传播权,而表演者和录音制品的制作者只享有有限的公众传播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空间利用权作为独立的权利类型具有历史必然性、将空间利用权作为独立的权利类型符合法律的要旨两个层面进行论证,空间利用权应当作为独立权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纳税人权利与国家税收权力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体,也是一对动态的博弈组合。纳税人通过让渡自己天赋的、神圣的私人财产权,赋予国家有限的税收权,这种让渡的条件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权利,弥补市场,促进民生,达至公平。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研究和分析纳税人权利保护问题,探索和发现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基,对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明 《中国市场》2012,(52):69-70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的税收和财政收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是GDP增速的两倍多。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中国的高税率是政府的机会主义所使然,而其解决办法是通过宪政民主遏制国家机会主义行为,即在宪法上限制和约束政府的征税权。  相似文献   

8.
曹明星 《财贸经济》2022,43(1):44-58
数字经济国际税收改革是百年变局之际世界格局转换的焦点问题之一。数字经济加剧了全球化中的经济失衡,导致市场国征税权随之兴起,国际社会随之提出了税改的初步依据,但是仍需结合政府征税原理创新展开进一步探索。综观以经合组织双支柱为代表的市场国征税权改革方案,在数字经济居民国与市场国、政府征税与跨国公司避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复杂博弈中,“选择性”改革和复杂的规则设计展示了重大历史进步意义,但也凸显了欧美的妥协及其对既得利益的保护,同时更阻断了发展中国家对工业经济税基公平权的追溯,压制了落后地区和新兴行业启动经济的发展权。作为全球数字经济第二大国的中国,基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和税基安全、公平和发展的复杂目标,需要审慎参与反避税全球竞争与合作、全面协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衡、科学安排税收收入与经济成长的战略关系,才能在增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税收和经济利益上的全面的、实质性公平权利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国际税收秩序。  相似文献   

9.
我们必须落实宪法的法律基础地位,奠定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则基础——宪政制度;建立宪法监督的民主制度,完善国家权利结构;确立司法独立的法治制度,完善司法控制;限制政府权力,建立民主法治的公共政府;增进宪政制度的非正式制度变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宪法秩序,建立符合国情的宏观调控体系;通过宪政制度的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以此推进宪政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仕兵 《财贸研究》2012,23(2):151-156
人们消费社会产品,在法律上必然存在消费该物品的权利,否则就可能存在其他权利或权力阻止人们消费这种物品。设定公共物品权具有重要意义,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理论、自然法思想和社会连带思想、分级财政与公共财政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公共物品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体现,属于应有权利和社会权的范畴,具有非独占性和平等性特征,属于基本权利,但不能超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的现状分析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即公民要求国家通过立法来承担和增进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水准的权利。失地农民作为在国家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新群体,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理应受到国家的照顾和保障。从目前来看,对失地农民的权利还存在诸多保障不力,使得其权利出现了流失,影响了其生活水平及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财贸研究》2020,(6):25-36
宅基地"三权分置"源于"两权分离"构造下宅基地使用权因可交易性不足陷入的制度困境。权利性质是明晰法权结构和权能规则的基点。根植于集体所有权的权利属性与实质内涵,资格权应定性为集体成员权;使用权应界定为现行法中的宅基地使用权,以契合"三权分置"的政策目标、功能定位和既定法律约束。在"所有权+成员权+用益物权"的法权结构下,应从主体和权能方面扩充所有权,从主体界定、取得及登记、自愿退出和有偿使用等层面建构资格权,设计转让、抵押、期限和用途等规则改造使用权,从行为约束、用途管制和过程监管等维度升级管制权。  相似文献   

13.
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是法律赋予共有人的权利,其权利具有法定性,物权性.共有关系中优先购买权是一种待实现的权利即期待权,同时也是附条件的以自己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形成权.权利的行使以财产共有关系存在为前提,受"同等条件"的限制.权利的实现是在共有权人内部之间,共有权人与承租人之间,共有权人与善意取得第三人之间产生.  相似文献   

14.
个人信息权就是个人信息主体对其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支配、控制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本文比较、分析了关于个人信息权性质的几种学说的优缺点,结合目前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现状,作者认同复合权说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先锋 《商》2013,(12):263-263
目前,关于非法所得的可税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讨论,而我国的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也有激烈的争论。本文将在肯定国家对非法所得征税的大前提下,逐步分析这种国家征税权的重要性、纳税人禁止自证其罪特权保护的紧迫性以及如何将二者有效协调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16.
宋瑞丽 《现代商业》2014,(8):277-277
作为一个正日趋成为法制主导模式的独立的部门法,经济法的权利体系问题是经济法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劳动能力权是经济法权利的核心,经济法即是确认、设定和保护劳动力权的法律部门。本文首先就经济法权利研究路径提出了“从一到多”和“从应然权利到法定权利”,然后以法律的本身属性为角度,从资格权利、行为权利和保障权利的权利对经济法权利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将空间利用权作为独立的权利类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空间利用权独立的现实需求两个层面进行论证,空间利用权应当作为独立权利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期权商品的权利包括选择权、让渡权和信息获取权。就权利性质而言,选择权是一种形成权;因此,选择权的行权期具有除斥期间的性质。选择权本身具有价值,可以像财产那样让渡,这就构成金融期权商品的让渡权。在金融期权市场中,作为投资者还享有从金融期权创设者和标的金融资产发行者那里获取与其交易相关并对其作出交易决策产生实质影响的必要的、真实的信息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商业秘密权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秘密权与商业秘密是权利与权利客体的关系,它与以专利为代表的传统知识产权相比较,在权利主体、客体、权利内容、保护期限方面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对商业秘密权的法律保护,应秉承维护商业道德、促进技术进步的宗旨,构建起一个"投入——回报——激励"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政府之外的个人和企业在 WTO 协定下确实享有检举权这一间接权利。WTO 规则致力于创造公平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各经贸活动参与者有权分享这一环境为他们带来的利益,检举权是对他们此项权利的救济。适应WTO 的要求并参照其它国家的一些做法,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私人检举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