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深度拓展日本旅游客源市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明艳 《商业研究》2006,(14):171-174
四川国际旅游已初具规模,但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国际旅游经济效益等都不高,影响了四川旅游业整体的发展水平。日本一直是四川最大的客源国,占四川国际市场大约1/3的份额,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度拓展日本客源市场对四川国际旅游的发展意义重大。根据日本客源市场的特点,深度拓展日本客源市场的措施有:重点开发中老年市场、女青年市场和修学旅游三大市场;深度开发四川的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温泉旅游产品的开发水平;利用“认知”宣传,提高四川旅游的知名度;丰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2004年来华和来川的游客中境外游客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国际游客的增加带动了四川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四川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和研究,对扩大四川旅游产业中的国际市场份额,以及四川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四川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四川山清水秀,地灵人杰,  相似文献   

3.
贾荣  廖静娴 《现代商业》2014,(33):126-127
近年来,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为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四川省旅游局在《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将我省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在我国西部的排头兵优势更加突显。"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条件与西部3邻省的发展条件比较,指出了四川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条件及不足,提出了四川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关于旅游产品开发的哲学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是构成现代旅游业大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存在的基础;旅游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条件;旅游服务则是旅游业运行的保证。同样,它们也是现代旅游业最重要的竞争要素。当今世界各国无一不是围绕着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三个方面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展开竞争的。任何一方面存在问题,都会从总体上削弱一个国家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在旅游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三者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90年代以前,国际旅游市场尚处于成长阶段,旅游产品以标准化、低成本、大市场为特征,各国主要通过完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南旅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定位的不断提升,旅游市场开发所产生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积极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产业链,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多赢选择。据此,深入地分析了海南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海南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庆 《市场论坛》2006,(1):36-39
文章通过分析南宁发展会展旅游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把南宁定位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性国际会展旅游城市,并探讨了南宁作为区域性国际会展旅游城市来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邓惜潮 《商场现代化》2008,(17):233-234
农业旅游在中国必将成为旅游的一种主要方式,其意义在于满足人们日常的休闲需求;从更深层意义上讲,农业旅游的开展是农业区域生产结构调整的一种尝试。本文对绵阳农业旅游的发展优势、发展现状以及绵阳未来农业旅游如何向纵深推进给出了研究,旨在探索绵阳农业旅游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邓惜潮 《商业科技》2008,(17):233-234
农业旅游在中国必将成为旅游的一种主要方式,其意义在于满足人们日常的休闲需求;从更深层意义上讲,农业旅游的开展是农业区域生产结构调整的一种尝试。本文对绵阳农业旅游的发展优势、发展现状以及绵阳未来农业旅游如何向纵深推进给出了研究,旨在探索绵阳农业旅游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蜀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独具特色,对四川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有着深远影响。蜀文化为四川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提供了丰富资源,文化的“同”与“异”都可能导致国际游客流动。蜀文化的休闲特征符合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潮流。蜀文化的独创性、务实性促进四川国际旅游市场稳步发展。蜀文化的小农经济特性影响四川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0.
刘瑶 《商场现代化》2010,(19):37-38
四川和云南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发展迅猛,尤其是云南省,依托资源优势,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实现了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云南旅游业发展模式及营销策略对于四川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川滇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定位以及营销策略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川滇旅游发展的差距及其原因,以促进四川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消费日益成为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热点,绵阳在校大学生超过10万,有着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但是由于大学生消费特点,近年来绵阳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一直不温不火。本文在分析绵阳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的基础之上,从营销组合的角度分析,分别从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四个角度提出绵阳市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提出要深入发展军民融合、实施创新驱动等重大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绵阳通过机制、模式、载体三方面的创新,构建了军地联动整体推动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为国家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做出了有益探索。但是绵阳在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文章以绵阳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做着力点,探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够对推进绵阳军民融合深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旅游经济发展一直是西部地区所重视的一大问题,但西部地区各地旅游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各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研究对西部地区区域之间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进行研究,采取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找出区域之间旅游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西部地区12个省之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主要是适应力和调整力以及抵抗力与恢复力两方面差异较大,四川整体优势非常突出,其他地区与四川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西部地区各省内部发展不平衡,根据适应和调整力以及抵抗与恢复力两个层面分为四类地区。基于此,提出提升西部地区旅游经济、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针对性建议,以实现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产业定位为第三产业的龙头行业,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该文章从分析安阳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措施、存在问题入手,并结合国际、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安阳市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提出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观念,找准发展中的症结,全面促进安阳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川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使旅游业成为四川省的优势产业。在2008年,正当四川省政府提出将四川省从旅游大省打造为旅游强省时,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将四川的旅游推向前所未有的低谷。"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发发展的影响巨大,对一些景区几乎是毁灭性打击,对旅游服务性企业影响也非常巨大,更重要的是由于地震的相关报道,使游客对四川的旅游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四川作为旅游安全目的地的形象严重受损。因此,为恢复四川旅游,促进四川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着手,短期内重再恢复人们对四川旅游的信心;长期应接重新对四川旅游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打造更加安全和有吸引力的四川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16.
郑平 《中国市场》2011,(41):144-145
四川是旅游大省,旅游产业是其主导产业之一。文章以四川省旅游业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了解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分析产业发展对拉动四川省内需所产生的联动效应,提出"促旅游,拉内需"——提振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扩大内需的相关措施和意见,以期为四川经济强省发展目标提供相关产业发展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旅游岛战略的不断推进,海口依托独特的优势使得品牌酒店迅速发展,但同时在产品定位上还是存在问题。本文从海口品牌酒店的市场现状和现实需要出发,分析现状,以产品五步定位法为依据阐述其产品定位的基本思路与步骤,从而为海口品牌酒店的产品定位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域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个区域的旅游质量,不仅取决于景区的品质,更是与综合环境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嘉善县打破旧格局,找准发展定位,从全域整体优化旅游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要素。然而,针对如何破解全域旅游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发展全域旅游等难题,当前尚未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因此,以江南水乡——嘉善县为分析样本,研究县域全域旅游发展的具体路径,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一是有利于找准全域旅游的发展定位;二是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准确的市场目标定位对营销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在进行国际旅游市场目标定位时,需要考虑客源国在我国的旅游发展状况。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对国际客源市场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为我国国际客源市场的定位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四川茶酒非遗保护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四川茶酒非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四川茶酒非遗保护、宣传、景区建设、旅游文化挖掘等方面对四川茶酒非遗旅游开发提出了对策,以期进一步加强四川茶酒非遗保护传承,推动四川茶酒非遗旅游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