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方若霖 《中国报业》2012,(12):165-167
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微博"作为网上交流的新工具,在充分满足公众表达自由的同时,也频频触犯道德甚至是法律的底线。国内"微博第一案"的硝烟还未散尽,韩寒方舟子的网络论战又要"对簿公堂",网络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之间的冲突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表达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名誉权作为公民的一项私权利也同样神圣不可侵犯。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冲突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留彦 《商业时代》2012,(17):110-112
隐私权与知情权是当代社会两项重要的权利。然而在我国的社会实践中,二者时常发生冲突甚至难以协调。究其原因,在于隐私权与知情权在我国未能得以明确界定,相关立法存在缺失。通过对两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厘清了二者的关系,并提出解决二者发生冲突时应遵循的原则与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公私范畴下的两类知情权与隐私权的矛盾冲突出发,提出各自应注重的解决原则和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的人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信息交流的频繁化与深层化使得隐私权与知情权间的冲突矛盾也日渐凸现,加之我国立法上的不完善,学术界对这对权利的基本要素等方面还存有较大争议。本文试结合现今理论界的不同观点在对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基本理论加以论述的基础上对两者间的冲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为隐私权、知情权的冲突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敦洁 《商》2013,(13):292-292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也随之不断增强,保护个人隐私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隐私权保护在当今司法实践中还趋于空白,对其研究的深度不够,亟待立法中给予回应。大学生在校隐私权被侵害案件时有发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隐私权的冲突现象加以分析,探求保护大学生隐私权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人权与个人隐私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更应做好学校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的冲突与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7.
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是一种有效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的措施。这种极具约束力的反腐机制却与公民的隐私权的保障产生了冲突,唯有通过对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完善来确定公职人员的隐私权的限制界限,才是解决两者冲突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表达自由这一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因网络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正是由于网络表达具有匿名、广泛、即时互动、无中心化、形式复杂多样等特性,使其对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实现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不加以有效规范的网络表达自由也产生了与国家安全、公序良俗、隐私权、名誉权等其他利益冲突的消极作用。本文通过明确网络表达自由的内涵,分析其作用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商》2016,(15)
新闻自由的存是社会得以稳定发展的保障,是人民可以获得社会第一手讯息的渠道。但是享有新闻自由的同时,应当关注已经在镁光灯下曝光许多的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权,所以在此时新闻自由与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就发生了冲突,本文主要就二者出现的冲突现象进行阐述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加强新闻立法、加强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立法上和司法上的保护等等。  相似文献   

10.
孙婉慜 《消费导刊》2014,(10):232-232
表达自由作为一项基本权利,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演变出网络表达自由。应该意识到网络表达自由的价值和影响,肯定并利用和保护好它的同时,也要积极面对和解决好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倩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255-255
隐性采访是近些年来颇受新闻界青睐的一种采访方式。相对于显性采访,它通常是指记者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或不告知被采访者真实意图而通过隐蔽的拍摄、录音等方法获取新闻素材的一种采访手段。这种采访行使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事情的真相,但是由于其法律界定的模糊性,使得一些新闻工作者滥用权利,更容易侵害到公民的合法权益,特别是隐私权。  相似文献   

12.
《商》2016,(3)
随着民主的发展,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过度紧密、开放的生活模式使公民隐私大量曝光,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在所难免,公权力的介入将其提升至宪法层面。由于法律权利内部的诸多因素导致冲突频现,这种冲突既表现在公法领域也表现在私法领域,并按照权利主体、权利客体、权利内容和权利的限制组成冲突的结构范式。要协调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即应从立法和司法层面分别设计实质和程序方案。  相似文献   

13.
宋卉 《中国电子商务》2012,(15):230-230,232
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公民自身权利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进一步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逐步被提上日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隐私权的保护仅仅停留在原理阶层,缺乏可操作性,使这项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护,也成了现代法治建设一个巨大的困难。因此,进一步完善此项权利,使其成为公民基本的宪法性的权利,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祥国 《中国市场》2007,(35):44-45
由于学生权利的不可侵犯性与高校自主管理的教育规律,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冲突从高校设立起就开始存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学生权利意识增强,近几年,这两种权利的冲突趋于激烈。这种冲突的实质是利益的冲突。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这种冲突将长期存在,要解决这一冲突,一方面依赖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另一方面,高校行使管理权时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英国学者边沁有一个著名论断:“在一个法治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呢?那就是‘严格地遵守,自由地批评’。”一方面,作为公民,我们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自认为不合理的规则、  相似文献   

16.
银行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事件的屡次发生,昭示着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亟待建立。但是,现代银行业和证券市场都要求信用信息的披露和公开,这就产生了金融隐私权的保护与信用信息公开的冲突,也是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障碍。金融隐私权的法律制度需要从信用信息公开和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理出发,从利益出发去考量两者之间的平衡,进而解决两者的冲突和矛盾。  相似文献   

17.
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广泛的开放、自由性,使得网上信息交流等内容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因此社会各界对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产生了担忧。而目前我国的民法在网络隐私权相关方面的立法保护存在一定缺失,因此思考针对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关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中外立法情况,同时对我国的立法现状进行评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目的在于使大家对网络隐私侵权问题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从而提高网络隐私意识,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网络隐私权。  相似文献   

19.
刘文君 《商》2013,(8):169-170
引言英国默多克新闻集团对隐私的窃听风暴刚刚过去,而美国"棱镜计划"带来的则是人们对于网络安全以及网络隐私权的新的反思。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为我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弊端。通过网络侵犯隐私权便是弊端之一。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无时无刻不处于易被侵犯的状态。正如"棱镜计划"披露者爱德华·斯诺登所言:"我们可以在机器中植入漏洞,一旦你连上网络,我就能验证你的机器。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保护措施,你都不可能安全。"以隐私权为母体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网络隐私权如何保护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论隐私权     
隐私权是公民(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是一种具体的人格权,属目前,我们在人格权保护上,其制度的法律比较完善,但仍然没有形成价值趋向明确的体系,特别是隐私权法律没有明确的条款加以保护,只是参照相关人格权中相关的名誉权来予以保护。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加剧,有效保护隐私权已经成为关系个体生存质量的重要社会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