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处于枢纽地位,其信贷配给行为的发生,一方面形成了巨额的超额准备金,另一方面造成了信贷市场的分割,其结果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在我国表现为: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所形成的"惜贷现象"阻断了货币政策向融资企业的传导;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难以成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体.从而造成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较差的后果.解决此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降低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缓解信贷配给.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搜寻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融资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使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得以转嫁.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信贷配给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建立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信贷配给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特殊设计的直接诱导式询问方法,对农户面临的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进行调查和识别,并实证分析影响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将灵活的利率差异化管理作为弥补潜在贷款损失的手段。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中多种类型的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并存,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合约特征和放贷行为偏好使得一部分农户被配给出信贷市场,一部分农户主动退出信贷市场。农村金融机构倾向于与农村地区少数生产规模较大、具有稳定收入和身份特征的农户建立稳定的、以重复放贷为基础的信贷供给机制,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农户将面临配给,这与利率管制时期的放贷行为并无本质差异。未来须调整仅仅以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解决融资难题的改革思路,深入到市场结构、信贷合约和产品创新以及包括公司治理、风险甄别和内部管理机制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治理机制等微观层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农业贷款中的双重信贷配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困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重最高的年份也不足15%,而且在1992年以后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近年来的比重不到6%。本文借鉴信贷配给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信贷配给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典型现象,其存在严重制约了资金配置的效率.本文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重信贷配给特征出发,运用租金创造模型分析了信贷配给持续居高不下的内在诱因,并总结了其造成的社会效率损失.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当前信贷配给状况的政策建议,以提高金融中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滕春强 《济南金融》2006,(11):22-25
信贷配给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典型现象,其存在严重制约了资金配置的效率。本文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重信贷配给特征出发,运用租金创造模型分析了信贷配给持续居高不下的内在诱因,并总结了其造成的社会效率损失。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当前信贷配给状况的政策建议,以提高金融中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基于我国企业层面的数据分析当前我国的信贷配给规则,其次通过理论和实证的方法厘清信贷配给规则与金融周期的内生机制,再次利用信贷配给规则划分我国金融周期,对当前周期进行分析,最后基于金融经济平稳运行的角度,提出完善信贷配给规则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是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等经济主体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反映出当前信贷配给规则的主要特征;二是当前配给规则会对银行不良贷款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效应;三是基于信贷配给规则的金融周期仍在相对高位运行,当前信贷配给规则还有深度调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信贷配给是制约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建设的重要因素,也阻碍了农村金融环境优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引入制度因子,量化信贷配给,构建了信贷配给宏观计量模型,对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状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明,利率和制度因子是造成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的两大因子。应合理调控利率、推进深化改革、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9.
信贷配给作为国家货币政策传导工具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史的回顾,从信贷配给理论出发,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配给及其他融资方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基于我国区域信贷市场的有效需求分析,提出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双重信贷配给与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隐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渐进式改革过程中,中国的银行业的流动性隐患凸现,本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隐患的风险点及内在机理进行深入剖析,用转轨经济模式下的双重信贷配给导致的资金单向流动解释中国银行业流动性隐患,并提出弱化信贷配给,资金双向流动是化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隐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信贷风险管理能力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城商行稳健运营。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城商行信贷风险进行实证分析,揭示我国上市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应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培育优质高效信贷市场迫在眉睫。本文从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优质高效信贷市场的难点入手,提出商业银行培育优质高效信贷市场的路径及完善信贷准入退出、科学奖惩、风险预警机制、优化客户管理、加强信贷队伍建设等措施,以确保信贷经营转型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显现出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支持农村金融改革不仅仅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更是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结构调整的需要。本文对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现状及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农村金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改革中的定位进行阐述,在充分调查分析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对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措施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伴随新一轮国企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值管理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运作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然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绩效与其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并不匹配。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针对其实践中存在的障碍从市值管理的三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信贷扩张分析,表明我国信贷弹性波动较大、信贷密度增长较快、信贷深度显著增强;把信贷市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将1997年命名为中国信贷市场"二元转化年".从信贷集权与分权角度深入探讨了信贷市场变迁动力,明确提出了金融能量守恒的定律;通过计量模型证明二元信贷与二元经济高度相关.本文建议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市场,开创金融机构的"蓝海战略",创新多种信贷产品,强化信贷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有银行改革过度依赖境外资本及其市场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已经完成改制上市的国有银行所走的路径来看,它们所遵循的基本上是"财务重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海外上市"的模式,如果所有国有银行的未来改革之路都按照这一路线图来进行,恐怕会遇到将"全部鸡蛋都装在同一篮子"所面临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再次对国有银行改革过程中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仔细的梳理与分析,切实贯彻"一行一策"的战略,力戒所有银行改革走"千篇一律"的路子给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的不确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将银行业监管推向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高度。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基础的绿色信贷对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城商行短期利益的调整,股东价值最大化发展理念的冲突,城商行在风险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上的不足将成为制约绿色信贷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适应"绿色发展"的理念是城商行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的重要推动力;提前规划、优化组织管理体系、研发设计特色信贷产品、加强外部合作是城商行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一项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对其经济后果的评估非常重要.关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的具体影响,目前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我国5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开数据,从监管资本、会计损益和资本计提前瞻性的角度分析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影响上,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金额显著增加,利润波动增强,对资本充足率带来一定冲击;从不同特征商业银行看,小型商业银行、使用权重法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H股上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从资本计提的前瞻性看,贷款损失准备的前瞻性得到加强,顺周期性效应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并不能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银行规模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分析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此,本文系统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规模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够为学者更加深入研究此问题时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优化调整,改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