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髟响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的因素 1、宏观经济持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将较快增加,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较快增长。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能力将明显提高,这将对汽车市场构成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农村地区面板数据,研究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间的过度敏感性,发现受流动性约束的居民即第二类消费者占全部农村居民的61%。进而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进行研究,发现过度敏感性系数表现出随收入阶层的提高而降低的特征,即在收入越高的阶层中消费增长对同期收入增长越不敏感,第二类消费者所占比重越少。最后对此结论分析认为主要还是农村居民整体收入不高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深入研究和剖析经济转型时期的消费阶层,根据各阶层消费者的行为特点选择相关的政策和策略,已经成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提出,以马克思的阶层理论为指导,以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标准,可以把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消费者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低消费阶层、中消费阶层和高消费阶层;我国消费阶层结构具有鲜明特征:一是消费阶层结构的重叠性导致消费阶层新元素的出现;二是各消费阶层消费者的构成趋于多元化,各消费者之间的差异性显著增加;三是每个消费阶层都有了多种成分;四是各消费阶层消费者的数量分布呈现出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4.
一明 《中国工商》2003,(7):97-100
商业世界再一次唤醒了中国快速膨胀的中等收阶层的力量和规模。中国人正变得越来越富有,至少有1亿人口具有“中等收入阶层”的购买力。这个“中等收入阶层”就规模、成长速度和雄心而言,都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群体,但是,对市场营销人而言,中等收入阶层并非是已搬上桌的大餐。他们的购买力仍然有限,他们面临着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他们经历着选择的烦恼。面对这个两倍于法国市场的“困难选择”是:既要触动掩埋在他们内心的抱负,又要汲取出市场成功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代刚 《商业时代》2012,(26):23-25
为进一步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阶层体育消费特征,本文通过广泛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其阶层体育消费者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职业的分层、基于收入的分层,还是基于社会声望的分层,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体育消费者都会在高卷入度与低卷入度两种体育消费者行为特征上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这就需要不断提高认识,进一步优化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式,保持阶层体育消费的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6.
从资产负债表看中国财政政策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迅雷 《新财富》2009,(6):40-42
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不断加大的收入差距成为消费拉动经济的瓶颈。为此,目前需要“纠错”,即重新平衡政府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政府可以通过发行以资源性资产为抵押的特别国债、拍卖或转让经营隧资产等措施获得资金,并将之用于扩大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障补贴等财政支出,以提升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同时通过鼓励直接投资引导中高收入阶层将储蓄转化为权益或债券类资产,推动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情况也有明显变化。在居民总体收入逐渐增加的同时,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有所扩大,形成了高、中、低不同阶层的收入与相应的消费群体。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显示,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消费倾向与消费模式已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我国低收入阶层的消费结构将发生更为显著的变化。因此,基于当前我国低收入阶层的消费现状,分析加入WTO对低收入阶层消费的影响,对于把握国内低收入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以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开拓市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低收入阶层的划分标准及…  相似文献   

8.
不同收入阶层的和谐消费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并初步界定了不同收入阶层和谐消费的概念,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不同收入阶层消费不和谐的表现及弊端。在此基础上,析出不同收入阶层的和谐消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内容的结论。最后对不同收入阶层和谐消费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其中重点探讨了扩大公共产品提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不同阶层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基于消费者同质性假设的经典消费理论解释转型期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及内需不足问题存在明显局限性。分析中国不同阶层居民消费行为的异质性及过度敏感性特征,对揭示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真实诱因并制定刺激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居民依据其可支配收入分为高、中、低三个收入阶层,1992—2007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各阶层居民的消费均存在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依收入高低呈"V"字型,其敏感性引致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因此,现阶段应从微观个体差异和宏观体制完善两个角度制定刺激内需的差异化政策,以矫正中国各阶层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商》2013,(20):21-22
核心提示:层出不穷又更迭变换的中国富豪们。见证了中国财富阶层的崛起和财富社会的变迁,勾勒出起伏跌宕的财富画卷。更暗含着中国经济的产业化和国际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廖九如 《消费经济》2008,24(2):15-16
随着经济的增长、就业人口的增加、农业税全面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总体上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随着基本生活资料价格水平的提高,仍然存在着不断  相似文献   

12.
一、2006年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继续向好,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2006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在8.7%左右的较快增长水平。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较快增长,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能力将明显提高。2006年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公务员工资结构调整等,将带动城市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挖掘他们发展型消费的潜力。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将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2006年宏观经济的向好以及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将对汽车市场特别是家用轿车主力市场构成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在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国经济都处于短缺状态之中,抑制消费是不得已的选择,实行“低工资,高积累”的政策不仅有 地防止消费需求的无限膨胀,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集中各方面力量迅速发建立起新中国完整而强大的工业基础,事实证明,改革开放前所奉行的 收入政策对于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改革一放以后,城乡居民收入曾有过快速增和的时期,这是在较低的基数上实现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可以视是对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到压制的一种必要修正,但很快在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显性通货膨胀又迫使我们在收入政策上进行调整,出于治理通胀的考虑,居收收入增长再次受到控制,因此,改革开放后与改革开放前一样,城乡居民收入的平均增速实际上慢于生产的平均增速,我们认为,应重视收入政策在反经济周期中的作用,实行灵活的收放政策,宜收则收,宜扩则扩,避免消费需示出现非正常的波动,如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则应当实行适度扩张的收入政策,这是基于如下考虑,第一“高储蓄,高积累”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已基本实现,而从长期看,积累和消费所要求的合理经例对经济增长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第二,总供求矛盾向供给一边倒的状状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通胀不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并且,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收入扩张引导通胀的可能性在逐渐减小,未来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会有其它 直,第三,由于基数低,当前居民收入增长即使略快于经济增长,其绝对水平仍然不高。  相似文献   

14.
私人银行的中外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人银行是专门向富有阶层提供的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服务.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的私人财富不断积累,一个稳定的高收入富裕人群已经形成,我国银行业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已具备一定的市场条件.本文从金融监管,文化背景,经营模式,客户特征等方面的中外私人银行对比得到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5.
轻奢侈+快时尚趋势日本趋势学研究者大前研一在他的论著里这样描述消费群体的变化:原本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阶层.一小部分能往上挤入高收入阶层.其他大多数沦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原本的中间阶层凹陷下去.变得很小:于是.社会像个被拉开的“M“字。  相似文献   

16.
王蓁 《大经贸》2005,(9):68-69
冯小刚的贺岁片《大腕》中有这样一段精彩对白:“什么是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它似乎告诉大家:高档奢侈品的消费对象是高收入阶层,而高收入阶层所消费的所有商品也必然都是最昂贵的。高收入者未必总买最贵的虽然那些最富有的消费者能够在所有品类的商品中趋优消费,但是他们往往并不会这么做。恰恰相反,他们常常会在许多商品上趋低消费。理查德的收入在美国是位居前1%,尽管他认为在  相似文献   

17.
中等收入阶层及其消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九如 《消费经济》2005,21(4):14-16
中等收入阶层是收入、生活最稳定的社会阶层,他们具有衣食无忧、重视教育、负债率低的消费特征。应通过尽可能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教育投资、全面实施社会保障制度、鼓励自主创业等措施扩大中等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18.
阶层分化和阶层关系的形成,已成为中国社会不争的事实。消费既作为物质生产的目的、又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手段,必然也趋向于阶层化。为解决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不足,须对居民消费阶层化进行分类,并注意不同阶层消费的差异性,重点区分引导城市高、中、低等不同收入居民的消费,统筹城乡居民消费的协调发展、大力推动农村消费城市化,还应注重引导和扶持主动进城务工的农民和被城市化的失地农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19.
于敏 《商场现代化》2005,(8X):91-92
现阶段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内需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当前消费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要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应该从调节收入分配入手,特别是提高当前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就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从消费函数理论看房地产财富效应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众多研究表明,地产财富效应比股市财富效应有更强的影响力。由于房地产价格、居民收入和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及居民资产的多元性,要定量分析房地产对消费的影响存在较多困难。通过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从不同角度体现房地产财富效应的作用,过LC—PIH模型可对此进行更为全面的诠释,即持续上涨的房地产市场,既增加公众财富,又增强市场信心,扩大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促进消费扩张,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当然,续下跌的房地产所形成的负财富效应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