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政策点睛     
《中国邮政》2009,(11):4-4
刘安东:“爱心邮路”是全行业学习的榜样 集团公司刘安东总经理在江苏南通如皋“爱心邮路”调研时,充分肯定了南通局将“爱心邮路”在全区推广,并已建成了604条新的“爱心邮路”的做法。刘安东在专程看望“爱心邮路”乡邮员代表时说,“爱心邮路”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典型,是邮政系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代表,是全行业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侯文杰 《邮政研究》2014,30(3):26-28
文章介绍了南通邮政放大爱心邮路品牌效应的主要做法,分析了放大爱心邮路效应取得的“双轮驱动”效果,并从目标、制度、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南通邮政放大爱心邮路效应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邮政》2006,(5):4-4
4月26日,国家邮政局在北京隆重召开“爱心邮路”全国邮政系统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国家邮政局局长刘安东、信息产业部纪检组长李雪莹、在京的国家局党组成员冯新生副局长、盛汇萍主席出席了表彰大会。盛汇萍主席宣读表彰决定,刘安东局长和李雪莹组长向“爱心邮路”颁授奖牌和证书。表彰大会上,刘安东局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刘安东局长强调指出,面对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发展任务相当繁重的形势,学习“爱心邮路”,对于我们加强队伍建设,推动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刘安东局长要求,全行业都要以“爱心邮路”为榜样,以服务人民为荣,以团结互助…  相似文献   

4.
9月25日,集团公司刘安东总经理第二次专程来到江苏南通,看望慰问如皋“爱心邮路”乡邮员并进行调研。刘安东在与如皋邮政乡邮员代表座谈时说,“爱心邮路”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典型,是邮政系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代表,是全行业学习的榜样。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和中秋佳节即将来临的时候,要向在“爱心邮路”辛勤工作的同志们及其家属表示问候和祝福。  相似文献   

5.
邮近日,国家邮政局作出表彰决定,授予江苏省如皋市邮政局“爱心邮路”“全国邮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表彰“爱心邮路”的先进事迹,广泛深入开展“知荣辱、献爱心、促发展”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邮政系统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国家局要求各级邮政部门和广大邮政干部职  相似文献   

6.
全国邮政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如皋市邮政局的137名乡邮员,十多年如一日,在服务区域7300多公里的乡邮路上,忠实地履行着普遍服务的义务,同时还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结对帮扶邮路上的孤寡老人。当老人生病时,他们为老人求医问药;在农活大忙时,他们帮助老人耕种;在雨雪冰霜时,他们为老人房屋堵漏;在逢年过节时,他们给老人送去祝福,帮老人打水扫地、烧饭洗衣,与老人唠家常……在他们充满爱心的帮扶下,老人们孤寡不孤独、长寿又长乐,乡邮员走过的邮路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爱心邮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邮政》2006,(5):1-1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这句带有浓浓调侃色彩的流行歌词,道出了许多人的无奈之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越来越复杂多变。许多优秀文化被颠覆,连雷锋精神都可以成为某些人眼中的摇钱树。在这纷杂的世象面前,八年来,江苏省如皋市157名普普通通的乡邮员却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如皋市7300多公里的乡间邮路上,栉风沭雨,用爱心行动铺就出了一条条远近闻名的“爱心邮路”。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如皋市是苏中革命老区,又是全国闻名的“长寿之乡”。全市仅百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95人,80岁以上的近5万人,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老人无儿无女、无亲无友。八年来,如皋市邮政局137名乡邮员在7300多公里的邮路上,义务帮扶着216位孤寡老人,把乡间邮路变成保持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连心路”、凝聚社会力量扶危济困的“和谐路”、拓展邮政精神文明建设内涵的“文明路”,当地群众则发自内心地称之为“爱心邮路”。  相似文献   

9.
侯军 《中国邮政》1998,(4):18-19
汽车邮路时限管理系统一、概述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汽车邮路在邮政运输中的作用日益提高。而汽车邮路的增多无疑加大了邮车时限管理的难度,原来手工的时限登记和管理方法的缺点越来越明显。“汽车邮路时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为汽车邮路的时限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  相似文献   

10.
委办邮路是邮政企业根据业务发展的需求,委托非邮政部门代为办理运输业务所形成的运邮路线,按运输方式可分为铁路委办邮路、公路委办邮路、水运委办邮路和航空委办邮路。目前,江苏邮政的委办邮路已在全省广泛应用,并成为邮运网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将我们的做法和经验与各兄弟局进行交流,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