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面挑战     
在当前全球受金融风暴波及,尤其汽车产业出现危机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也同样受到严重影响。获得2008年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六项大奖的车型,实际上是为我们遴选了六个自主品牌企业的生存样板,在这个全球汽车业“不太平”的日子也许能让我们从中思考一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如何面对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汪涛 《汽车观察》2011,(12):48-51
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诞生于中国入世之初的奇瑞,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完美演绎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拓展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一段时间,唱衰自主品牌汽车的言论不绝于耳,好像还很能引起一些共鸣。唱衰的主要理由不外乎这样:合资企业产品线下延,价格区间与自主品牌越来越重叠,自主品牌当然只有死路一条。这种逻辑要表达的实质是,国外品牌昨天让你活,你就能活,明天让你死,你就得死。但这样的结论,不仅自主品牌企业不会答应,估计跨国巨头们也不会认可。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奔驰发明汽车后,并没有垄断汽车生意,任凭一个个新品牌诞生,一个个细分市场被占领,她一直致力于造世界上最好的汽车,从未把灭掉同行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国外品牌齐聚,盛况空前,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家厂商参展,国内五大汽车集团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再度以集团阵容全线出击,充分彰显了自主品牌汽车的自信和实力。  相似文献   

5.
无庸置疑,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中,也同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曾三分天下。仔细分析一下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情况,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品牌三分天下主要靠的是1.6L以下的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轿车,1.6L以上的汽车贡献率很低。  相似文献   

6.
自主品牌原本是奇瑞、吉利等民族汽车工业的代名词,但最近合资汽车企业也加入这一阵营,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在继广汽本田发布自主品牌“理念”、上汽通用五菱启用“宝骏”、东风日产友布“启辰”之后,神龙汽车也在最近公布的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启动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计划。此外,一汽丰田、东风本田等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推出合资公司旗下的全新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汽车领域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其中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车市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国车市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导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关键在于提升品牌力,打造强势品牌。就如何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力,作者从品牌定位策略、渠道构建策略以及品牌国际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进步与差距     
徐向阳 《汽车观察》2011,(1):129-129
自主品牌汽车有不错的静态性能指标,但动态性能指标却有较大的差距。 从第一届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开始,我就一直担任年度车型评选的评委,几年来,亲自试乘试驾了几十款自主品牌新车,亲自见证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快速发展,仔细盘点,我们可以看到进步,同样可以看到与合资品牌汽车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摩配》2006,(12):44-45,43
产品篇2006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里,我国的汽车工业又有了可喜的变化。汽车产销有望突破700万辆,市场销量超过日本并成为世界第二汽车消费大国。今年北京车展上,人们感受到了自主品牌的爆发。我们为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而欣喜,更为自主品牌企业的壮大而自豪。回顾一年来自主品牌企业所走的路,自主品牌收获了什么?新能源汽车之路关键词: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动力事件回放:节油成为2006年大家关  相似文献   

10.
6个年度奖项、6款年度车型、6个样板企业。在这个凛冽的寒冬,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最佳阵容被评出,同时"品质成就未来"也成为自主品牌发展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宋涛 《汽车观察》2009,(9):66-67
作为东风集团首款自主品牌轿车,东风风神S30现在俨然已经行驶在路上了。对于东风来说,风神的任务和即将遇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面对早已刀光剑影的汽车市场,东风义无反顾的杀将进来,取胜之道何来?退敌之胆何在?一个全新的需要从基础抓起的品牌,风神是一个人在战斗,不同的是肩负着几代东风人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在完成了量的放大和品质的提升后,自主品牌已经从过去求生存求发展的"情感诉求"变成了一个经济问题:要"自主"更要赚钱。企业做汽车仅有品牌满足虚荣心是不足够的,还必须要在市场上立足站稳,才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证明:必须要在市场上立足站稳,实现盈利才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力。惟在经济上取得胜利,才可能在情感上获得长久满足。2009年,中国跃升为第一大汽车消费国,中国汽车消费在全球消费中的比例,从2000年的3.6%上升到22.4%。此时,一汽、上汽、东风的自主品牌轿车已风生水起,以奇瑞、吉利、长城和比亚迪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已迅速成长,产  相似文献   

13.
张帆 《汽车观察》2013,(12):41-41
<正>第八届"爱我中国车"测评活动期间,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充分肯定了自主品牌汽车今年取得进步,并将其原因归结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更加了解中国国情。"2013年自主品牌汽车的亮点在哪里?"毫无疑问,SUV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最大的亮点。不仅在性能方面已经可以和很多合资企业的SUV叫板,市场表现也非常出色。"宋健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自主品牌企业知道,中国老百姓喜欢SUV。可能因为中国经常堵车,老百姓就更  相似文献   

14.
王丹 《汽车观察》2010,(12):110-113
5年的积淀我们看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强大的生命力,5年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在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将继续见证。  相似文献   

15.
贾玥 《汽车观察》2009,(6):90-91
4月下旬举行的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车展上,自主品牌摆出同合资品牌平分秋色的阵容,展示出了中国汽车企业在国内汽车市场和跨国汽车巨头分庭抗礼的实力。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来,自主品牌汽车特"火",概念"火"、市场也"火"。但必须看到,自主品牌这几年的发展更多的只是凭着一种感觉,有人甚至认为是凭着一股子激情在往前走,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要造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就是这种感觉的真实写照。回顾上海车展自主品牌企业不断涌入、全面开花的热闹场面,我觉得有几个问题不得不说。  相似文献   

17.
我觉得汽车合资股比放开的事情应该逐步地探索,可以做一些小规模的调整,但不要大规模的动。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正处于爬坡期,这些年来进步不小,如果再坚持五六年时间,我想中国汽车业将会出现大的格局性的变化。一是我们自身的技术有积累,二是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在国际上通过并购等方式在购买和获得一些新技术,我国自主品牌车企赶超的力度还是蛮大的。因此,目前还不宜对合资股比进行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社会》2014,(30):106-107
就在传祺跑到德国这个世界汽车发源地“班门弄斧、招摇过市”,还能“十分‘拉风’”时。我却发现,德国人已经把汽车卖向国外,他们自己开始骑自行车了。这也就给我们的自主品牌上了一课:必须走出去,“中国车,世界梦”,还真是一种远见。因为德国汽车社会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的明天。(这个话题很大,我们还会专题谈谈“自主品牌的海外市场危机与机会并存”)。  相似文献   

19.
新生力量     
汪涛 《汽车观察》2011,(2):26-26
正是因为不断有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这样的新生力量涌现出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才能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一直不乏明星,在奇瑞和吉利引领发展多年之后,比亚迪后来居上,而现在,长城则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重要的新生力量。增长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月1日,中国承诺全面取消进口汽车的许可证。进口轿车的关税统一降到30%。中国汽车业为之担忧了多年的这个日子终于来到了。那么,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如何发展?我们还有竞争力吗?在这样的时刻,有一家这样的企业进入了我的视野:论资金它不是最多,技术也未必最好,起步也不算最早,但它却在中国自主品牌的家用车销量排行榜上排在了第一的位置;论规模它也不是最大,位置也未必最好,但是它却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站稳了脚跟,销量蒸蒸日上,并在中国汽车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征途上走在了最前面。这家企业就是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奇瑞汽车有限公司。1997年,在安徽省芜湖市郊的一片荒地上,由安徽省及芜湖市五个公司共同出资17.52亿元人民币兴建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破土动工;他们从一无所有到初具规模,再到小有发展,创造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新记录。截至目前,奇瑞已经形成年产40万台发动机和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奇瑞迅速成长为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品牌的支柱企业之一,并跻身国内汽车行业“六强”之列。让我们细细品味,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这位汽车专业科班出身的企业家尹同耀讲的奇瑞发展中的苦辣酸甜,也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