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在货币乘数理论基础上,引入GDP、 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和国际贸易总额等变量反映货币需求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引入预期通货膨胀率考察数量规则的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反馈作用;引入跳跃扩散过程刻画货币乘数的跳跃性特征.利用具有变结构和跳跃特征的CGARCH模型对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是影响货币乘数的货币供给因素;GDP、 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以及国际贸易总额是影响货币乘数的货币需求因素;国际贸易和股票市场的冲击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具有变结构和跳跃特征;数量规则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乘数的内生性控制通货膨胀.进而表明央行可以根据经济周期相机选择数量规则和价格规则的货币政策;需要减少汇率干预,抑制国际贸易冲击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需要规范和健全我国股票市场制度,降低股票市场波动,防范和化解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2.
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实困境,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构建多主体、多方式、多渠道共存的多元供给模式是解决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单一供给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加强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参与有利于创新原有单一供给模式,更好地实现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3.
政府规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寻租活动的存在使得政府规制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同时降低了规制强度,产生外部不经济,最终导致食品安全规制低效率.本文对食品安全规制具有的公共物品性质进行了分析,同时把政府规制机构与食品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两阶段动态博弈方法对寻租这一导致规制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公共物品的角度解释政府的执政目标是一种新的尝试,即结合中国转型实践中的社会契约背景,以心智模型为基础,从政治系统的角度说明公共物品的政策涵义和公共物品对于政府义理性的影响。分析表明,认知过程决定了公共物品的边界和数量的均衡;公共物品的供给如果能扩展公民的自由能力,就可以化解改革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应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一致,以此来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的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5.
周海波  葛扬 《全国商情》2009,(4):130-132,125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之中,经济转型前后与政府职能的关系有何变化?本文通过市场经济与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分析了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现状;然后对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增长决定因素做了实证研究,回归结果显示:在几个影响因素中,人口规模对我国公共支出的影响最大;并结合了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和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当前公共物品的提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准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面理解准公共物品的角度,理论上可以把准公共物品分为以下三类:具有强的非排他性和弱的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具有强的非竞争性和弱的非排他性的准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都不充分的准公共物品.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准公共物品的供给通常有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两种主要模式.政府供给准公共物品确有其巨大优势,但存在政府失灵问题,这为政府以外的主体供给准公共物品提供了可能.此外,由于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两种模式在权力利益关系和功能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准公共物品提供方面可以实现功能互补.  相似文献   

7.
当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即可实现有效供给.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政府并非是唯一的制度选择,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的弊端,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的灵活性和补缺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非政府制度的选择成为必然.但强调非政府制度选择不是否认政府的作用,而在于弥补政府的不足,实现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8.
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实困境,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构建多主体、多方式、多渠道共存的多元供给模式是解决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单一供给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加强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参与有利于创新原有单一供给模式,更好地实现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9.
国防是公共物品,路灯也是公共物品,前者由中央政府提供,后者则由县(区)政府提供.那么同样具有公共物品特点的金融安全需要由哪一级政府提供呢?金融安全的提供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事前通过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一是在风险出现后通过承担最终损失以使金融风险对社会经济的冲击最小化.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金融安全提供的制度安排并就其利弊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外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并不是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的有效表达;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模式是分摊机制模式;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主体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而不是农民。为完善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应采取以下措施: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机制导向,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机制,向城乡提供均衡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机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人民公社时期延续下来的农村公共物品的制度外供给方式;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机制建设,充分实行村民自治,改革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  相似文献   

11.
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提供公共物品,但公共物品却并非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政府直接供给公共物品面临诸多困境,如政府的经济人特征、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如何由个人效用函数得出社会的福利函数及政府自身低效率等问题。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生产缺乏竞争机制和监督机制及多重代理特征决定其效率低下难以克服。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也埋下了通货膨胀的隐患.由于广义货币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最大,因此货币供给变动尤其需谨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合理发展虚拟经济以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以抵御外部货币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以及力促经济内外均衡,可以作为弱化扩张型经济政策通货膨胀风险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公共物品在数量、规模、性质和领域等方面都表现出日渐复杂的倾向,这对有限的政府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也逐渐显示出许多不足之处。以私人博物馆供给为例探析公共物品供给新方式——私人提供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14.
落实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增加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投入力度,明确各级政府的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职责,创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变农村公共物品的制度外供给为制度内供给,完善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产权关系是明确的,但是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上却出现拥挤问题。在不改变其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对公共物品使用权的有效界定——制定规则或收取费用,可以有效解决公共物品使用上的拥挤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公共物品的供给过剩,达到了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以泰铢贬值为标志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亚地区的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害.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反映了东亚货币体系的严重缺陷,重建东亚货币体系对亚洲和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货币体系重建的核心是建立东亚汇率稳定机制,以避免外部冲击所产生的恶性贬值行为,防范危机在本地区的重演.在亚洲经济不断一体化的情况下,研究如何选择最优的汇率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缺乏,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造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严重缺乏的原因,提出对策加以解决,为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第三方外部企业信用评级具有准公共物品特征。以江西第三方外部企业信用评级试点情况为例,分析在信用评级管理微观机制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因素在准公共物品供给运行机制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制约外部信用评级地方有效运行的障碍,提出几点改进企业信用评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研究“决策的政治本质如何影响政策选择,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结果”为研究对象的新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公共物品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将公共物品纳入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拓展和深化了对公共物品的理论分析,这些分析进一步厘清了公共物品的范围和类别,阐明了混合经济需要公共物品的理由以及公共物品供给中市场失灵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物品供给的政治决策机制以及考察了官僚机构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行为。这些分析所形成的一些理论观点,对于我们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政府通过提供城市公共物品,有利于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辐射效应,推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笔论述了城市公共物品由城市政府提供的必要性,初步探讨了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及合理运营机制,以期促进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