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刚 《广告大观》2007,(3S):22-25
加入WTO以来,跨国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的竞争一直是广告业界讨论的焦点。如果从纯粹市场的角度考虑,在全球化的环境中,跨国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同为市场角逐的实体,优胜劣汰,你死我活,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同本土广告公司一样,跨国广告公司也是在中国注册的合法的中国的广告公司,这两者之间的竞争,就是两个中国的广告公司之间的竞争,似乎并没有什么必要进行兴师动众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许玲华 《广告大观》2007,(3S):45-46
外资广告公司最初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是因为本土企业本身的需求所致,而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企业同时把外资广告公司一起带了进来。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得的成功,使得本土企业也看到了外资广告公司在帮助客户进行的一系列品牌塑造、市场推广、媒介购买等服务上,有一套科学而且规范化的运作理念;改革开放之初,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广告市场外资主导的倾向,对本土广告公司的未来发展,我曾表示深切忧虑。有学者认为,外资主导尚未构成对中国广告产业的严重威胁,其理由之一,便是近年本土广告公司尤其是区域性本土广告公司的卓越成长。  相似文献   

4.
小智 《中国广告》2005,(7):18-22
本期专辑:中国本土广告公司成长报告 说到本土广告公司的成长这是一个既让人兴奋.同时又不免忧心的话题兴奋是因为在中国的广告经营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后.现在的广告市场看起来无比璀璨.经历了20多年的成长.我国的广告市场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过。广告公司百花齐放,达到数万家,各样形态,(既有70年代就成立的北京广告公司、上海广告公司.广东省广告公司等国有广告公司,有国际的大型广告集团.有更大批的私营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5.
天澜 《广告导报》2006,(2):142-143
2005年年底,中国文物业开始全面面向国际资本敞开市场,未来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如何与国际资本, 国际广告公司相抗衡?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向何处去?去业内及媒体对这一话题的广泛关注中,中央电视台未来广告公司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作为CCTV面向市场全力打造的大型广告公司,2005年,未来广告公司年经营总额近20亿元,在高基数上持续保护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超额完成任务目标,保持了中国本土广告公司规模第一的地位。人们纷纷把打造中国本土广告“航母”的期待目光投到未来身上。  相似文献   

6.
乔均 《中国广告》2005,(12):64-65
2006年以后中国广告市场将对外资完全地开放,这是广告业所期待的时代,也是广告业深为担忧的时代。跨国国际广告公司的高管人士不断放言,在今后几年,国际广告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将加大对华投资,重点加大对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兼并:同时本土有实力的广告公司也纷纷放言,重组合资,加强兼并,强化联盟,提高竞争力。无论未来出现怎样的结局.可以断言,中国广告市场资本重组的划时代的阶段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7.
时间跨入2005年,面对即将开放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在中国广告业中,谁才是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广告公司?在迎来了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第26个年头的时候,我们经过1年多的城市广告业态的深入走访和各地广协、专家团的推荐、筛选,隆重推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0强本土广告公司”和“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综合实力30强”。  相似文献   

8.
2010年5月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 随着一声沉雄脆的锣响,中国本土规模最大、最优秀的大型综合性广告公司之一--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省广股份SZ.002400)正式登上资本市场,成为中国本土第一家上市的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告业对市场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国际4A广告公司的整个操作系统都是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之上,用以保证其运作的科学体系化,而原先不太重视数据的本土广告公司也在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
外资广告公司不但具有了与我国本土广告公司平等竞争的地位,而且具备我们所不具备的优势。它们将以夺取中国广告市场主导权为战略方向,这就会进一步加重本土中小广告公司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同时,与广告业相关的一些行业领域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客观地了解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一些情况,中国广告杂志社《本土广告公司状况调查》课题组组织了此次关于本土广告公司状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雷少东 《广告大观》2008,(12):35-37
熟悉区域市场环境、区域消费者需求以及区域媒体传播环境的广告公司逐渐成为广告主的新宠。而跨国广告公司在实现全国性推广和品牌形象建设方面虽然突出,但是面临一些区域市场上的问题时,往往不如区域广告公司更具有优势,更受本土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众多本土广告公司发展的一个坎,所以我们听到很多声音,兼并、控股、重组、集团等。通过外资公司这么多年在中国的市场表现,我想即使广告市场对其全面开放,本土公司通过改革还是有很多机会与他们抗衡。  相似文献   

14.
Jane 《中国广告》2007,(6):64-65
本土广告公司发展这么多年,我们已经可以随口说出一串在市场上有良好表现的公司。并且经过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和磨练,很多广告公司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们经历了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发展壮大到集团化的规模,实现了多个阶段的跨越。在这个时代,本土广告公司面临的机遇与压力既赤裸裸,但又没有形成既定的规律。在这个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本土广告公司认为它们最重要的竞争力是来自哪里,未来又会有怎样的规划?我们调研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40家本土广告公司,听听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宋秩铭 广告业的洗牌是可预见的,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将遇到一个发展机遇。 在金融海啸中,广告业无疑是一个公认的重灾区。在利润空间被压缩的年代,广告和营销费用往往首先被CFO砍掉。奥美整合传播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宋秩铭表示,—方面,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消费者将转向更为价廉物美的商品,这对一些处在市场中低端的本土品牌而言,无疑是一个突破时机。按照国际广告行业发展的规律,本土广告客户的成长往往会带动一批本土广告公司一起成长。另一个方面,在资金吃紧的年代,广告主花钱将更为谨慎,同时对广告公司的要求也更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营销传播环境的变化以及国际广告集团本土化战略的成功实施,本土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正在逐渐被消解,经营业务转型与管理创新成为新时期本土广告公司发展的重要关键词。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本土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消解的现状及其深层原因,并从业务重构与管理创新的双重维度提出了本土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05年,跨国广告公司在中国将全面开禁,越来越多的国际型广告公司将进入中国市场。整个国际投资结构将进行调整,跨国广告公司也决不会满足仅仅在中国设立分公司,而是或组建新公司,或扩大投资,争夺本土市场。大力收购国内企业的TOM、中美合资的巍珂-庆余……事实上,跨国公司已经进入中国了。雅仕维、实力媒体、传力媒体也都积极准备购买  相似文献   

18.
《成功营销》2010,(2):119-119
对于身处中国市场的跨国广告公司来说,2009年最大的变化是其跨国企业客户大幅缩减开支,相反,本土企业客户表现异常活跃。以智威汤逊为例,2009年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收入有50%来自于本土品牌客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告》2005,(6):191-192
2005年4月23-24日,BBDO广告公司亚太区董事长苏雄、大贺国际广告集团董事长贺超兵、上海广告湾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杨宇时、中国精信整合传播集团董事长陈一枬、阳狮·中国首席执行创意总监兼副总裁王永辉、梅高公司董事长高峻、广东平成广告公司总经理吴晓波等七位4A与本土公司的领军人物,为共同开启广告公司经营管理的成功秘笈,引发了一场"管理,有法无天"的尖锋对决。  相似文献   

20.
尹辉 《中国工商》2002,(5):28-28
黑龙江晓升广告公司副总经理鞠长荣认为:入世后,实力雄厚的全球性广告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已成必然。由于国际性广告公司的介入,本土广告公司的业绩排名势必受到威胁——按照国际惯例,全球性跨国公司在某个国家的广告招标一般只面向排名前十位的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