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从阐释志愿精神的内涵入手,论述了培育领导干部志愿精神的重要意义,并从机制构建方面提出培育领导干部志愿精神的建议,主要是:构建和完善领导干部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培训、监督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志愿精神是当今时代的新兴潮流,对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培育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大学生志愿意识和志愿服务能力三个方面来发挥推动志愿精神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嘉庚教育思想对培育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存在着大学精神缺失的现象,需要合理吸收西方大学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培育我国现代大学精神。陈嘉庚教育思想包容中西教育思想,对重塑和培育中国现代大学精神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核心和基石,志愿服务持续深入开展以及调动志愿者主动性都需要志愿精神的支撑.本文以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志工为研究对象,从规章目标、教育培训、公信力、礼仪仪式等方面分析慈济培育和传承志愿精神的做法.反思大陆地区在开展志愿服务、倡导志愿精神方面亟待完善的方向,提出重视传统道德文化、发挥社会工作者功能、社工带动志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内在本质,对提升师生修养、指引学校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工科院校普遍存在大学精神缺失的现象,所以要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传承学校特色、健全学校制度、增强社会评价和加强师资建设五方面培育与锤炼工科院校的精神自由、求真务实、科技创新和兼具人文情怀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李慧 《魅力中国》2011,(5):89-89
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涌现出来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让人们刮目相看,这一团体逐渐的进入了社会关注的视线中,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追寻着志愿者的脚步,追溯着他们的志愿精神,和谐社会为志愿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也成为了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本文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的内涵,关注他们的近年发展,从而探究其在和谐社会下的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7.
任润竭 《发展》2011,(11):173-173
大学精神与大学制度始终是其发展不能分割的两个定点,它们交替起主导作用。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无论是体制层面还是机制层面,都无法回避传统大学精神的渗透和影响,只有大力弘扬传统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才能摆脱以往的屏障,更好地促进独立学院各项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9.
慈善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大学生志愿精神与倡导利他思想为核心的慈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社会转型期间,积极培育以大学生志愿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慈善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徐捷 《魅力中国》2013,(34):355-355
随着经济环境以及竞争环境的持续激烈化,企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企业需要长期培育的是市场竞争力。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对企业的提高拉动越来越不明显,精神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精神资源急需一套合理的开发管理策略,指导企业有效的利用精神资源。本文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校园精神文化化是校园文化的目的与核心,它主要体现在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班风建设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上大学是社会共同的大学,因而它又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表现出了世俗化、边缘化等倾向精神文化对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精神文化的塑造或发展方面又表现出了共性,印选择一个优秀的校长、引进人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一最后,我们期待中国大学的发展,并跻身于世界一流高校一列。  相似文献   

12.
大学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生长的,也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创新发展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建设、发展和创新过程.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在大学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大学精神的重塑是必不可少且尚需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试着对大学精神的构建和培育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主体,正确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培育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投身于志愿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落实人民主体思想的表现,同时体现了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与人的自由发展需求相一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吻合,对于当前的志愿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博 《理论观察》2023,(8):58-6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大学英语教学中培育中国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培育青年学子爱国志向,要坚定青年学子文化自信,要通过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完善规章制度等路径使中国精神培育切实落地。  相似文献   

15.
还记得2010年那一场范围广泛的时代之魂——大连城市精神的大讨论吗?公正、包容、责任、诚信、奉献、友爱、互助、自强不息……当一个又一个关于城市精神的表述语跃然而出,大连的城市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炼。在大连,如果说让哪一部分人群最能诠释一个城市精神的话,非90万志愿者莫属。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就是追求公平正义。但以维护公平、正义为目标,努力保障国民生活、增进公共福利。问题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在提供面向弱势人员的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16.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地方高师院校是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培训基地,作为一名未来教育者的教育院校,高师院校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育有开拓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教育技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必须重视地方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本文对师范生如何养成和培育工匠精神做一刍议,以瞻远性的眼光对师范生初入教学实践岗位提供的微小帮助.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图书馆员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创新精神等工匠精神的内涵。图书馆员应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将工匠精神的理念应用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提高职业素养,践行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的创新转型发展,提供信息资源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杨攀 《改革与开放》2012,(18):178-179
学术界对于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大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尽管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各有侧重,不尽相同,但它们共同体现传承文明,公平正义,扶弱助残,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积极进取,提高素质,奉献社会。故此图书馆精神与大学精神是彼此相连,相互彰显的。  相似文献   

19.
广大“宁波帮”人士在艰辛的创业过程中,形成了“爱国爱乡,创新创业”的独特精神品格。“宁波帮”精神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内容和素材。本文对开展“宁波帮”精神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彭智勇 《今日重庆》2006,(11):88-90
要实现重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峡谷”,突破思维障碍,坚持自强不息,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开拓开放的精神姿态,积极投身到全市教育发展的热潮当中去,在实践中煅铸重庆教育精神,营造独具魅力的教育人文环境,培育最具号召力和激励性的精神动力,为实现重庆教育新的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