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始终代表和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苏联共产党亡党的根本性因素,是被苏联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所抛弃.中国共产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防止重蹈苏共覆辙,就必须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始终代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一心一意地跟着党、诚心诚意地拥护党、真心实意地信赖党.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寿光视察时,提出了对先进性教育活动怎么看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说:“群众看我们党是不是先进,除了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外,还要看各级党组织能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看广大党员能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始终拥护我们党,我们党也才能更好地带领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党坚持为人民执政,坚持靠人民执政,使得全国人民始终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跟着共产党走。历史已…  相似文献   

3.
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党性原则,同时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刘的联系。只有服从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愿望和呼声;而宣传报道若不被人民大众所乐于接受,就不可能实现党交给我们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张正阳 《湖南经济》2001,(11):28-29
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线和灵魂。党要真正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形式和行为方式,紧密结合实际,把握关键环节,切实把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5.
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转变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要解决对群众的感情问题。感情是一种内在动力,只有感情转变了,作风才能真正转变,才能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才能做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一是转变感情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主动接近群众。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既要注重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更要注重到群众中间,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群众的情绪如何。下基层要真正做到“身入”和“心入”,那种“蜻蜓点水”、“浮于面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增加.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如何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高度,深入调查研究,真正了解问题的根源,直接深入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面对面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要把群众的情绪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信号,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只有这样,才能密切党群关系,取得群众的信任,当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姜玲玲 《魅力中国》2011,(15):233-233
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必须为无产阶级、为社会主义、为人民群众服务。这就要求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使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巩固和维护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具,新闻工作者成为党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起到党的耳目、喉舌作用,使自己永远植根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之中,密切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做好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8.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所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要坚持党的安全生产方针,要以"安全发展"为指导原则,要以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  相似文献   

9.
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最大历史挑战和历史机遇的,恰恰是执政的党和党所领导的各级党政组织。党中央针对执政环境的变化,审时度势,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这又一次证明党的伟大光明和无私无畏,党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别无他利,党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甘心情愿,充满信心,迎接这个挑战。  相似文献   

10.
张开勋 《发展》2007,(11):24-2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因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也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归宿.作为和广大人民群众朝夕相处的县级党委,如何做到这一点,是我们必须时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者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而贯穿其中的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首要的就是把经济搞上去。   一、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把经济搞上去,就必须增强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新时期,始终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生命工程",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抓住了作风建设的关键,顺应了人民群众的企盼,为全党作出了表率.我们党员干部要带头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务实作风、树立良好形象. 时刻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始终根植人民、造福人民,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90多年来党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来自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因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面对当前国内外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在群众工作的实践中历练执政本领,夯实执政基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执政为民。执政为民的着眼点在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之本,也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它的核心是忠实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能够领导人民从~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根本和基础。在新形势下,我们党的组织,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更要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我们一切工作的始终。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  相似文献   

20.
十七大以来,党一直注重自身建设活动,强调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成了时代的必然。只有不断的进步与完善,才能更好的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