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形势下,制假、售假的行为不仅对市场秩序,尤其是对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不可避免的巨大损害.这种制假、售假的行为使得消费者产生混淆,包括售前混淆、售中混淆以及售后混淆.那么在企业利益必然受损的前提下,其打假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采取何种打假策略才更加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以及保护其商誉.  相似文献   

2.
政府加大整顿市场经济和打击制售假冒产品的力度后,制假售假的主体及其行为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法人制假呈上升趋势、制假售假活动变得更为隐蔽、更具组织性,假冒侵权行为向规避法律约束的理性造假发展,假冒产品的生产、销售涉及地区有所扩大,假冒产品出口有所增加。本文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上述制售假冒产品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为下一阶段加大打假力度、提高打假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近年来,长沙市政府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学术不端等现象仍屡禁不止。因此,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信用信息的征集、引入信用评级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诚实守信向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制假售假、偷税骗税、逃废债务等现象却层出不穷。面对这种现象,有人斥之为道德沦落,呼吁加强道德建设,但显然这种因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而造成的这种现象光凭良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来透视制假打假问题。一)建立消费者与厂商的博弈模型。从一个厂商与一个消费者的静态博弈扩展到一个厂商与多个消费者的重复博奕,分析了厂商制假的动机和制约因素,并由模型分析的结果给出了遏止假冒伪劣商品的建议:强化对企业制假行为的查处和惩治力度;教育厂商重视长期的发展;强化消费者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二)建立制假商与行政部门的博弈模型。首先,用代数方法得出厂商与打假部门的混合策略组合这一稳定的市场结果,与政策结论:降低造假概率必须在监督打假部门上下功夫:更为严厉地惩罚造假者只能使打假部门偷懒,引出了“激励的悖论”。其次.用图解法进一步解释了这一现象,分析了不同政策短期与长期效果的不一致:1)加大对造假者的打击力度,虽然在短期内能使造假现象有所收敛,但从长期角度而言,只能使打假部门更多的偷懒,造假现象不会有所改观。2)加大对打假部门惩罚力度,在短期内是可以让打假部门辛勤工作,但是长期而言.却“歪打正着”地降低了造假现象的发生率。三)扩展地讨论了博弈论在制假打假方面的强大解释力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张熳迪  吴继忠 《科技和产业》2021,21(11):112-116
互联网公益平台试图通过对公益项目不充分审核获取超额收益的行为严重阻碍着互联网公益的健康发展.通过构建互联网公益平台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并求解发现提高政府对平台该行为的观测与惩罚力度能够有效抑制行为的发生.基于此,从制度工程学的视角设计并分析平台不充分审核行为的惩罚制度,通过MATLAB仿真分析考察关键制度参数对平台制度治理的影响,并调整关键制度参数以达到促使平台选择充分审核行为的目的,为中国现有的互联网公益平台监管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7.
半月以来,中国知名乳业纷纷落马,轻则取消国家颁布的免检产品称号,重则以刑事犯罪拘捕乳品企业当家人。“问题奶粉”事件已经由单纯的企业制假售假行为,升级为整个中国奶制品行业的危机。  相似文献   

8.
政策解读     
针对中药材流通领域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中药材流通组织化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现状,商务部在中央财政支持下,从2012年开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制度电子化,形成“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提升中药材流通质最保证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9.
冉翠玲 《科技和产业》2021,21(11):123-127
为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应用,政府给予政策的优惠和补贴,导致部分电动车企业骗补行为的产生.运用制度工程学理论,建立电动车企业骗补行为的三元行为惩罚制度.同时分析三元行为惩罚制度的有效性,建立基于三元行为惩罚制度的改进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形成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提升中药材流通质量保证能力和现代化水平。针对中药材流通领域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中药材流通组织化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现状,商务部在中央财政支持下,从2012年开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制度电子化,形成"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提升中药材流通质  相似文献   

11.
经过2年多的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制假售假的相对量有所减少,但绝对量并没有明显改善。据估计,2001年我国市场上的假货总量在1600与2000亿元之间。大量假冒商品的存在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危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危及合法企业的生存。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对当前制假售假的总体形势及危害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主要根据访谈和企业调查问卷结果,归纳和分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对打假总体效果的评价;二是制假售假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三是打假工作中的主要困难;四是企业关于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构打假作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中国来说是结构性改革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方面,因此尽最大力量保护知识产权将是政府对供给侧改革的保驾护航之举。  相似文献   

14.
考试作弊在高校中是一种常见现象,关于此风的监管和惩罚措施也有多种。文章在以博弈论方法认识考试作弊行为的同时,试图对不同的考试监管和惩罚制度的有效性加以说明,分析指出了“诚信”考试方式和“严惩不待”的惩罚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修“诚信课”的“软”监管方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关于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设计,最初是针对企业改制中合并公司逃避债务,债权人利益得不到保护的现实情况而制定的。但事实告诉我们,由于该法律制度设计的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序过于严格,而违反该法律又无相应的救济措施和惩罚手段,造成法律设而不威,失去法律之实效。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产生和确立,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都有其一定的价值取向,都反映着从立法者、执法者到守法者期望追求的体现着社会正义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谢明珠  林凤 《科技和产业》2022,22(1):149-152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产中介行业在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违规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也阻碍了行业的发展.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政府监管部门与房产中介的行为,结合制度工程学相关理论,对房产中介的违规经营进行惩罚制度设计,再通过MATLAB仿真分析制度的有效性,并对现有的监管制度以及房产中介行业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早些年,制假药的通用原则是"安全无效";近年来,不仅"无效",甚至"有害"!8月5日,公安部发布消息,31省区市公安机关开展统一收网行动,缴获各类假冒伪劣药品2.05亿片,涉案价值11.6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900多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100多个。2.05亿片假药,数字惊人吗?不,不算多。近年来,药品制假案件已在全国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8.
杨帆 《浙江经济》2015,(22):43-43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产品是现代市场经济得以高效运行的特效商品。当前诚信缺失问题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培育和发展信用产品,以适应信用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促进信用交易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顾世伟(以下简称“顾”):温州曾 经作为制假售假的代名词,经过猖獗 制假售假,完成了原始积累,获得了发 展经济的先机。尔后,经过重塑形象, 他们实现了更大的发展。温州从臭名 昭著的制假售假欺诈蒙骗,到如今的 繁荣发展,经历了180度的转变,您对 此有何评论? 郭梓林(以下简称“郭”):在民营企 业家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 话:“公道在人心,是非凭实 力。”也就是“成者王侯,败者 寇”的转译,还可以理解为 英雄不问出处”。 温州首先是温州人的温 州,如今繁荣了,发展了,得益最大的 是温州人自己,而且,受益的越来越是 温州人的后代。我们何苦老是掂记着 人家娘舅家过去做的那点事儿呢?何 况,几十年来,我们把那些个世界上最 早最坏的资本家,都批了个体无完肤, 可他们的子子孙孙们,现在不是照样 过着好日子吗?我们自己除了浪费纸 张和精力,什么也没捞着。其实,有的  相似文献   

20.
食盐专营制度下私盐行为与其监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盐专营是为了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食盐都是合格的碘盐。由于在食盐销售环节产生高额的垄断利润,导致了食盐走私行为的发生。文章通过建立“私盐”行为与其监管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私盐”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食盐的走私与监管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食盐专营制度无法消除“私盐”行为发生,并且专营的程度越高,“私盐”就越泛滥。文章从改革食盐专营制度、加大对走私行为的惩罚、加强对偏远地区的监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