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国际避税是各国税收征管工作中面临的一个国际性问题,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日益成为国际税收关系中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国际避税,避税方式以及制定相应的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已引起世界各国税务当局的极大关注,并成为国际税收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国际避税的形成原因。   1各国课税的程度和方式及税法有效实施的差别使纳税人有进行避税的必要。例如,绝大多数国家对个人和公司法人都要征收所得税,但对财产转移税而言,有的国家则不征收。同时,有的国家虽然在税法上规定的纳税义…  相似文献   

2.
钟亮 《企业导报》2011,(17):132-133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销项税额避税的关键在于销售额避税、税率避税、以及考虑税法规定的因素。一般来说,利用税法规定和销售额避税可能性较大。笔者就税法的一些规定与有关影响销售额的因素提出进行税收筹划的思路,并结合案例,介绍具体操作方法,并提出销项税税收筹划中应注意的其他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避税,一般认为避税行为在一国范围内往往是由于税法结构或法规上存在漏洞、缺陷,而在国际上还与各国税收征管原则的不一致,各国税法上的差别以及避税地的存在等因素有关,使纳税人能够利用税法不完善之处作出有利于税负最优化的安排。在现实中存在的避税现象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按税法原理应该征税的行为,税法没有规定征税,实践中也没有征税;二是税法应该征税,但实践中难以操作而没有征税:三是税法规定比较模糊,纳税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电子商务给税收管理带来的挑战 (一)有悖于税收公平原则。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只需在避税地申请服务器并建立网站就可以在避税地设立公司,大量的专业人员则散布于世界各地,通过网络为公司服务,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其次,由于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事物,世界各国对电子商务的税收规定尚未统一,导致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事电子商务产生的税负也可能不同,从而违背了现行税收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1日起,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将正式开始实施欧盟REACH法规的预注册。按照欧盟规定,出口欧盟的产品必须预注册,预注册期限为今年6月1日到今年12月1日,如果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预注册,企业AK2009年1月1日开始就不能出口产品到欧盟,  相似文献   

6.
钱锐  曲鸣 《活力》2008,(12):38-38
一、企业避税的产生及对问题的提出 1.避税的概念。避税是指纳税人针对税法不完善及各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的税收缺陷。回避纳税义务的活动。这种回避是在充分了解税法缺陷的前提下,并尽可能在形式上符合税法的规定,从而有别于不了解税法.或者虽然了解税法,但仍要违法逃税。也有别于税负转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际避税与反避税问题愈来愈引起各国的注意。来我国投资的外商通过与跨国关联公司的业务往来,通过转移利润等方法逃避我国税收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并且有日益蔓延扩大的趋势。特别是通过转让定价逃避纳税的现象更为突出。据了解,多数外商企业是通过价格转移利润的方法避税的。因此,通过税收立法限制避税,提高广大涉外税务人员对避税问题的认识,已属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税收筹划就其目的和结果而言又称节税,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采取合法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采用优惠条款,以达到延缓税负或减轻税收负担的合法经济行为。税收筹划和避税有一些共同特点,同时也有根本的区别。其共同点是:二者都是不违法行为(但程度上有差别),具有合理性、合法性;二者都要经过事前谋划和安排,具有事前性。其不同点表现在:二者获取的利益同税法宗旨的关系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税收筹划合乎税法宗旨,而避税有悖于税法宗旨;二者的行动侧重点不同,税收筹划侧重于研究和响应税法导向,而避税则侧重于研究和利用税法漏洞或缺陷。  相似文献   

9.
企业投资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中对投资规定的有关减免税优惠,通过投资方案,以达到合法的减轻其税收负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企业合理避税的目的在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合理的筹划,直接避免缴税,从而绝对减少纳税额;二是利用有关财会管理制度弹性,通过合理筹划延迟纳税时间,获得税收款项的时间价值。合理避税的方法很多,总的归结为三类,即税额式避税、税率式避税、税基式避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们在重视国际避税和反避税问题的同时,忽略了国内出现的避税问题,而且在各种期刊中对愉漏税分析的较多,对避税问题调研论述的少,因此,纳税人借合法手段,以少纳税或不纳税为特征的避税现象逐渐增多,造成了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因此,尽快对避税问题加以研究,制定防治避税的措施已迫在眉睫。本就近几年所了解和遇到的避税现象做一简单分析,并提几点防治办法,以利加强税收征管。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由于我国在税制结构、税率、税收优惠、地区、行业等方面还存在税负差异,因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合理避税,降低税收成本,是纳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近年来,纳税筹划及合理避税节税,日益被企业所关注、所重视。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投资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中对投资规定的有关减免税优惠,通过投资方案,以达到合法减轻其税收负担的目的。 1 投资企业类型选择法 投资企业类型选择法,是指投资者依据税法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通过对企业类型的选择,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方法。我国企业按投  相似文献   

14.
也谈反避税     
避税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所谓避税是指纳税义务人以不违反税收制度为前提减轻税收负担的行为。目前部分纳税人逐渐认识并利用避税这一手段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合理避税问题是当前理论界一直不断研究的热点。合理避税有利于企业发现税收隐患,及时纠正,挽回损失,维护纳税人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合理避税对于征税者来说,一方面可以促使税法完善,另一方面有利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合理避税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对企业盈余的调整,本文就当前新会计准则下,对比新旧会计准则的几点差异,对实现企业盈余,实现合理避税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税收实践中,税收筹划和偷税、避税是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三者的界定较为复杂,但并不是说三者的界定具有不可操作性,事实上,只要略加分析,税收筹划和偷税、避税的界限还是清晰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税法和会计法规定,企业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自己的会计政策,从而给企业提供了合理避税的空间。着重从会计政策的角度分析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漏洞及带来的各种问题日益严重,文章针对外商投资企业避税问题,分析了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成因、表现形式和危害,结合反避税工作实践提出了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避税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行对外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迅速,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但也存在着外商利用种种手段避税现象。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就我国目前涉外避税及其反避税措施谈一些看法。一、国际避税在我国的特戎表现国际避税在我国是出现不久的新生事物,但也体现了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l.向境外高税负国或地区转移利润,形成客观上的逆向避税。国际避税的一般规律是将收入由高税负国向低税负国转移,而我国却出现相反情况。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税负远比发达国家低,而且税收优惠极多,使税收实际负担更低于世界及平均水平。因此,在这种…  相似文献   

20.
丁业彬 《财会通讯》2008,(1):104-105
税务筹划早已在许多西方国家普遍盛行。而在我国,税务筹划正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各企业税务筹划意识正不断增强,且筹划能力在不断提高。但税务筹划在我国的历史毕竟很短,而且《税收征收管理法》对税务筹划和避税的概念在法律上未作任何界定,目前也没有税收基本法进行界定,仅是《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闲此税务筹划和避税在我国的法律上处于空白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