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是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后的第一个行为,也是市场诸多行为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市场主体要发生交易行为,就是签合同。从这个角度说,合同是交易行为的载体。合同的履行过程就是市场的交易过程。合同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应当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我国合同秩序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相似文献   

2.
现实唤合同行政监管王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是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后的第一个行为,也是市场诸多行为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合同是交易行为的载体,合同的履行过程就是市场的交易过程。合同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我国合同...  相似文献   

3.
张庆华 《商业研究》2007,(10):211-213
无权抵押的行为是指无权处分人以自己的名义在他人财产之上设定抵押的行为。该行为分为签订抵押合同的行为和履行抵押合同的行为。根据现代民法物权债权法理论和立法实践,抵押合同的生效与抵押权的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无权抵押的条件下,抵押合同的效力应根据第三人的主观善恶,分别确定为有效和效力待定两种情况,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合同行为是企业重要的经营管理行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及效益状况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和努力提高经济合同行为的自我保护能力。为此,企业要把好合同的签订关、履约关和合同诉讼关。 合同的签订关 合同的签订是经济合同行为的第一道关口。签订一个好合同,合同当事人就有效地建立了保护自我合法权益的第一道屏障。怎样签订好合同呢? 1.努力提高所订合同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5.
八月七日,国家工商局局长王众孚、副局长甘国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讨论修改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王众孚局长说,工商局管理市场对合同进行管理是个重要任务,市场行为第一就是合同行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都用指令性计划,而更多的是用合同关系、契约形式来规范。如果没有合同行为,就不可能保护交易行为。它是保护市场行为的重要法律行为。要规范这种行为,就要立“合同法”。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我国的建筑市场逐步完善,市场监管力度也在持续增强,建筑行业的发展逐渐实现了规范化与正常化,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尤其是合同管理,已经逐渐成为风险管理的一部分。针对当前存在合同履约率低的问题,做好施工合同履约行为的监管非常重要。文章结合现阶段施工合同履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招投标对于施工合同履约行为监管的影响,希望可以更好地对合同履约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7.
执法卡片     
以部分履行骗取对方全部履行的合同欺诈行为合同欺诈与合同违约的区别合同欺诈行为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合同违约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合同欺诈与合同违约的区别:1.主观目的不同。合同欺诈是利用合同形式进行欺骗活动,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合同违约则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而是希望通过合同的履行来获得实际经济利益,其违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是合同欺诈与合同违约的本质区别。2.未履行合同的原…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行合同立法中,合同行为的效力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生效合同;绝对无效的合同;处在生效合同与绝对无效合同之间的中间效力类型的合同,包括效力待定的合同、可撤销的合同、相对特定第_一人无效的合同、尚未完全生效的合同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在渠道合作情境下,以制造商的合同监督和企业间联合行动为工具测量合同治理的保障功能和协作功能,探讨二者对经销商主动投机行为和被动投机行为的影响差异。通过对512份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合同监督有助于抑制经销商的主动投机行为,但对其被动投机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第二,企业间联合行动有助于抑制经销商的被动投机行为,但对其主动投机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第三,经销商的主动投机行为和被动投机行为均会负向影响合作绩效;第四,经销商的主动投机行为中介合同监督对合作绩效的正向影响,被动投机行为中介企业间联合行动对合作绩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一定意义上讲,合同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联结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纽带同时,经济关系的契约化是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和住要内容。市场主体间的合同行为是否规范,仕同秩序是否优良、有序,将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的优劣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优良的合同秩序就成为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的基础环节。本文拟就行政监管在合同监管体系小的主导地位问题做一探讨。一、行政监管是构建优良合同秩序的主导力量合同行为是市场本体间的民商事行为,体现市场主体间的"意思自治",但由于这种行为包容于社会,因而它或直接或间接地…  相似文献   

11.
合同欺诈行为与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基本一致,其区别仅仅是诈骗财物的数额大小不同。诈骗“数额较大”的为合同诈骗罪。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程度的为合同欺诈行为。合同诈骗罪应按照《刑法》处罚,合同欺诈行为应给予行政处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对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应…  相似文献   

12.
吕晓明 《商场现代化》2006,(35):284-285
政府采购合同适用何种性质的法律规则,取决于对合同性质的认定。政府采购合同本质上属于行政合同。根据合同行为内容的不同,政府采购合同应当分别适用合同法和行政法规则。  相似文献   

13.
合同债权转让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合同司法实践中由于一些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合同法及相关法律中涉及债权转让以及与债权转让相关的规定缺乏明确的了解,往往将合同债权的转让与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合同、清偿代位合同行为混淆起来.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不恰当的认识和行为.这些都给当事人带来一些法律风险,甚至会产生合同债权转让的纠纷,需在司法实践中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4.
吴永科 《中国市场》2007,(48):50-51
合同盖章是合同当事人在经过协商确定权利义务内容的合同书上加盖印章的行为。合同盖章与否不仅影响合同成立,也将直接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盖章的复杂性决定了合同效力的复杂性。借用和盗取他人印章或合同专用章与第三人签订合同的,一般应以表见代理制度为依据认定合同为有效,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一、代理合同概念及其作用 一般合同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三个方面作用。合同又称契约,是指两个以上当事人,依据法律通过协商、确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或经济法律关系的协议。一般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2)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是当事人的意思的一致的表现。(3)合同是当事人合法的法律行为。(4)合同中当事人的法律  相似文献   

16.
构建完善的企业合同信用管理体系,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合同信用立法与合同信用管理机构设置;二是企业合同信用征信与合同信用信息数据库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开发;三是企业合同信用评估与社会公示。(一)合同信用立法与企业合同信用管理机构设置合同信用立法应体现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将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规范与法律责任加以明确,以规制利用合同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二是对企业失信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并对各类失信行为明确相应的罚则;三是对企业合同信用征信的管理与服务、企业合…  相似文献   

17.
恶意抗辩是一种违反诚实信用,滥用抗辩权的行为.合同一方当事人通过主张合同无效,逃避合同义务且无需背负任何责任甚至获利,而合同另一方则因对方的恶意行为不得不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和不利.  相似文献   

18.
执法卡片     
其他利用合同欺诈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其他利用合同欺诈对方当事人的行为,是指除《关于查处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的暂行规定》规定的七种合同欺诈行为以外,其他利用合同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实际生活中,合同欺诈的形式和手段花样翻新,经常变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从执法实践来看,这些手段有:虚构产品销售渠道或假称包销、回收产品,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和履行合同,从中骗取财物;提供虚假但保,即以虚假的财产、权利、保证人作担保,骗取对方信任,进行合同欺诈;以联营、合伙为名订立合同,骗取对方投资;把虚假的或者没有实用价值的所…  相似文献   

19.
夏东昌 《商》2013,(23):269-269
赠与合同属于无偿合同的一种。其实实际生活中早就存在赠与行为,但是以合同的方式出现却是在近现代,赠与合同的出现解决了赠与行为中面临的难题,明确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历史的进步,但是赠与合同中的任意撤销权却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将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局限性所在,这对于规范相关合同的签订,更好的平衡赠与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合同之债而产生的物权变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极其频繁,与之相联系的纠纷也很多.物权变动区分原则把一个完整的物权变动过程中的行为区分为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债权行为受债权法的规制与调整,物权行为受物权法的规制与调整.物权变动区分原则是处理合同效力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物权变动的理论基点.本文从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视角,结合案例,阐释了合同生效与物权变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