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由若干既相互联系又具有一定层次的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调控系统的主体是由政府的主要职能管理部门联合其他相关的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管理系统 ;调控的客体是森林资源的再生产过程。应用自然控制论原理探讨了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调控的系统优化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2.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由若干既相互联系又具有一定层次的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调控系统的主体是由政府的主要职能管理部门联合其他相关的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管理系统;调控的客体是森林资源的再生产过程。应用自然控制论原理探讨了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调控的系统优化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3.
我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重复建设、空间布局无序、生态环境恶化、分工不明等区域问题。本文以以苏锡常地区为例,分析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回顾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若干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进入了探索阶段,从理论上探讨其改革的依据对推动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外部性、准自由进入性及其产权的可分性的经济学理论分析,揭示了我国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及其趋势。从而为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林地资源流转涵义的基础上,对林地资源流转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林地资源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森林资源市场化配置方面,政府应发挥调控作用,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森林资源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应以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GDP理论、森林资源核算理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林业会计理论、森林资源资产理论为支撑,构筑科学的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平台,才能深入推动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试点工作,取得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本文在阐述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理论的基础上,对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理论体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面临的森林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面临的产权纠纷、林地使用费的收取、森林资源交易、经营技术与集体生态公益林管理等森林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有纠纷的林地进行审查并重新界定,不同区域区别对待、制定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体系、组建森林资源交易市场等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制定,为进一步对森林资源的发展与保护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具有实践意义的参考,并成为我国在面对森林生态问题时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对森林资源进行进一步精细化管理、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石。由张卫民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及其核算系统研究》一书,提出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总体目标和内在要求,在结合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对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及其核算系统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首先综合考虑森林资源物质及非物质特性,利用11个细化指标,构建了衡量区域森林资源丰裕状况的单一量化指数,解决了以往森林资源衡量不全面的问题。然后利用中国第六、第八次森林资源普查数据,对各省区及不同林区森林资源丰裕度的相对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次森林资源普查期间,中国森林资源丰裕度由3.996增加至9.285,年均增长约8.8%,整体进步明显;森林资源分布呈现显著的区域不均衡特征,广东省的森林资源丰裕程度最高,约为14.823,而山西省最低,仅为3.701,约为广东省森林资源丰裕程度的24.96%;不同林区森林资源增长速度及丰裕度现状均存在差异,南方林区森林资源增长率最高为10.6%,东北林区森林资源增长率最低为5.1%,西南林区的森林资源丰裕程度最高,约为12.308,其他林区森林资源丰裕程度最低,约为7.126;森林资源丰裕度的变化与初始森林资源状况呈负向关系,区域间森林资源变化存在一定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科学解释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及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现状,厘清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冲突—协调”理论模式,并从三个维度对土地利用转型进行了科学解释: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引起土地系统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土地系统功能的变化,辅以基于格局与过程耦合的土地利用转型调控最终促使土地利用转型的完成。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自引入中国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有力支撑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理论化;基于土地系统科学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理论创新可有效解决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所面临的复杂关联及多重因果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东北国有林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东北老森林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阐述了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以长白山国有林区为例,对老森工基地制度演进及绩效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剖析了影响老森工基地振兴的制度障碍,提出了森工行业管理依存制度、森工现代企业制度、老森工基地加快振兴的环境制度及森林工业可持续发展制度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 2 0年来 ,森林资源下放给当地社区管理已成为世界的趋势。我国从 1980年开始林业“三定”以来 ,为发展林业 ,鼓励造林 ,出台了许多林业政策 ,也产生了多种形式的森林资源分权管理模式。如何系统地探索森林资源分权管理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以期为当地的森林资源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 ,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就系统地探索森林资源分权管理及其效应的体系进行了论述 ,然后以大土村作为案例 ,就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回归模型得出国有厚畛子林场激励机制对于林场的经营业绩有重大影响。针对目前林场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现代激励理论为基础,建立国有厚畛子林场科学的保健薪酬机制及激励薪酬机制,并引入期权激励这种长期激励方法,从而实现厚畛子林场对员工的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了森林环境资源的经济学特性的基础上,将森林环境资源的定价理论分为基于经济学的定价理论、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定价理论以及基于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定价理论三类,并就不同的定价理论的思路和重点问题进行了对比阐述。通过对森林环境资源定价理论的梳理,认为森林环境资源定价的机理和定价模型及森林环境服务市场的建立等是该领域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郑丽娟  万志芳 《林业经济问题》2015,35(2):103-108,154
根据系统论观点,对森林经营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明确森林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判断标准的基础上,建立森林经营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森林经营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经营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的林木资源经营子系统的发展度高于非林木资源经营子系统的发展度;总体来看,森林经营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处于和谐一致状态;森林经营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较为稳定;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的森林经营系统并不总是处于协调发展轨迹上。  相似文献   

16.
分析影响三者策略行为的作用因素,构建区域林业碳汇市场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学理论,对广东省的碳汇发展状况进行仿真模拟,找出影响市场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政府部门趋向于选择投入策略,其中提高市场碳交易额对拉动市场需求有显著影响,而增强对林农碳汇林的补贴力度难以解决市场当前供需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农业生态补偿有两大基本原则,即污染者付费与受益者付费,我国以政府买单为主的实践方式不可持续,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构建有助于农业生态区域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价值理论论证实施农业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运用DPSIR模型阐述农业生态补偿产生的必然性。[结果]通过对苏州农业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总结,发现苏州市在农田、水源地、湿地、公益林保护等农业生态补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主导的农业补偿模式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研究滞后、长效机制欠缺等问题。[结论]基于此,提出苏州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路:一是完善苏州农业生态补偿主体和方式的选取以及标准的制定,二是通过优化生态补偿资金支付方式与使用途径,将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纳入农业生态补偿的范畴,引导并推动其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三是从行政激励、法制建设、政策保障、氛围营造等方面完善苏州农业生态补偿保障体系,最终形成苏州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现代林业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 ,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 ,提高森林质量 ,营建一个分布均衡、结构合理、效益兼顾的森林生态环境 ,实现国土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调整、优化森林时空分布 ,改善森林结构为手段 ,按照点、线、面结合的形态要求 ,建立布局趋近合理 ,结构相对稳定 ,功能较为齐全的立体多层次、动态复合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以湘西地区24个民族县域为例,构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测算体系,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湘西地区1999-2018年湘西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旅游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湘西地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存在长期显著的耦合协调特征,协调度稳定趋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受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最后,为森林旅游经济发展提出构建森林生态和谐共管机制,完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读林沉思录--用科学发展观看林业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詹昭宁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3):193-197,219
分析了造成中国森林粗放式经营的历史原因,回顾了50多年来大规模造林工程的历程,提出在森林经营中需要确立一个科学的指导林业建设理论,对稳定林业建设方针和实行集约化森林经营的重要性,介绍了生态经济理论应用于林业的生产实践和中国林业区划在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作用,指出林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行集约化经营,实行森林经理是重要手段,重点国有林区应该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