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营者的"四个管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好的经营者能带好一个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素质,尽量避免在工作中犯错误,我们企业里用"四管好"来要求自己和各级负责人,平时也经常用"四管好"来衡量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十年来,天房物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企业"业主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变成了真真切切的服务,我感觉能生活在天房物业管理的小区里真是我们的莫大幸福。  相似文献   

3.
《中外企业文化》2004,(9):63-63
金 言 玉 语读了贵刊2004年7月总第165期《十大举措让核心人才与企业如胶似漆》一文,感到受益匪浅,相信这篇文章一定能给众多企业的老总们一个启迪。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企业里,让老总们最揪心的就是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但是,许多企业在从用"好人"向用"有用的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于管理工作跟不上,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如 "听话的人不好用,好用的人不听话"以及"招来女婿气跑儿"等麻烦事,既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又给企业的形象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该文的"十大举措"虚实结合,言简意赅,起到了解疑释惑的…  相似文献   

4.
现在很多企业家爱学习,喜欢去听一些经济学家之类的讲课,还学佛论道,有的还到深山里悟道,一定要听一句"一句顶一万句"的至理名言,用一句话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和麻烦。近年来,各种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体系越来越前沿,越来越时髦,中国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孔孟国学,都被聪明的学者演绎成企业管理和经营之道,玄  相似文献   

5.
在现阶段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社会里,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被企业所重视。没有企业文化的创新,职工思想就不能活跃起来,技术潜力就不能被挖掘,技术革新就不能向前推进。辩证地认清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更好地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带动企业整体发展,才能有效地将"文化力量"转变为"生产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在改革开放兴起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凡谈到企业发展,习惯用"做大做强"来表达。这反映了全国人民在"十年浩劫"后渴望发展经济的强烈心愿。自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后,"做强做大"逐步取代了"做大做强",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已深入人心。应以辩证的观点看强与大,没有强就谈不上持续发展,没有大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级企业,强与大相辅相成,互为保证。所谓"做强",指的是企业在其生命周  相似文献   

7.
张军 《上海企业》2014,(11):53-54
<正>既然有了企业,为什么还要市场?35年前中国开启的市场化的改革,不就是更多的企业在经历拆解或"反向一体化"吗?在国有企业的"大一统"的体制下,生产机床的企业要同时生产用于生产机床的中间品和零部件,那是因为在没有市场的环境里(用科斯的术语,可以理解为交易成本无限大),企业有将产业链高度一体化的强烈倾向。而市场化的改革使得这些机床企业越来越依  相似文献   

8.
当松下电器公司的8万员工每天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全体起立, 齐声朗诵公司的"七精神(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礼貌 谦虚、顺应时势、感恩戴德)"的时候;当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永远推崇"三个 传统(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而韦尔奇以其超群的管理智慧 最终变成通用公司的"英雄人物"的时候;当阿里巴巴的走廊里挂满阿里创 业的激情图片,以及各种表达企业理念的标识与制作精美的图片文字的时 候;当"IBM意味着服务"作为蓝色巨人的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我们无以不 被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所感染!企业文化在这些企业里显示出了强大的生 命力!  相似文献   

9.
沈遂 《楼市》2013,(Z4):197-200
行业发展中智的因素,更多地体现在人上,人是智慧的载体。给企业以思想,给地产以生命。从而才能在趋势里做产业,上升期的勇猛抑或平台期的稳健都能从容面对,谋定而后动,是为"智"。"用3年的时间在杭州扎根,用6年的  相似文献   

10.
据一份企业人员流动状况的调查资料显示:在各种组合形式的企业类型当中,私营企业人才的"跳槽率"是最高的.很多私营企业一年甚至要走掉"几拨人".这种现象在内地的企业里表现得尤为明显.私营企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因子,但企业内部人员的频繁流失无疑会给这些私营企业带来人力资源上的缺口,使企业发展严重"供血"不足,但私营企业为何会出现留不住人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11.
铁奇  学书 《河北企业》2000,(8):21-21
<正> "抓大放小",改革开放,搞活企业,让一些中小型老企业"关、停、并、转",该存的存,该破的破,势在必行。有些中小型的老企业,像一棵老树一样,盘根错节,基础雄厚,虽然有些叶黄枝枯,但昔日雄风犹存,只要注入新的"营养",仍能发出新芽,进而枝繁叶茂。下面,就中小型老企业如何焕发生机的问题,浅谈几点看法,与同志们商榷。一是彻底解放思想,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工作做深做细做透,做到每个员工的心坎里,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和企业所面临的严峻的新形势、新政策,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接收新思想、新观念,勿庸置疑。解放思想一身轻,轻装上阵,变压力为动力,为企业生存发展信心十足地去奋斗。这就是为老企业焕发生机注入了思想活力。二是建设好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好"一把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的领导班子。班子里的核心人物是"一把手"。"选好一个人,致富一个村(企业)"。这句民谣已被许多事实证明,班长好则班子好,班子好则企业兴。  相似文献   

12.
一个企业在现代社会里,到底凭什么准则得以不断发展、强大,企业的的愿景、目标怎样才能不断清晰、提升并能得到落实执行?这些都是值得任何一个企业始终都要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作为管理者要每日思考、精炼,脑海中要有清晰的构图。愿景的架构,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凝心聚力,营造提炼优秀企业文化,形成核心价值观念,构建一种整体和谐的企业氛围。吴忠仪表提出"顾客、员工、吴忠仪表"三个用户的理念,那么,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满足"三个用户"来开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一、从文化心理上看,"帝王统治"的核心特征是不容许博弈,无条件地实行"大一统"结构在中国企业里,领导者说话如果需要使用第一人称,大多都会倾向于将复数变为单数,"我们"、"我们公司"等都会变成"我"这个代词。"我今年有六亿元销售额",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层层深入的方法,阐述了采用各种传媒工具以"讲故事"的方式传承和宣传企业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运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传递,不再是采取一味地用长篇阔论的说教式,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传颂与继承企业的文化传统,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后来人,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创新产品,使企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而今在企业管理中却流行一个新观点: "疑人也用,用人也疑."这个问题的焦点是"疑"和"用". "用"是目的,"疑"的手段.如果只是用而不疑,那企业迟早必乱:如果只疑而不用,那企业的人才必定越来越少.疑和用本来就是矛盾的统一,诸葛亮用魏延难道不疑?既然疑为什么还要用他?"取其勇也"!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的发展奇迹是有目共睹的。在《财富》杂志2011年7月公布的"世界500强公司"排行榜中,有69家中国企业赫然在列。其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与国家电网更是连续两年以上保持了前10强的佳绩。在这样一个企业"群雄并起"的国度里,论地位,海尔谈不上有多显赫;论规模,海尔也没有多大的分量;论历史,在众多"中"字头企业面前,海尔只能算是个小字辈。然而,如果要谈到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全球商业领域内的影响力,海尔这样一个"没有政治背景"、"没有垄断地位"、"没有政策保护"的"三无"企业的领导人——张瑞敏,却是当之无愧的翘楚。平心而论,张瑞敏可以说是对我国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贡献突出的一位,是企业领袖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传统经济学对在假设均衡的经济系统中的经济主体--企业,可以用"均质"这个词概括其属性.均质,就是企业在均衡经济系统模型中都被假设是相同的.从生物拟态控制角度研究企业,可以用"异质"这个词概括其属性.异质,就是企业像自然界生物一样,是各不相同的.企业均质属性与异质属性的划分,有利于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学不同角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一切始于世博会!"是世博的一句名言。2010年上海世博留下什么?留给中国企业什么?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建筑场馆中,每一个角落甚或是在它的空气里都是无处不在的多元文化绽放。而有相当一批中国企业挤入世博特许经营和中国民营馆的门槛,在184天的世博商业赛跑中,"环保"、"低碳"、"创新"等各种元素与企业的本身理念相互碰撞、交织。在这其中,每一张企业面孔截然不同,但他们的智慧相同一一利润只是其一,更看重的是企业理念、经营、品牌在"后世博"时代中的无极畅想,一切始于世博!  相似文献   

19.
在神华系统全面建设"五型企业"之际,神华铁路货车公司也大规模的开展了班组长培训,此项工作延续至今已见成效,现将经验总结如下。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长就是这个细胞之核。在企业里,班组长是班组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者和操作者,属于"兵头将尾"。如何使企业的基层管理者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搞好企业班组长的培训工作是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十一五"规划能耗和环境指标的提出,节能降耗已然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全社会的能耗指标能否降低,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能否把节能降耗任务进行到底,是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决定企业能否在未来社会里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