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长久 《中国西部》2014,(22):126-127
<正>闲饮白云下,鹤心通山野。如今,在成都这座东方茶都,喝普洱茶的尚客是越来越多了。这当中,得妙谛的是那些喝古树普洱的主儿。迷上古树普洱的人审美段位一定不俗,多半是生活艺术家。生活之树由此静静绽放出一朵幽丽的大花来,一头伸向头上的明月,一头伸向颈下的肺腑。汤响松风,味浓香咏,慵懒的午后,我和赤松居士在宽巷子的一个内院品茶,粉墙黛瓦,飞瀑呵为云  相似文献   

2.
陆长久 《中国西部》2014,(14):124-125
<正>闲饮白云下,鹤心通山野。如今,在成都这座东方茶都,喝普洱茶的尚客是越来越多了。这当中,得妙谛的是那些喝古树普洱的主儿。迷上古树普洱的人审美段位一定不俗,多半是生活艺术家。生活之树由此静静绽放出一朵幽丽的大花来,一头伸向头上的明月,一头伸向颈下的肺腑。汤响松风,味浓香咏,慵懒的午后,我和赤松居士在宽巷子的一个内院品茶,粉墙黛瓦,飞瀑呵为云气,绿藓垂为斑铜,其境闲逸,连鸟翅都抹上了碧  相似文献   

3.
<正>闲饮白云下,鹤心通山野。如今,在成都这座东方茶都,喝普洱茶的尚客是越来越多了。这当中,得妙谛的是那些喝古树普洱的主儿。迷上古树普洱的人审美段位一定不俗,多半是生活艺术家。生活之树由此静静绽放出一朵幽丽的大花来,一头伸向头上的明月,一头伸向颈下的肺腑。汤响松风,味浓香咏,慵懒的午后,我和赤松居士在宽巷子的一个内院品茶,粉墙黛瓦,飞瀑呵为云气,绿藓垂为斑铜,其境闲逸,连鸟翅都抹上了碧色。  相似文献   

4.
《环球财经》2014,(5):126-127
很多人喜欢喝茶,但不一定知道茶里的讲究。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认为,喝茶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养生学问,他善于使用茶饮。路老说,喝什么茶要根据时间不同和人的工作、身体状态来决定,上午应该喝绿茶、午后应喝乌龙茶、晚上应喝普洱(熟普洱)茶。路老喝茶犹如辨证用药,他每天必喝的三杯茶,实际蕴含了调理脾胃的养生理念。  相似文献   

5.
当年的普洱茶的炒作,就是不少普洱茶的大品牌,厂家只定出厂价,让经销商把价格炒到每件茶叶上万元。有业内人士称,这次要谨防经销商借春茶减产之际囤货炒作,从而伤害到的是自身。"毕竟,大部分普洱茶是拿来喝的,而不是藏的。"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贯穿于普洱茶的历史发展中.旧石器时期澜沧江流域的古濮人是最早认识茶树的族群;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已开始产茶;三国时期普洱茶开始逐渐发展;唐宋时期普洱茶已开始商业化,慢慢向产业化发展;明清时期为普洱茶发展的鼎盛时期,普洱茶开始产业化发展;近代随着不断地开放,普洱茶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自2003年被炒热起,一直活跃于茶叶市场。分析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普洱茶走红的原因是传统茶文化在中国有着很深的根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消费观念转变了,茶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普洱茶资源稀缺,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茶叶的制成品中最著名的是普洱茶,普洱茶乡主要指现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和临沦地区的部分.在这一地区主要居住着汉、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基诺、回、瑶、傈僳、白、苗、壮等民族.最早对普洱荼进行培植的是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自古普洱茶就被云南少数民族所运用,茶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密切相关.表现为:少数民族有成熟的饮茶习俗和茶艺,普洱茶是社会交往中重要的礼物,是宗教活动中的祭品,是葬礼中必备的物品,是治病的良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商品.普洱茶文化为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恂 《中国经贸》2007,(11):72-73
为期四天的2007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会近期在昆明国际贸易中心举行。本届茶博会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省长秦光荣任组委会名誉主任,副省长孔垂柱任组委会主任。这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为云南普洱茶走向世界又一次搭建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0.
“从没有一个饮品像普洱茶这样发展迅猛。”充满魔力的普洱茶,让一个地区、一大批人因它而兴。因它而富,当所有人都在为这不期而遇的“盛世普洱”欢呼、沉迷时,亲身见证了普洱茶业壮大历程的中国国际茶叶研究会副会长陈世怀,对其未来的发展却有了更多的担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短短几年时间,普洱茶就形成了和龙井、铁观音三分天下的格局,然而普洱茶发展正面临一个转折点,“渠道、营销、策划”已经频繁地在普洱茶中运用,过分炒作,使普洱茶失去了本来面目,如今真正要做的,恰恰是如何做出一饼好的普洱茶。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2008,(6):10-11
普洱茶曾经一度"普"遍全国,享有"能喝的古董"之美誉,价格曾飙升至一公斤数万元的天价.然而,2005年至2007年,从马背上走下来的云南普洱茶登上一辆史无前例的"过山车",体验着高峰、低谷的"极度疯狂".但2007年3月以来,普洱茶市场风云突变、身价狂跌.  相似文献   

13.
短短几年时间,普洱茶就形成了和龙井、铁观音三分天下的格局,然而普洱茶发展正面临一个转折点,“渠道、营销、策划”已经频繁地在普洱茶中运用,过分炒作,使普洱茶失去了本来面目,如今真正要做的,恰恰是如何做出一饼好的普洱茶。  相似文献   

14.
寻茶记     
鸿雁 《中国西部》2014,(14):98-101
<正>成品茶叶最大的利润在品牌销售这一块,而四川省70%左右的茶叶都作为原料卖到了江浙一带,为他人作了嫁衣。成都人爱喝茶。特别是那些老成都人,每天的生活就是从一杯清茶开始,饮下后才能通体舒泰,惬意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如今,在成都街头巷尾的茶行里,川茶早已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龙井、铁观音、普洱等外埠名茶。伴随茶马古道的演变一路走来的川茶,正在经历其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当初喝茶、做茶都源于兴趣,在把荼业作为事业进行投资后,因喜欢普洱荼,所以并不像大多数商人那样只是一味谋取眼前利益,更多的是考虑普洱茶的文化价值。把为普洱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贡献作为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于丹 《中国西部》2012,(6):40-45
云南人都熟悉普洱茶,老的普洱茶被压成茶饼,掰开以后一片一片碎碎的,投入锅里一开始甚至没有颜色,但煮的时间越长,这些茶叶片变得越舒展、滋润、丰满,而一锅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一锅嫣红浓郁的茶水,这便是一个人的生命和社会相遇的最好方式,你接受了煎熬,但你在煎熬中被成全,从而改变了你的一片生活。我很喜欢"三生教育"提出的三个层面的词——生存、生命和生活,它们是不一样的。生命是自我的认知,认知了自己再去完善生存技巧,生命是一种意识,生存是一种能力,带着独一无二的意识和能力投入到生活,你才能做一个好公民。  相似文献   

17.
普洱茶因普洱得名,普洱因普洱茶而扬名天下。境内有距今3540万年前的茶树始祖—宽叶木兰化石,有2700多年树龄的野生型茶树王和1700多年的过渡型古茶树,还有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树。普洱是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中心地带和茶树资源最重要的宝库,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把茶产业定为普洱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积极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18.
当初喝茶、做茶都源于兴趣,在把荼业作为事业进行投资后,因喜欢普洱荼,所以并不像大多数商人那样只是一味谋取眼前利益,更多的是考虑普洱茶的文化价值。把为普洱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贡献作为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现在闲云野鹤式的生活来自于他常年成功的经营;他说他不是商人,他每天泡茶馆、聊天、悟道。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他的生活显得格外另类,现在我们就跟着老郭一起,去他的故园茶楼,喝上好的普洱茶,听他讲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人们,也许是生活条件太好了,大鱼大肉吃得太腻了。患高血脂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危及生命。普洱茶有降脂作用,是绿色饮品,似乎一夜之间,都市人特别钟情普洱茶。当你茶余饭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