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碳经济的发展衍生了碳金融的发展,碳金融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化发展,国际碳金融市场规模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也不断创新、拓展,国内外对“碳金融”概念及属性的认识正在逐步趋向科学化和系统化.相对于碳金融实践而言,目前碳金融的理论研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理论体系,实证方面的研究也较少,快速发展的碳金融业务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我国的碳金融理论研究落后于发达国家,应进一步深化对碳金融理论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在科学总结全球碳金融实践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构建一套符合国情的、为碳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理论体系,并增强对局部和微观碳金融领域的专题性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碳金融风险控制指标、评价、预警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碳金融创新与中国排放权交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在“排放权交易理论”基础上的经济手段,将环境外部成本内化为经济主体的生产成本,比行政手段产生更大的利益激励效果和效率弹性,成为全球减排的主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京都机制的全球规范市场与基于自愿的排放权交易市场;然后分析了排放权交易市场应具备的交易要素;最后提出中国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应着眼于解决法律保障、二级交易市场的活跃与完善、政府监管的完善等环节。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世界面临的挑战,莫过于遏制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在大气层迅速累积,全球气候变暖。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的平均温度将上升6摄氏度。科学家普遍认为,温室气体浓度超过550ppm会导致全球变暖,将带来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病毒增加、物种减少、灾害频繁等危机。  相似文献   

4.
创新发展低碳金融是支持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欧盟在探索全球碳金融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中国碳金融发展极其落后。文章在分析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借鉴欧盟碳金融的经验来发展中国碳金融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WIOD和IEA提供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使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11年中美两国生产侧和消费侧温室气体排放,并利用SDA模型比较了中美两国生产侧和消费侧温室气体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建立公平有效的碳交易市场、推动碳金融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金融中介理论的新视角:功能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金融中介功能的传统方法是在给定现存金融机构的前提下来价有助于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公共政策目标。作为这种机构观点的替代,新的功能观是指给定金融中介的经济功能,在此基础上讨论运作这些功能的最佳金融机构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如何控制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社会需求背景下,市场机制使得碳金融在银行与相关金融机构得到创新性的应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碳金融主要是指一切用于节能减排的金融活动,目前国外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国内也在这方面快速发展。而随着国际的碳交易日益增多,保障交易市场的稳定与安全也就越发重要。这在为我国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也为我国金融发展带来机遇。本文针对国外现状及在这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对我国这方面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接下来的碳金融发展提出一些浅薄的建议,以推进我国的佳能减排活动和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组织化的过程。金融市场也不例外。组织化的方式包括自组织和被组织,这两种方式给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10.
金融中介影响资产定价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家在研究资产定价时往往假设投资者直接投资于金融市场,这一假设符合资产定价理论发展初期的金融市场。随着金融市场上投资主体的机构化趋势,金融中介实际上已经成为影响资产定价的投资主体。本文对在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介绍后,分析金融中介所存在的风险偏好不一致和羊群效应,并尝试着将其纳入资产定价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尝试从金融中介的角度对金融泡沫和部分异象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相当大的支撑,低碳物流也势在必行.然而企业自运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低碳物流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资金问题,并掣肘着其发展.本文通过对低碳物流面临的资金缺口的分析,通过构建金融支持系统框架图,得出从政府财税政策、银行体系、资本市场、保险体系系统性的给予物流各方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2.
对2012—2014年中外重点期刊中与碳金融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可总结出2012年以来该领域的四大研究热点:中国碳金融体系的构建、碳金融本土化、碳金融的溢出效应、碳交易价格相关研究。对这些热点进行述评,以期为碳金融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双碳”目标为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金融则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现有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绿色金融对碳达峰的影响(碳减排效应),鲜见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探究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经验分析,且缺乏对相应空间效应的检验。本文认为,绿色金融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生产活动,促使更多资源被配置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领域中,这将减少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并增强地区碳移除能力,进而推动实现碳中和。具体来讲,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活动中节能减排投入的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清洁化,进而从碳减排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通过绿色农业和林业开发提升陆域碳汇能力,进而从碳移除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及外资结构低碳化和生态化转变,进而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赋能碳中和。同时,在绿色金融发展、碳排放和碳移除的空间溢出作用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运用动态SDM模型对2010—2020年中国30个样本地区的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碳赤字水平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本地碳减排和碳移除进而降低本地的碳赤字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相邻地区的碳排放和碳赤字水平;总体上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此外,节能环保支出增加、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可以抑制碳排放量的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可以促进碳移除能力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则可以同时促进碳减排和碳移除。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在理论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传导机制,二是将碳赤字、碳减排和碳移除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检验了绿色金融发展对碳中和的促进作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不仅会助力本地碳中和的实现,还会对相邻地区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应进一步挖掘和提升绿色金融发展的积极效应,强化其对资金流向的引导作用,并加强绿色监管,着力解决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绿色资源错配等问题,尤其应重视和避免“漂绿”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90年代末碳金融活动兴起以来,全球碳金融市场已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碳金融交易也日益活跃。作为碳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我国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更好地为低碳经济服务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培育需要政策、技术和金融资本三位一体的支持,其中最重要就是金融的支持。在借鉴荷兰银行与兴业银行开展碳金融实践经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企业文化理念、环境管理体系、银行服务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构建碳金融实践的创新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6.
发展碳金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更是用市场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由于中国在这一领域中才刚刚起步,研究发展碳金融的意义、困境及其路径选择显得格外迫切。分析目前我国发展碳金融工作中存在的认识、主体及中介机构等主要问题,有利于在操作层面上提出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忠民  于庆岩 《西部金融》2014,(4):16-19,27
本文基于LMDI模型,首次将信贷与M2引入并作为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结果表明:货币深化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信贷规模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总体呈现正的促进作用。笔者建议通过优化信贷结构,发展绿色信贷,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贯彻社会保障制度,促进金融自由化等政策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18.
后京都时代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将从2013年1月1日开始,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减排压力越来越大。与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碳金融体系相比,作为最大碳资源国的中国却面临着碳交易体系不完善、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对碳金融缺乏认识、碳金融产品数量和创新不足、金融业参与度有限以及在国际碳交易市场话语权缺失等问题。因此,我国须从碳金融政策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以及多层次碳金融市场体系三方面进行战略布局,构建碳金融市场,通过引导金融业的深度参与,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