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台阶断面对路基拼接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台阶断面在高速铁路路基拼接中的变形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路基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新老路基搭接处、老路基面下的差异沉降随一次性开挖台阶断面的尺寸增大而增大,并且后期每一施工步引起的变形增量也增大。此外,路基拼接施工引起的最大沉降点位于新老路基搭接处。由于路基土体固结已基本完成,故路基的工后沉降受台阶断面尺寸的影响不大。因此为减少老路基台阶开挖对既有线行车安全的影响,应控制开挖台阶断面的尺寸。对不同台阶断面方案比选的数值模拟,将对控制高速铁路路基拼接的不均匀沉降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桥台背路基回填的质量是影响桥头行车舒适性的重要关键,该处理技术一直都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了根治三背路基病害的处治方法,按照该处治方法西安长大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出HHT-3三背路基夯实机,并在京藏高速呼包段改扩建桥台路基成功应用,试验结果表明,HHT-3可实现根治桥背路基病害,施工简单方案,质量易于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合肥铁路枢纽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路基拼接中应用的不同压路机碾压荷载为研究目标,通过FLAC软件就不同路基高度下应用不同压路机荷载对既有线列车安全运营和路基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同一路基高度,不同压路机荷载作用下,坡脚A点和新、老路基搭接处B点的垂直变形增量随压路机荷载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压路机荷载下随着路基高度的增加,老路基面、坡脚点以及新老路基搭接处的垂直方向变形与路基高度不成线性关系,采用6 m高度的路基更为合理,有利于线路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路基整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道路的路面平整度较差而引发的"桥头跳车"现象时有发生,给交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桥台路基沉陷较为严重的话,会导致路桥过渡段上的路基路面缩短使用寿命,此外还会增加维修改善的费用,经济损失也较为严重,甚至会出现比重新铺装的费用还要大的情况,并且带来交通中断而产生的损失。本文阐述了路面桥梁施工技术常见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办法,对实际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桥头跳车现象分析及处治措施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桥头不均匀沉降产生原因,从地基、路堤、路面等几方面方面提出桥头跳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优美独特的校园建筑、丰富多样的文体设施、蕴含文化韵味的园林绿化和建筑小品、雕塑等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高校不论对老校区还是新校区,都要从长远考虑,认真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创建优雅、和谐的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7.
希腊神话雕塑艺术具有独特的人本主义精神,艺术家在神话雕塑的创造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通过不同的造型手段表达了人的“灵性”光辉。本文就从希腊雕塑的不同造型,概括出古希腊雕塑艺术中人本精神灵性流露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中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因此必须要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虽然在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黄土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受温度、水与土质等客观因素影响,但是高速公路黄土路基的设计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速公路黄土路基的稳定性与强度。此外,一个工程路基的设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路基工程质量,并且最终决定着高速公路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公路的使用寿命与性能。因此加强公路路基设计方面的探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重点研究了高速公路黄土路基设计方面的问题,以供公路路基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件成功的雕塑作品首先要看它与整体环境的存在体系与环境之间的组合。创造局部的独立性与整体的统一,景与物的融合。雕塑与环境的设计都不是孤立的,现代雕塑能够积极地产生一种对环境的认识性经验。雕塑家从整体环境出发去思考,对现代雕塑、公共环境艺术品的合理应用,符合现代环境的整体形象,从而创造出新的环境和环境形式。环境有很大的包容性,而艺术在其间穿针引线,充分体现出它的自由与灵活。  相似文献   

10.
佛教雕塑并非中国本土文化,是作为一个外来文化介入到中国文化之内,有一个由边缘地位到逐渐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过程。这与其自身的艺术魅力,神性的感召力,同时又是与历史、文化背景分不开。1.佛教雕塑的发展。佛教的雕塑艺术,始于佛像的雕刻,根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大唐西域记》卷五的记载,原始佛教时代,跋耆国优填王以梅檀木雕塑一尊五尺的佛陀形象,这是佛教雕塑佛像的开始。佛陀入灭百年后,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出现了大批的佛教雕塑艺术品,阿育王受佛法的感召,以佛法治国,在全国各地佛教遗址建立宝塔寺院、石窟、石柱、法敕等。在贵霜王朝时期,迦腻色迦王笃信佛法,效法阿育王在犍陀罗地区大量兴建寺院,雕琢佛像,该地区长期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雕刻作品呈现出浓厚的希腊风格。及至西元四世期的笈多王朝,是印度艺术的黄金时期,以阿姜达石窟内的作品为代表,此一时期因受到匈奴的侵扰,本土与外来文化两相融合,使印度艺术臻至成熟。佛教传入前,中国以具有高度的雕塑艺术,传入之后,与中国文化相溶,开拓了更深广的内涵,丰富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宝库,有寺院的雕梁画栋、塑像、石窟的佛教雕塑以及各种佛教雕刻艺术品。东汉末年,笮融建造佛寺,寺内有一尊金铜佛像,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