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丁广荣 《时代经贸》2007,5(11X):48-49
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金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拟通过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及现实意义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存在原因,提出加强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协调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日渐清晰,即通过调整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结构和养老金待遇的结构,将原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部分责任传出来,由其它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来承担。本从实现功能上、待遇水平上及基金管理模式上分析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广荣 《时代经贸》2007,5(11):48-49
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金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拟通过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及现实意义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存在原因,提出加强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养老金指企业职工退休以后获取的收入,又称退休金。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基本框架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组成。目前,主要采取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方式。其中社会统筹部分主要解决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来源问题:个人账户部分实行长期积累,这部分按照人们尽缴费义务的多少,获取的养老金收入不同。  相似文献   

5.
王强 《经济论坛》2006,(7):116-118
一、企业年金概述企业年金源自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是一种属于企业雇主自愿建立的员工福利计划。在实行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中,企业年金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实行的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又称为“企业退休金计划”或“职业养老金计划”,并且成为所在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共同构成了我国正在完善的城…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加速步入老龄化,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使得企业年金在养老金体系中的第二支柱地位开始变得重要起来.而企业年金在我国的普及率并不高,相关的会计处理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政策也并不十分明晰.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分别对我国现有的两种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深入剖析企业年金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李全生 《经济论坛》2003,(21):34-35
养老保险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入了正规化和法制化的阶段。到2001年10月,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7%,领取养老金的企业离退休人员达到3100多万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保持在98%左右。可以说,新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保障离退休职工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实施这一制度所处的特殊的国情和时期背景,各方面问题在所难免。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其症结…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是“双轨运行”的局面,即存在着两套退休养老金制度:一种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运行的“国拔”退休轨制;另一种是社会企业单位运行的“缴费型”统筹轨制;即在现行制度下,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的职工养老金由国家全额拨款,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是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由企业、职工共同负担。文章就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由企业及其职工依据经济状况自主建立的一项养老保险制度,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可称职业年会、私人养老金计划、公司年金计划或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是“三支柱”养老金制度的第二支柱,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退休者的养老金水平,是对基本养老会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1.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构建全民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现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在于个人不缴费,责任完全由国家承担。不仅国家的负担较重,而且引起缴费人群企业职工的不满,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感。从养老金领取结果来看,大部分企业退休职工只领取基本养老金,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则领取全额养老金,造成了企业退休职工与机  相似文献   

11.
曾志浩 《经济论坛》2002,(24):23-24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三部分组成,即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在这三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是核心,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补充。应当指出的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生产发展,不能忽视其作用和地位。一、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与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别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别有以下四点:l.基本养老保险是由政府承办的,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由企业承办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也被称为“私人养…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下,职工有动机选择尽早停缴养老保险或退休,这不利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收支平衡,且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形成矛盾。本文在精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弹性退休方案。职工在达到最低退休年龄后,可选择延迟退休或推迟领取养老金。每延迟一年退休,养老金月领取额增长9.9%左右。每推迟一年领取养老金,养老金月领取额增长8.9%左右。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才能对职工产生经济激励。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企业年金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年金是企业和职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依法参加基本社会保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状况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的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然而,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仍显迟缓,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准确掌握企业年金现状,正确认识企业年金发展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是目前发展我国企业年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但也存在如隐性双轨制依然存在、隐性债务巨大、部分地区基金收不抵支、基金存在贬值风险、统筹层次较低、缴费率过高、经办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小统筹+大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将职业年金改为自愿参保,提高企业年金企业税收优惠比例至工资总额的8%;寻求多种方式逐步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实现职保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城乡居保省级统筹;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适时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并开征社会保险税;尽快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办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金管理与会计核算也成为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如何完善养老金制度以及如何进行养老金会计核算与会计披露,是养老金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文章围绕我国养老金会计准则、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年报披露,讨论我国养老金会计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养老金会计准则以及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探讨如何解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实行率低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艳妮 《经济论坛》2001,(19):20-20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1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呈扩大之势。近年来,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拖欠养老金的问题,且有不断扩大之势。据统计,1999年全年基本养老基金收入1650多亿元,支出1800多亿元,当年收支缺口150亿元,年底基金滚存结余仅462亿元,比上一年进一步减少2000年上半年我国基本养老基金收入940.37亿元,实际支出953.66亿元,当期收不抵支13.29亿元。2在基金征缴上,企业欠缴严重,收缴率持续下降。1999年上半年产生新的欠费70多亿元,使企…  相似文献   

17.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调整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我国的养老保险政策进行了调整。本文对调整前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和计发系数进行精算分析,同时计算了个人账户发放资金缺口的水平,提出了以生存年金方式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方法,以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并解决计发方式本身的漏洞。  相似文献   

18.
在通胀压力渐增与银行利率走低的经济背景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目标已难以实现,"养老金入市"已提上日程。以基金所有权与信托原理检审我国现有养老金投资运营模式可知,现有模式存在所有权主体混淆、功能错位等缺陷,因此,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并不能照搬现有模式。在构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过程中,应以厘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所有权人为前提、以信托原理为指导,重构基本养老保险法律关系主体体系;以倾斜保护为原则,构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所有权人特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发生了制度性变化:一是实行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二是改革了养老保险金计发办法;三是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等。同时指出当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一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二是企业拖欠基本养老保险费日渐严重;三是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任务越来越重等。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即指企业年金)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外养老保险体系和职业年金制度成熟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目前养老保险的实际发展情况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趋势,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缺陷所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分析了我国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即发展企业年金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