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一、实物抵税抵债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企业实物抵税抵债现象突出,并有发展趋势。税务机关和债权人采取实物抵税抵债收缴欠税和清偿到期债务,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下,为保护国家税收不至流失和债权人利益,为解决三角债困扰,清理长期拖欠税款和到期贷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我县通过实物抵税抵债回笼资金1500万元。财政、银行、税务、供电、生产企业都曾采取过实物抵税抵贷抵债回笼资金措施,使国家挽回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实物抵税抵债,由于国家没有相关制度、规定加以约束和缺乏必要的监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对乡镇财政决算审计中发现,一些乡镇政府为完成税收任务,采取“垫税”、“引税”、“买税”等办法虚增财政收入。某县审计14个乡镇2003年财政决算,据不完全统计,“垫税”金额合计328万元,占当年乡镇财政收入的12.36%;“引税”、“买税”金额合计201.8万元,占其当年乡镇财政收入的7.1%。据了解,这种现象有逾演逾烈之势,实在令人担忧。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番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许多论文著作中已大量论述了政府独占的货币发行权可能会为政府带来收入。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收入也具有可调性。如果政府改变货币发行率,那么政府从货币发行中得到的收入也会改变。实践中,筹集收入的这种方式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我们通常把这种收入叫做铸币税或通货膨胀税。  相似文献   

7.
刘琦 《上海房地》2023,(7):31-34
房地产税是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重点,房地产税的立法进程正在稳步推进中。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房地产税立法进程中止,扩大试点城市的计划也被取消。2022年底,随着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方案,中国经济重启征程,房地产税立法进程也将恢复。自2003年以来,社会各界对房地产税的出台和立法热议不断,本文对各类观点进行复盘,通过分类整理,对各类观点进行分析和论证,同时提出笔者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9.
社会保障税的税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长刚  丁晓莉 《价值工程》2007,26(10):146-147
开征社会保障税势在必行。作为筹集社会保险资金的主要途径,社会保障税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社会保障税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劳动者和政府的利益。结合一些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税制基本框架作一些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存在买税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买方被逼税、卖方有税卖,根治方法是必须该收的尽收以消除卖方、不该收的就不收以消除买方,买卖税可以通过建立制度模型进行根治。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税是现代税收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在抑制房产投机行为,平抑房价地价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房产税现状、国外部分国家征收房地产税情况和房地产税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提出房地产税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延伸审计发现,一些基层税务分局为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本级政府下达的税收任务,便千方百计地组织收入。但组织收入的重点不是放在发展生产,培植新的财源上,而是靠协调关系,挖挤上级收入。有的以“支持帮助”为名,将省属企业税收收入进行人为地转让,有的甚至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收入。具体说就是采用给“回扣”的办法,有的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的根本在民生,而民生问题的解决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保障。转型期中国民众社会保障税的有效性程度究竟怎样是本文的着眼点,从税收价格的视角、运用税收政策有效性的指标体系、以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为研究对象,对税收政策有效性程度进行研究,其结论是:与非农业人口相比,农业人口社会保障税的税收政策有效性程度在逐步改善的同时依...  相似文献   

18.
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需要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可持续性和运行机制的优化.我国当前以统筹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做法有许多缺陷,如覆盖面狭窄、欠费问题严重、管理不规范等.应当设立社会保障税,用课税法取代统筹法,以促进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与社会保障可持续性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房地产税进行了经济学意义上的一般分析,然后考察了我国房地产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房地产税的征收范围上对原有涉及房地产的税种进行整合,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地区差异、新旧房产征税等问题,初步得出了我国房地产税的体系构想以及财务上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