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丽 《时代经贸》2007,(5Z):76-77
2007年后,外资银行可经营人民币业务,迎来了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竞争的新时代。中资银行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以使中资银行更好地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李玥 《时代经贸》2008,6(4):162-163
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金融创新产品,是我国银行业学习的榜样,也是潜在的竞争者.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其核心业务和中资银行展开竞争,在2007年后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迎来了竞合的时代.中资银行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银行业是中国加入WTO后将大幅度对外开放的重要行业,伴随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中资银行所面临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面对入世的挑战,我国银行应充分利用对外资银行开放过渡期,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中资银行如何应对外资银行所带来的冲击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但是,我们在探讨中资银行自身缺陷同时,也应看到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同样面临着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中资银行潜在的比较竞争优势及基于上述优势的竞争策略-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探讨中外银行合作的利益所在、业务领域、合作方式、制约因素与发展前景,为入世后实现中资银行、外资银行、消费“三赢”局面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怀英 《经济经纬》2004,(2):133-135
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已不可能依靠对外资银行的限制来对国内银行业进行保护,中资银行将直接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直接面对资金实力雄厚、管理手段先进、服务质量高效的国外金融机构的竞争。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惟有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银行将面临外资银行的冲击。客观评价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的优劣对于我们制定竞争策略极为重要。本文从银行经营能力和整体竞争力上给出了中资银行之间以及与外资银行的比较分析。在比较分析经营能力时 ,评价了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在评价整体竞争力时 ,评价了银行规模、文化建设能力、金融创新能力、技术能力和经营国际化能力。最后 ,在比较分析竞争力优劣的基础上 ,对我国银行业竞争策略取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1982年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开设分行以来,外资银行在我国迅速发展,随着加入WTO后对外资银行限制的放开,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将展开新一轮的竞争。在竞争中银行业的资产营运质量和运作效率将迅速提高,总体竞争力也将逐步增强,我国银行业并不畏惧全面放开银行市场后所带来的挑战,反而为我国银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6年我国银行业市场全面开放的时限越来越近,将会有更多外资金融机构以入股方式与国内银行合资、合作,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正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一方面有利于中资银行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给国内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带来较大的风险。为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竞争环境,有必要关注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带来的问题,检讨我国的相关立法,完善法律监管以防止外资银行在入股中资银行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外资银行对中国零售金融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3年来,中国逐步放宽了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2006年以后中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本文回顾了目前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中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竞争形势,认为中资银行今后在客户、产品、渠道等方面将受到外资银行强有力的挑战,提出了中资银行应抓住剩下的过渡时间迅速做出调整,迎接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后新的竞争挑战.  相似文献   

10.
浅议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玥 《时代经贸》2008,6(2):162-163
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金融创新产品,是我国银行业学习的榜样,也是潜在的竞争者。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其核心业务和中资银行展开竞争,在2007年后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迎来了竞合的时代。中资银行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金融创新产品,是我国银行业学习的榜样,也是潜在的竞争者.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其核心业务和中资银行展开竞争,在2007年后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迎来了竞合的时代.中资银行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金融创新产品,是我国银行业学习的榜样,也是潜在的竞争者。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其核心业务和中资银行展开竞争,在2007年后将迎来竞合的时代。中资银行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金融业的竞争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在业务上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及中间业务等几个方面。因而,在城市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经营回旋余地相对变小的今天,发展中间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新领域。如何运用好传统业务竞争中间业务,再利用中间业务促进传统业务的发展,迎接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是摆在城市商业银行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信托…  相似文献   

14.
郭军辉 《新经济》2006,(3):86-89
1引言 根据入世协议,中国对外资银行于2006年全面开放,随着时间的临近国内各级商业银行都感觉到了空前的竞争压力。2004年底.一份由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撰写的《北京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调研报告》正在北京的各家银行高层中传阅。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份报告列出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位列倒数后四位。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前12位没有一家中资银行,渣打银行北京分行居第一,得分是0.807。随后是里昂信贷、汇丰、东亚、摩根大通、花旗等国际知名银行的北京分行。在中资银行中排名最靠前的是第13位的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得分是0.651。然后是排在20位的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排行榜的后13位全部被中资银行包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更是排名垫底,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依次位列34到37位。排在最后的农行只得到了0.378分,与第1位的渣打银行0.807分相差了1.13倍。而面对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在北京市场占据70%以上份额的四大行居然是最没有竞争力的,这个结果显然是出乎多方预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不可避免,外资银行将按照有关政府商议的时间表,逐步进入中国的金融市场,同中资银行展开全方位、多方面、深层次的竞争,毋庸置疑,这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将是极为深刻而深远的。本从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在对银行竞争面宏观判断的基础上,就中资银行参与竞争应遵循的战略原则与应对策略作出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资银行迎接外资银行全面竞争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鑫 《经济师》2007,(9):264-264,266
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对外资银行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在华外资银行已在市场份额、业务经营及人才吸引等方面对中资银行形成挑战。中资银行只有加快改革进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中国金融业开放后从容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文章结合当前中资银行的改制过程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国胜 《时代经贸》2007,5(11X):1-2
一般认为在WTO框架中,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由于二者之间的替代性形成竞争关系,外资银行会挟其巨大的资本量,给中资银行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毁灭性的打击,本文以浙江兴业银行1907——1951年的资料说明,从资金外来和拆放以及外汇套息角度,说明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之间的实际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既有着竞争关系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互补关系,例如外资银行不仅不会给中资银行融资,而且中资银行还会替外资银行融资,这值得资本还不丰富就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的的中国深思:有必要进行银行业的改革,创造出为更大容量资本顺利运营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8.
国际保理业务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促进作用。该业务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我国保理业务发展却相对缓慢,这对我国的贸易出口十分不利,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银行业所面临的来自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变得更为直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与中资银行争夺优质客户是目前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刘亮 《资本市场》2006,(10):40-41
<正>12月11日,银行业开放大限将至。彼时在中国本土,以猛龙过江之势到来的外资银行将开始正面与中资银行交手。如何避免中资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沉沦,防止国家的金融命脉被外资银行所掌控,是此时监管机构最为关注的命题。近期出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似乎就是一个证明。这一条例试图对在中国发展的外资银行进行一些技术性的限制;同时在符合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客户关系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入世后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有比较优势的话,那么,在金融业却是外资银行占有比较优势。对银行业来说,没有什么比服务更重要的了。外资银行的服务不仅仅体现在对客户的服务态度方面,更是体现在给客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上,而这恰恰是中资银行最欠缺的。在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留住老客户,争取新客户,从而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成为中资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客户关系管理即CRM(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是为了选择和管理最有价值的客户关系的一种商业战略。其核心是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