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文化强国和媒体融合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对长城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长城文化的传承及其保护工作的开展亟需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有效传播。新媒体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从新媒体的内涵出发,并结合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构建长城文化传播的新路径,这对于促进学者对长城进行多元化研究,提高公众对长城资源、文化、教育、法规的关注度,增强全民长城保护意识与维修理念以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游成为游客们陶冶情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安徽红色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应发掘有代表性的安徽红色文化符号,并结合创意产品设计与地方特色,多渠道地宣传与开发,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安徽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期间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期。文章梳理了无锡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了发展环境和面临的挑战。"十三五"期间要在全域化、"旅游+"、品牌特色化战略指导下,设计乡村旅游产品,构建乡村旅游休闲系统,融合创新乡村旅游业态,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地方乡村旅游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解说在旅游中发挥着沟通、服务、教育等多种重要功能,旅游解说质量的提升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使得旅游更有深度和内涵。文章以多角化研究为切入点,提出旅游解说的内容应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原真性、科学性、创新性为原则,从多个角度构建旅游解说系统,具体探讨了如何将历史文化、地质文化、生物文化、民俗文化、教育文化融入旅游解说,以提升解说质量,增强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5.
徽杭古道自然资源原生态性强,文化资源高品独特。产业融合促进了古道徒步旅游快速发展。徽杭古道的发展存在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地方财力不够雄厚,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制约因素。提升路径有:政府引导,多方融资,共建共享,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科技,结合"互联网+",培育旅游品牌,创新徒步赛事模式,扩大徒步旅游市场;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能力,融合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深挖徽文化特色,发挥体育活动特长,提高景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兼论长沙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发展应该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其一是挖掘城市文化内涵,营造城市文化品牌,凝聚城市文化精神,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容,扩展城市旅游的外涵和内涵;其二是围绕城市文化主体,紧扣城市文脉,强化城市文化整体包装和载体建设,拓展城市文化空间,提高城市生态质量、文化质量和市民素质,优化城市文化环境;其三是建立城市旅游信息系统,完善旅游咨询服务机构,发展"自助旅游"电子商务,实施网络营销,为旅游者提供便捷的职能化和全球化的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对物流企业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购与电商、大数据、物联网,由此,提出"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主要有物流产业融合及与电商的融合、借助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发展"O2O+"增强用户体验,而物流企业要赶上"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就必须对自身进行彻底改造,比如信息化改造、物流信息个性化、产业资源共享、高素质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8.
主题公园与城市旅游形象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主题公园建设可丰富城市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形象,其发展成果可扩大城市旅游影响力,主题文化则利于城市文化传播,提升旅游形象;城市旅游形象提升为主题公园提供充足客源和主题定位选择,并可提高其知名度。本文以常州市为例进行分析阐述,并对常州主题公园和旅游形象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志刚 《全国商情》2013,(11):71-72
主题公园与城市旅游形象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主题公园建设可丰富城市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形象,其发展成果可扩大城市旅游影响力,主题文化则利于城市文化传播,提升旅游形象;城市旅游形象提升为主题公园提供充足客源和主题定位选择,并可提高其知名度。本文以常州市为例进行分析阐述,并对常州主题公园和旅游形象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旅游+"模式在不断融合和创新,游客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香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香在中国渗透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各领域,是人们必须的生活用品之一,中国有丰富的香料植物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各历史阶段的香文化底蕴,旅游+香文化可成为全域旅游视角下提升区域旅游经济竞争力的新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