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收入增长效应视角阐释了正规借贷影响农户家庭消费的机理,基于山东省622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剖析了农户参与正规借贷的影响因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测算了正规借贷对农村居民家庭总消费、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影响效应,比较了影响效应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下的组群差异,并采用Tobit模型和OLS模型实证检验了收入增长效应视角下正规借贷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亲友供职于信用社或银行、家庭资产、对正规借贷的了解情况、未来三年融资需求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参与正规借贷;正规借贷会促使农户家庭总消费、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分别显著提升82.1%、164.3%和71.1%,对生产性消费的促进作用大于对生活性消费的促进作用。组群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年龄段与受教育程度的户主,正规借贷对户主年龄处于45~55岁、户主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此外,农户获取正规借贷后通过增加收入进而提升农户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机理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15—2016年湖南、江西两省水稻种植大户数据调查,描述分析现阶段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农户的正规金融可获性状况,阐述了正规金融借贷约束产生原因及其对农户农地流入规模和农机长期投资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正规借贷约束程度越大对农户农地流入规模的抑制程度越大。需求方对农地流入规模的约束效应显著,供给方约束效应则呈非线性,显著抑制自有和社会资本不足农户的农地流入规模;正规借贷约束会抑制农户的纵向农机投资行为,表现为对农机长期投资额具有抑制效应,但对农业长期投资环节数无显著影响。可见,正规借贷约束的长期存在会抑制农户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经营的扩张,并对农机长期投资存在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17年陕西、河南和宁夏三省区农户调研数据,采用Probit和PSM模型,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分析基于农户分化和农地金融创新视角的异质性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在需求型融资约束方面,正式社会资本和非正式社会资本对需求型融资约束均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且正式社会资本影响程度更大;在供给型融资约束方面,仅非正式社会资本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从农户职业分化的视角看,社会资本仅对以农业经营为主的农户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缓解作用;从农户收入分化类型看,社会资本仅对中等收入农户的融资约束具有显著影响;开展农地金融创新,农户被赋予土地抵押贷款权利,农户融资可获性增强,社会资本对农户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减弱。因此,应更全面地认识社会资本缓解农户融资约束的作用,同时大力推进农村金融创新以缓解农户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4.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是当前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是否显著影响农户的支出总量及其结构需要实证的检验。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本文考虑了融资需求,重新定义信贷约束,使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发现,正规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支出总量。相反,民间借贷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得知,正规贷款通过增加农业生产投入,降低储蓄的持有度,不仅提高了农户的食品消费,而且提高了教育投资,进而拉动了支出总量。然而,生产性的民间借贷和非生产性借贷对农业投资存在相互抵消作用,使得家庭总体民间借贷对消费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基于江西省72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农户借贷行为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其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关系网络在农户借贷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在关系强度对组织型正规借贷和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影响中均具有显著作用;人际信任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大于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制度信任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大于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虽然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发生频次大于组织型正规借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数量和用途上的差异,正规信贷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借贷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6.
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正规金融借贷关系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1979—2002年中国农业银行(ABC)、农村信用社(RCC)农户贷款等数据,对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农民纯收入、正规金融借贷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79—1989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的贷款对农户非资本性消费支出、住房消费支出和资本性生产投入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农民纯收入的影响不及正规金融借贷。而1990—2002年正规金融借贷对农民家庭消费和住房支出产生影响,以及农户收入增加导致对资本性生产投入支出的影响明显高于前一时期。  相似文献   

7.
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及其正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江苏、河南和甘肃三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为例,根据2010年8月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及其正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政策的认知程度、家庭生产经营总支出和家庭房产与耐用消费品总折价对农户正规借贷需求有正向影响,而家庭总收入对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则有负向影响;②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总折价和家庭总收入对农户,其正规贷款可获性有正向影响,而贷款规模对农户正规贷款可获性有负向影响;③不同地区的农户,其正规借贷需求不同。要提高农户正规贷款的可获性,首先,政府部门与相关农村金融机构应对具有不同正规借贷需求情况的地区提供不同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政策;其次,应创新农户贷款担保方式,发展多元化的农户贷款担保体系,并完善农户信用评估与贷款担保机制。  相似文献   

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必须关注农户融资贵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使用微观调查数据从社会资本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社会资本可以降低农户的非正规借贷成本;考虑到农户收入的异质性,与低收入农户相比,高收入农户更容易通过社会资本的积累获得低利率借款;从社会资本结构来看,能够有效降低非正规借贷成本的主要是同质性亲缘资本,而非异质性友缘资本。这意味着,如果要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上降低农户的融资成本,就应该发挥社会资本的有益作用,同时充分考虑农户的异质性与社会资本结构等因素,进而实现对农村借贷的差别化定价。  相似文献   

9.
社会网络作为我国传统的社会资本形式,是研究经济个体行为的重要内容。基于CFPS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五个年度28620个样本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显著促进了农户参与非正规借贷而抑制正规借贷的行为,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验证了研究结论;进一步进行门槛效应检验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存在典型的“U”型关系,当正规借贷规模门槛达到30000元、非正规借贷规模达到3800元后出现拐点,此阶段后社会网络将会促进农户参与正规借贷而抑制非正规借贷行为。鉴于此,发挥社会网络优势利于缓解正规借贷供需矛盾,对于厘清正规借贷和非正规借贷的边界并应用于政策指导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农户资金借贷现状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405户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户借贷需求满足程度不足,农村信用社贷款额度小,期限短,信用约束强,不支持农户生活性借贷需求;民间借贷多局限于亲朋、邻里之间,借贷资金规模不大,缺乏信用形式,管理很不规范.文章针对甘肃省农户资金借贷存在的约束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负债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作为企业契约之一的融资契约中的股权融资契约和债务融资契约具有不同的企业所有权配置特征,融资结构不单是一个融资契约的选择问题,更重要的是资金背后产权主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某种制衡机制的配置问题,企业不同融资契约的选择就是企业不同治理机制的选择,融资决策就是通过确定企业最合适的融资结构,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约束代理人行为。本文分析了债务融资的智力效应及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借贷行为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即与借贷水平不断上升相对应的是借贷面的不断萎缩,农户借贷行为越来越不活跃,主要原因并非信贷约束,而是农户收入增长和投资机会缺乏;从借贷来源和用途看,农户借贷主要来自于民间,正规金融机构在满足农户借贷需求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且受到经济周期和政策的显著影响;低收入农户借贷用途还主要停留在生活层面,而高收入户具有明显的负债经营特征,且更可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民间金融是农户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的助推器,而正规金融是非农户实现快速增长的加速器。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让农村正规金融在农户向非农户转型过程中提供低成本和便捷的信贷支持,有助于加速农户经济转型,助力农户经济增长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西运城吕梁两市农户金融行为的调查,从借款频率与规模、借款来源与用途、家庭收入与储蓄、借款考虑因素和对农信社的评价等五方面着手进行了分析,得出农户是正规金融机构资金的净提供者;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借贷发生频率和借贷规模有增大的趋势;正规金融机构由于门槛高,大量的农户贷款需求被排斥在外;民间借贷占据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很大份额且民间借贷多发生在亲友、邻里之间;而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是用于非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14.
农户融资路径偏好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吉林省样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吉林省804户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户融资路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会按照从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既向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也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路径啄序选择融资路径;农户家庭人均土地面积越大、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越大、工资性收入越高、教育支出越多、生活支出越多,其获得贷款的概率越高;而农户家庭成员学历越低、种植业收入越高,则其获得贷款的概率越低;并且,农户的融资主要是用于满足消费性支出需求,而不是生产性支出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由于农业收入水平较低,农户的原始积累难以满足扩大经营规模的资金需求,因此研究农户生产性融资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显得十分必要。[方法]以山东省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统计、均值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农户生产性融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金融供给、资产抵押、经营规模和规范性、农户信用和融资政策程序明悉等因素对农户生产性融资能力有显著影响;农业生产稳定性对农户生产性融资能力影响不显著。[结论]应加大财政扶持,完善金融供给体系;明晰农地产权,提高农户的融资抵押能力;加强经营培训,提升农业经营规范化程度;建立信用体系,提升农户的信用水平;积极开展融资宣传,促进农户对融资政策程序的明悉。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提高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农户满意度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多元有序Logistic。研究结果:农地抵押贷款额度存在小额度借贷与大额借贷并存的特点,农户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投资,但贷款期限偏短;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总体比较满意,专业大户的满意度高于普通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在缓解农户资金约束、改善生产状况和促进收入增长方面的作用得到农户的认可;供养比、土地面积、满足资金需要程度、缓解资金约束作用、农地评估值、利率水平、贷款手续、贷款期限是影响农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金融机构应完善贷款条款,如简化贷款手续、延长贷款期限等,提供更具有竞争力的农地抵押贷款产品与服务,建立与农户高效的沟通机制,提高农户满意度甚至是忠诚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借贷市场二元结构,探讨了农村借贷市场供给主体的构成、形式与运行机制,并对农户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中借贷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的金融组织形式有着各自的约束机制,因此在借贷中对农户产生的交易费用也各不相同。但发挥合作社金融中介的作用、推广互联网金融模式、规范银行借贷程序、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则有助于降低农户借贷的交易费用,提高农户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由于盈利的不确定性、信息非对称性、信用缺失性等因素造成了私营农场民间契约融资面临诸多风险。根据民间债务融资和民间股权融资的模型分析,为了防范和降低民间契约融资的风险,私营农场应主要利用规范化的民间借贷进行融资。同时,政府应该积极创办契约性民间银行、改善融资环境并完善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微观面板数据,研究了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正规借贷还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的生产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远远大于正规借贷的影响。正规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在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但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正向效应在各地区之间不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应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有序发展,实施差异化的区域金融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山东省高青县赵店信用社的农户“1+N”融资创新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博弈分析.认为此模式具有规避农户信用风险、激励农户增强信用和生产能力、促进当地产业规模效应发挥的作用.该模式还可有效解决农户联保贷款中联保小组难以组建的问题.同时,对该模式引发产业结构单一、整体风险上升以及弱势农户难以融资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融资农户另建融资共同体、鼓励农户缴纳互保基金、发展农户“1+N”融资模式向大联保体过渡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