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明科 《中国邮政》2001,(11):22-23
邮政企业文化是以邮政职工为中心的管理思想。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塑造企业精神,激发广大职工奋发向上、艰苦创业、献身邮政事业的崇高激情,最终促进邮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确定共有价值观,明确企业价值体系,是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邮政企业文化的价值体系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为社会服务”的价值。邮政企业发展的目的、使命和价值在于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邮政产品,满足社会对邮政的需要。同时,邮政要通过服务手段,实现企业的经济指标。 “共同协作”的价值。邮政全…  相似文献   

2.
孙浩 《邮政研究》2003,19(6):20-21
邮政物流已经成为邮政的主营业务之一 ,但从整体发展情况看 ,邮政物流成本较高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和实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 ,结果各地之间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各个环节之间也不能有机地协调配合 ,严重影响邮政物流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因此 ,结合邮政企业的特点 ,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1 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 1 企业标识的标准化邮政企业是一个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国有大型企业 ,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国邮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物流业务最大的优势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邮政企业,是落实中央会议精神,实现邮政企业稳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围绕邮政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文化建设等工作,积极开展落实"六让"理念活动,对构建和谐邮政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进一步提升邮政企业的软实力,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周雁 《中国邮政》2001,(12):19-19
邮政企业档案是邮政企业经营发展的历史记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邮政企业的档案是最基本的具有法律依据的凭证材料。近期已经有不少因有否档案材料可以举证而直接影响到企业权益的案例,教训和经验都使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一、目前邮政档案管理状况在档案管理体制上,邮政档案只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财务档案三类,人事档案和工会档案由人事部门和工会自己保存管理。在传统的邮政档案观念中,邮政档案就是“红头文件”,管理范围只限于收集保管已经处理完成的归档文件。随着邮政企业经营领域扩大,出现各种新的档案材料,比…  相似文献   

5.
石继友 《邮政研究》2008,24(2):42-43
为强化邮政诚信品牌,保证邮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文章介绍了邮政诚信品牌建设的背景和内涵,探讨了邮政诚信品牌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元友 《邮政研究》2004,20(1):10-11
文章以推动邮政企业信息化为目的,分析了邮政仓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目前亟待改进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邮政企业信息化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阶段邮政传统的运营模式,受到了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电子邮政作为中国邮政推出的崭新服务品牌,既是社会对邮政企业在信息经济时代提出的现实需要,也是 中国邮政企业谋求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规划、建设好电子邮政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邮政企业作为全行业电子邮政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快贫困地区电子邮政建设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邓学平 《中国邮政》2003,(10):20-20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信用更是无价之宝。邮政作为社会公用服务企业,承担着为党政机关和社会大众提供实物传递的普遍服务,更需要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一、邮政企业是否存在信用风险《邮政法》赋予邮政企业信函专营权,有同志认为,即使偶然发生邮件积压、延误、丢失、损毁等质量事故,也是有惊无险。言下之意,邮政企业似乎不存在信用风险。大家还记得,2001年中秋节前夕,南京冠生园食品公司月饼“陈馅新做”被媒体曝光,企业形象崩溃,商品无人问津,不得不申请破产。邮政企业因信用危机导致破产的尚无先例,但确有信用风险。2002年,四川省绵…  相似文献   

9.
邮政独立运行后,邮政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虽然邮电分营后各局都取得了未完工程预留资金和作价补偿资金,但面对低迷的业务经营和持续的基础建设,邮政运营资金的缺口依然很大。加之邮政企业的财务管理较为薄弱,部分单位存在超规模建设、决策不顾实际盲目投资的行为,更加重了企业的资金负担。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邮政企业较快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邮政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如何深化改革、创新经营,实现邮政全面、持续、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袁广才 《邮政研究》2011,27(2):35-36
文章介绍了江苏省灌云县邮政局以四项原则为基础,加强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探讨了邮政企业稳定职工队伍、增强通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邮政现代化初级阶段 ,促进邮政可持续发展 ,关键是增强邮政发展后劲 ,确保企业拥有连续再生产的能力 ,保持不间断的现实市场需求 ,具备良性循环、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换言之 ,实现邮政可持续发展 ,主要取决于邮政企业增能、增量、增效等几个关键性环节。一、增能 ———增强邮政企业的物质生产能力和智力支撑能力 ,是实现邮政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任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然依赖于该产业的扩大再生产能力 ,包括物质资料扩大再生产能力和劳动力扩大再生产能力。但是 ,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 ,邮政扩大再生产能力较差 ,表现在三个方面的矛…  相似文献   

13.
胡克 《中国邮政》2014,(1):56-57
邮政企业的党建工作,是邮政企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重要的战线。党的十八大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邮政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尽快转变观念、调整姿态、改进作风,自觉把加强党建工作放到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考虑,放到构建和谐企业的总体思路中去谋划,放到促进企业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的实践中去检验。  相似文献   

14.
程远 《中国邮政》2010,(9):60-61
建设邮政企业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邮政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与时俱进地深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已成为各地邮政持久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刘安东 《当代通信》2003,(17):62-65
国家邮政局适时提出邮政现代化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这需要我们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研究这个问题。 一、邮政储汇业务现代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邮政储汇业务是中国邮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邮政现代化的进程中,邮政储汇业务的现代化是其中一个重要课题,邮政储汇业务必须实现现代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焦明 《中国邮政》2014,(2):60-61
万丈高楼平地起,班组建设是根基。支局、班组是邮政企业最基本、最基础、最基层的生产和经营单元,邮政企业的各项经营任务和发展目标最终都要通过它们去实现。支局、班组在邮政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支局、班组发展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邮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些年,各级邮政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在支局、班组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不论是外部形象,还是内部管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深刻认识支局、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是邮政企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始终重视并加强支局、班组的建设,能够开掘邮政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之源,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邮政网点整合与营销渠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业窗口,是邮政最传统的经营平台,是企业创收的源头,长期以来为邮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邮政企业步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厦门局不断加大邮政专业化经营管理的力度,按照市场需求合理配置内部资源,逐步实现行商与坐商的分离,构建起“中心-辐射式”的经营平台。  相似文献   

18.
罗绍国 《邮政研究》2009,25(5):35-37
为加强邮政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文章以湖南邮政为例,分析了邮政三支队伍建设方案的设计思路及建设重点,探讨了三支队伍建设的达标途径。  相似文献   

19.
姜珅 《中国邮政》2009,(8):48-48
当前,邮政企业在进行普遍服务的同时,还面临着增加网点的需要与成本投入大、收益回报小的矛盾。第6期《中国邮政》杂志《渠道建设整合助推业务发展》一文,介绍了贵阳局借助和依托政府资源、利用行政力量巧妙开展“邮政进社区”这项“利民工程”,有效地减少了成本投入。此举既拓展了邮政营销渠道、树立了邮政品牌形象,又赢得了政府部门对邮政发展的理解和支持;既体现了普遍服务的责任和宗旨,又有效提升了邮政企业适应市场、应对市场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了邮政企业的健康发展。此举少花钱多办事,事半功倍,值得各地邮政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邮政》2006,(6):30-31
业务发展和技术革新一直都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两者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如何正确地调配资源使两者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对邮政企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邮政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积累了自己的一套经验。统一版本大势所趋广西邮政从邮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