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承"老西藏"精神,就是自觉把"老西藏"们的光辉业绩作为自己的行动指针,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弘扬"老西藏"精神,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奋力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把雪域高原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4月1日中美两国军机发生了相撞事件,美国不仅不对其肇事飞机侵犯中国主权造成的严重后果表示道歉,反而坚持其侦察机是在国际水域飞行,甚至任意歪曲国际法,声称美国不经允许就降落中方领土的侦察机享有“主权豁免权“,霸权面目昭然若揭.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事件中,美国一直企图用国际法为其肇事飞机张目,企图在混淆国际法的情况下搬弄是非,欺骗世界人民,再次体现了美国借助国际机制维护本国利益,巩固霸权地位的外交政策.在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对于美国的制度霸权的行使必须警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西藏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中央指明了西藏脱贫攻坚应遵循的总目标、明确了西藏脱贫攻坚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自治区党委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西藏脱贫攻坚的始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的思想指引力;自治区党委率先建立四级党委"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组织体系、着力健全脱贫攻坚保障制度、持续推进"强基础、惠民生"脱贫攻坚有力抓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非凡的组织实施力;中央从全局高度对西藏脱贫攻坚工作的空前重视、举全国之力助推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自治区党委统筹推进西藏脱贫攻坚工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统筹协调力;西藏脱贫攻坚成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切入点、使所谓"西藏问题"的谬论不攻自破、为全国乃至世界极端复杂贫困治理贡献了智慧,从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并购:中国龙加快海外征程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美国新奥尔良参加一个国际能源会议时表示:“散布‘中国威胁论’以阻止中国发展,进而使中国无法满足对能源需求,是不符合世界稳定与发展的。这样的企图注定将以失败收场。”这番话是针对6月22日美国一些政客企图阻挠中海油以18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一家中型石油公司尤尼科而言的。  相似文献   

5.
认识西藏特点,就是要对西藏在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共性和个性有一个全面认识与把握.认识西藏特点,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重要条件.对于突显西藏优势、加快西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西藏"精神跨越了地域与时空,融入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弘扬"老西藏"精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西藏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毫不动摇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包括西藏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谱写好"中国梦"的"西藏篇",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汇聚西藏各族人民力量。我们一定要坚定对"西藏版""中国梦"实现途径的自信,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国际竞争力评价权威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新报告显示:2002至2003年间,世界经济仍然处于"贫血"状态,美国利率的下调和消费的启动对经济回复作用明显,但其软着陆却仿佛遥遥无期;欧元区在与赤字斗争的同时进行着政府改革;亚洲经济开始新一轮的回复,尽管SARS给这种回复带来了危险和不可预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却取得了"令人生畏"的高增长,中国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态势令世界瞩目.总体上看,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下降1位,但在世界竞争力格局中的位置没有变化,从八大要素排名看,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正走向强势.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年来确定的首个国际合作社年,其口号是"促进合作社企业,建设更美好世界",这充分体现了世界各国对合作社事业的重视、支持和期待。为响应联合国的号召,在世界范围内共同纪念、宣传、推进合作社的运动与发展,我国陆续举办了"国际合作社年在中国"系列活动,并以"合作社,幸福你我他"为主题,充分体现合作社包容开放、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为庆祝首个国际合作社年,6月11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北京举办了"2012·国际合作社年"主题报告会,6月12日,在北京举  相似文献   

10.
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的光辉历程,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一个发展、三个关系"重要论断的强有力的说明和论证.从"三个关系"的角度来说.民族与阶级的关系揭示了西藏民主改革的必然性和不可逆性;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揭示了考量任何时期的西藏问题时,都必须将其至于中国发展的总体格局中;民族之间的关系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西藏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一个发展"角度来说,重点以民族内部结构这个民族发展的内因为主,揭示西藏民主改革是西藏民族内部结构变革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民族内部结构的优化必将对民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把握"一个发展、三个关系"重要论断对西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际恐怖主义由于其手段残忍、造成的危害效果强,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一种突出公害。面对日趋繁重的反恐形势,"反恐"一词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和重点。"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在我国,反恐工作已经由新疆、西藏等地向全国各个城市扩张,尤其在边境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缘环境和地理位置,使恐怖主义成为了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绊脚石,如何有效地在沿线边境地区开展反恐工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西藏社会的"两个矛盾"是理性认识西藏历史任务的关键所在,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六大特征和西藏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方面研判"两个矛盾",促使我们要增强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目标的紧迫感,增强促进西藏实现长治久安的责任感.从国际边疆战略问题看,西藏社会存在特殊矛盾是敌对势力国家压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有着深刻的大国战略背景.西藏社会特殊矛盾要求必须推进长治久安,"两个矛盾"要求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要互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产业全球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都在展开以"新经济"为标志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加入WTO以后,将更全面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与此相应的是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将逐步融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并参加新一轮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4.
西藏的民主改革之所以能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复杂的社会条件和艰苦的地理环境中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彻底地胜利,其最主要的原因和根本经验就是,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在中国大陆其他省、市、区都已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是在新中国已经胜利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加快步伐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进而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因而能为西藏的民主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可靠的物质支援.……  相似文献   

15.
邢厚媛 《中国经贸》2012,(15):50-52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在更加广泛的市场空间整合资源的战略措施,是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必然结果.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给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快速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与各相关利益方的竞争、摩擦也在增多,加之境外各类外部风险陡增,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道路既充满机遇和希望,又面临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这条1142公里长的"天路"从格尔木成功铺轨至拉萨,世界铁路建设史、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以及青海西藏两省区人民的生活史都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产经新闻》报导:日本为中小企业进入中国进行斡旋的经营顾问急剧增加,其动向是承包企业,这些承包企业企图在中国寻找因日元升值而失去了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所采取的优惠政策也是有吸引力的。虽然体制不同等方面的障碍还很多,  相似文献   

18.
近代形成的尼泊尔和西藏地方借债关系是两地经济关系不健康的标志。双方债务关系的形成有内部高利贷经济外溢和商人边境交易便利的因素,也有英印当局企图制造西藏"独立"的祸心因素。这些借债关系给外部势力介入西藏事务提供了便利,也使中央政府解决这些问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2012,(6):128
老子文化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老子《道德经》为世界和平圣殿,全人类和平共处,和谐发展是老子文化的主导思想,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正是老子文化大行其"道"的大好时机。老子道家文化国际大会主要宗旨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古代圣贤高尚的思想灵魂,推动老子文化在国际的传播发展,通过大型的全球文化活动,激发、唤醒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国际人士关注和学习老子道家文化,影响世人的  相似文献   

20.
透过对中国大陆真实经济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发现,其经济在数量上的持续增长并不能掩盖其与一流世界经济强国之间的巨大差距,短期内还难以摆脱"转包大国"、"加工大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