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经界(学术)》2005,(8):92-92
海外并购——结合国内国际优势 中国企业依赖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进入了海外的市场,“made in China”的标签贴在了各种商品上传播。然而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竞争时,面临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贸易壁垒、资源饥渴、能源焦虑、技术缺乏、品牌弱势,同时也面临着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进出口经理人》2007,(3):13-13
《进出口经理人》扫描榜中榜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 在国内,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创下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12项第一,打入中国500强的排行榜,成为装备制造业中的“排头兵”;在海外,柳工进入世界工程机械50强,轮式装载机年销量位居世界第二,确立了自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财经界(学术)》2005,(8):93-94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在中国加入世贸后迎来了新的高峰,但海外并购案例的成功率仅为两到三成。对此颇有研究,他指出,海外并购成为国内企业融资和谋求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不要贸然“走出去”,为“走出去”而“走出去”,“走出去”前应扫清“门前雪”,也就是说先要理清“家门口”的竞争,否则贸然出去只会铩羽而归。  相似文献   

4.
宋泓 《中国海关》2001,(1):54-55
面临“入世”,企业如何应对?专家认为,中国企业成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的规模过小,市场集中度过低;营销网络不健全,国际市场经验缺乏;产品品种单一,技术水平低下。问题症结何在?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在世界上的地位--优势、劣势何在?如何扬长补短?  相似文献   

5.
中国品牌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伶 《商场现代化》2006,(7):166-167
21世纪的世界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的竞争时代,品牌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到千家万户。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上一些大公司纷纷挤入中国市场,以他们的名牌产品为开路先锋抢占市场,有计划、有目标地“围剿”中国名牌。面对这种状况,中国企业该如何创立企业品牌,并借助于品牌优势开辟市场,这成为国内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6.
吕秀丽 《电子商务》2002,(12):23-25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中国的企业将不可避免地更多地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中。大批的外国企业涌入中国市场,国内的众多企业将逐渐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许多企业将并肩与国际企业进行竞争,共同争夺全球市场。面对新的竞争形势,国内企业都准备好了吗?为企业发展奠定技术之源“市场在静悄悄地发生质变”—由“产品附加服务”向“服务主导产品”转化。对此,我们的一些企业管理者还未察觉到变化,这是他们对于市场空白熟视无睹的原因。要提高对市场空白的洞察,需要以“预见性的市场理论”做指导,不断加强自身技…  相似文献   

7.
中国零售业的国际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萍 《商业时代》2006,(30):11-13
现如今,我国企业开始面临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激烈竞争中被迫“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扎扎实实地建立海外据点,认识市场、占领市场,实现本土化。本文据此提出实行区域集中化战略,在国际化过程中坚持本土化优先的战略,以促进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裴环宇 《消费导刊》2012,(5):138-138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成品油销售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在国内成品油市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民营连锁企业、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个体加油站“混战”的竞争格局已然形成,成品油市场正经历着重新“洗牌”,一些竞争力不强的加油站面临被兼并或者关闭。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我国关税的大幅度下降,外国商品将更多地涌向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将面临着内外竞争的双重考验。为适应这一新形势,作为对外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已开始调整市场开拓战略,把进一步扩大广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作为广东20年基本实现现代比、赶超亚洲“四小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最近的各种资料分析,广东开拓国内市场的主要战略措施有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秦博 《糖烟酒周刊》2004,(38):A039-A04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烟草工业企业面临的将不仅是国内卷烟市场的竞争,而且将要面临与国际烟草工业巨头的竞争。其竞争层面已不仅仅局限于4P,“客户服务”在竞争中已经成为新的焦点,其在烟草工业企业争夺卷烟市场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烟草工业企业通过树立正确的客户服务理念,在客户服务上大胆创新,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品牌忠诚度等途径将会提高顾客价值,有助于烟草工业企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胜出。  相似文献   

11.
李树 《商业研究》2001,(1):118-1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对接,国内新兴企业和国升的竞争厂商纷纷进入市场,世界经济已进入“超强竞争”时代。速度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企业既是挑战同时又给企业带来机遇。企业应如何调整自身结构,采取适宜的对策,构建起提速机制以适应速度经济时代的“超强竞争”。是当前企业领导者搞好企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吴纯光 《商》2001,(8):30-30
人人常说中国男子足球有个“恐韩症”毛病,而中国企业患的则是“恐狼症”。“恐狼症”的突出表现是把外资企业看作是“狼”,关于“狼来了”的呼声从开放之初一直喊到了现在。许多被“狼”吓破了胆的企业不断向政府发出求救声。他们没有胆量与狼共舞,不敢与外资企业竞争,总是希望政府把“狼”拒之国门之外。显然,在中国市场面临更开放的今天,国内企业首先应当克服这种害怕竞争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面临的将是竞争激烈和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面对的既是机遇的诱惑,又是风云变幻的风险挑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中国信保以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使命,采取了以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出口这一国际通行的做法,既有效控制、规避出口风险,又推动企业快速开拓海外市场。然而,中国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了解甚少,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种有效规避风险的方法开拓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4.
《市场周刊》2005,(19):39-39
2004年,中国焦炭产量创记录的达到2亿吨,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贸易量多年超过世界60%的份额。然而,国内焦炭企业的激烈竞争造成了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环境日益恶化,国际市场价格又对我国不利,行业前景不容乐观。在“首届中国煤焦化国际论坛”上,专家呼吁,国内焦炭企业应该通过强强联合来解决焦炭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汽车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表示,“在国内汽车市场产能结构性过剩现象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企业参与世界汽车市场的合作与竞争已迫在眉睫,开展海外投资,能为汽车产业带来诸多好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加入WTO,上海水产集团面临的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主体强大化、竞争领域扩大化和竞争程度尖锐化。如何与日益强大的国内外同行,在同一个市场平台上作持久较量,并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实施核心能力战略,已成为摆在上海水产集团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构建水产企业核心能力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和阶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尤其是中国“入世”在望,企业都需要从国际性竞争的角度来考虑和确定企业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海外地产投资肇始于2004年,经过近几年在海外市场的爬滚摸打,中国房企在海外地产市场投资金额迅速增长,从2008年投资总额不足7000万美元,迅猛上升为2015年的213.7亿美元,投资总额翻了近300倍,中国资本投资海外地产市场进入一个全盛时期。海外地产因具有总体投资价格较低、收益回报率较高的优势,受到来自中国房企投资者的青睐,在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走低及国内房地产价格回跌的趋势下,我国品牌房企纷纷试水转战海外地产市场淘金,中国资本投资全球房地产市场的比例越来越高,海外地产市场成为中国房企未来投资焦点领域。目前,虽然中国房企在海外地产市场已取得显著成绩,成为影响全球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力量之一,但与国内房地产投资市场相比,中国房企在海外地产投资市场将面临瞬息即变的国际汇率波动、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突如其来的政策法规变化以及境外地产投资资金的安全等风险。因此,中国房企在进入海外地产市场进行投资前,应做好前期的风险防控工作,确保我国房企在海外地产市场的投资收益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日益开放,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着一个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众多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采取多种竞争战略。而名牌战略是许多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已证实为最成功烽有效的战略之一。原因是存在价值观念、需求层次变化、消费心理驱动等需求基础。然而,要成功动用名牌战略须避免误入误区。  相似文献   

20.
为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充分利用广阔的海外市场以及丰富的海外资源,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国门。可是,全球环境的巨大复杂性以及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都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实施造成不小的阻碍。本文概述了当下海外并购的主要特点、海外并购带来的主要优势,分析了国内企业积极参与海外并购的原因,总结了国内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