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丽 《经济界》2000,(6):23-25
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最终目的来说,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启动消费,即通过扩大消费性需求来促进和推动经济增长,其功能在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与刺激投资共同成为经济运动的“两架马车”。然而,从1998年以来实施的以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应把启动消费作为经济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我国普遍存在消费不足的问题,这已成为国民经济与市场发展的瓶颈。 导致目前消费市场不旺、消费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  相似文献   

2.
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日益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总体上国民经济运行处于收缩态势。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和措施逐步到位并取得成效,经济景气出现了回升的迹象,居民消费保持稳定增长,进出口出现高速增长,物价水平同比降幅进一步缩小,居民消费价格已止跌略升。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有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总体上看,内需不足仍将是2000年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因此,要保持经济景气持续回升,2000年应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力度。对2000年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如下:在国内消费稳定增长、出口增长回升的同时,若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9~11%,达到32850亿元左右,则国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世界经济能否承接并发展上年的缓慢回升的势头,是当前国际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当前情况看,各主要经济体处于缓慢增长过程中,增长动力仍旧不足,国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动荡不息,国际经济整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微妙的时期。预计全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但也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一、世界经济可望温和增长美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走势的风向标。根据目前情况分析,美国经济仍未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从需求的角度看,私人消费和投资增长仍表现出大幅波动的特征。个人消费支出在2002年前3季度分别…  相似文献   

4.
王建 《河北企业》2004,(12):4-5
<正> 从前三个季度的数字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9%以上已经没有问题,在粮食丰产和大量进口的背景下,CPI指数也将开始回落,全年应在4.5%左右。中国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成功地控制了经济"过热"势头,物价平稳而实现了高增长。但中国经济仍存在许多隐忧。从国内看,主要是宏观调控已经取得的成果能否稳固,粮食增产的好势头能否保持,消费增长低落的势头能否改变;从国际看,油价及初级产品价格的强劲上涨是否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瓶颈制约,自二季度以来美、日、欧经济出现的增长率下滑势头是否会中断中国出口高增长的过程。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2005年中国经济是否仍可以保持住已经连续两年的高增长。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力来自投资、出口与消费,看明年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还是要首先分析明年这三个方面的走势。本轮经济高增长主要是由投资需求拉动的,而投资需求又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方面,这是因为牵动投资需求的最  相似文献   

5.
宋波 《广东审计》2003,(12):4-10
2003年,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新一轮上升期。投资高速增长,消费结构保持升级势头,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外汇储备大量增加。预计2004年我国经济将在较高水平上继续稳定增长。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新的结构性矛盾出现;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市场化程度偏低;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突出。其中,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依然突出。从长远来看,消费率长期偏低,会使投资增长最终失去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6.
2003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供需两旺的运行态势,多项指标在高位运行中稳定增长,投资与消费同步发展,供应与需求基本平衡。上海今后几年的房地产市场仍将处于持续的健康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如果不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1999年实际的国民经济增长将会下降到6%以下,物价还会持续负增长一段时间,从负增长3%到某一时期的20%以上,失业和下岗将会比去年增加。 1.当前经济生活的主要矛盾是投资需求不足,国民经济流程梗阻发生的投资需求萎缩,投资需求的乘数和产业关联要比消费需求大,对就业影响也较大,进而影响到职工的收入和农民的收入,影响到消费需求。 2.仅仅依靠财政政策扩大投资需求是有限的,从今年物价持续负增长的结果看,财政政策并没有起到扩大需求、拉起价格、形成预期利润、刺激社会投资的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8年以来,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强力冲击下,中央及时作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决定,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扩大内需应更加重视扩大消费需求,通过消费需求增长拉动投资需求增长,以投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一、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意义如果说最终消费需求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那么,扩大农村需求则是保证最终消费需求增长的关键。在当前出口增长受阻、投资增长有限以及市场新的消费热点一时难以形成的形势下,通过开拓农村市场来扩大内需是现实的选择。根据农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关联部门影响程度测算…  相似文献   

9.
进入今年以来,新一轮经济增长开始转入稳定期。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8%,外贸出口同比增长30.3%,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8%。总体上看,经济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稳定增长:投资增长比较稳定,消费趋于活跃,出口继续较高增长,物价涨幅走低。表明经济稳定增长的态势进一步明显了。为及时把握稳定期经济运行特点,正确实施宏观调控,需认真分析稳定期存在什么突出问题,与经济上升期比较,对经济运行会产生何种影响。一、当前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  相似文献   

10.
一、国内需求增加可以带动经济稳定增长 1.国内需求的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在80年代表现为消费需求扩张并带动投资迅速增长,而在90年代以后,消费需求的增幅减缓,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对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构成的分析表明,消费是最为重要的增长因素,其在GDP增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同时也是信用经济.当前国内消费市场需求之所以不旺,除了与居民收入水平、收支预期、市场缺乏新的消费热点有关外,还与因市场秩序混乱、不讲信用造成消费者信心不足有直接联系.因此,要扩大内需就必须在全社会建立起诚实守信的良好市场秩序.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套车”.在目前外部经济环境仍然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国家采取了继续扩大内需的政策.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国家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是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特定政策.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最终目的来说,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在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问题备受全社会关注。一方面,从国内市场看,车市持续升温,房市日趋红火,电信、教育、旅游、保健、文化娱乐等消费普遍兴起,新一轮消费热点逐渐形成。另一方面,据最新统计,今年1—8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双双快行,同比均增长32%左右,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其中上半年仅增8%,这里虽有非典的影响,但消费增速显然承接了上年的低势,消费需求不旺的难题仍未得到破解。消费需求不旺制约经济发展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江小涓认为,用支出法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GDP分为最终消费和投…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经济运行基本正常,但出现减缓迹象值得注意 去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遇到了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困难.外贸出口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幅下降,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为保持国民经济继续稳定增长,党中央、国务院把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适时进行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政策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政策目标由解决经济过热转向解决经济过冷,调控重点由控制通货膨胀转向防止通货紧缩,投资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向扩张性的反周期调节,消费政策由限制消费转向鼓励消费.  相似文献   

14.
为保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扩大消费需求被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未来持续稳定增长的保障。本文阐述了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1998年的经济形势时,如何保持不低于8%的增长速度成为普遍关心的焦点。经济生活中买方市场的形成,引起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认识分歧。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有效需求不足,应当注意启动投资和消费需求,进而缓解越来越突出的就业矛盾。另一种意见认为当前主要问题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引起的结构不合理,应当加快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增长质量比速度更为关键。其实,两种意见都没必要把否定对方作为前提。比如,刺激需求并不恒等于放松银根、粗放扩张Z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也能刺激有效需求。消费体制改革才是其中的深层次内容。当前,消费体制…  相似文献   

16.
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协调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增长的动力,从根本上讲来自需求。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十分显著。从扩大内需的两个主要内容--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来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要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并保持今后经济长期、快速、健康发展,仅仅依靠投资的增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保证消费需求的协调增长。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因此应把鼓励和促进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大措施,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一、形成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进入90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运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度出现的经济过热得到有效的遏制 ,此后几年间中国经济运行平稳 ,1997年国民经济既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通货膨胀又控制在较低水平 ,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是 ,到了1998年中国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凸现出来 ,宏观有效需求不足正是这一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社会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一 )从消费需求看 ,造成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围绕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中央确定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保持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但是有效需求不足、消费不旺、市场清淡,仍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商品价格连续二十七个月下降,消费增长速度减慢,最终消费率(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1998年已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一一8.4%,甚至比1978年还低3.4个百分点。这种情况对保持国民经济以较快速度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一般来说,国家连续发行国债并吸引银行资金,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其投入的40%左右…  相似文献   

19.
“十五”以来,辽宁省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快速发展、稳中有升的态势,但制约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构性、机制性矛盾依然存在。从需求角度来看,在投资、消费、进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高投资并没有带来应有的消费增长,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推动力不足,高投资低消费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亟需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的焦点问题。这关系到全省能否理顺“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将全省社会经济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加剧了资本流动性过剩。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相对过热,外贸顺差过大,消费相对疲软,三者相互交织使得经济增长缺少稳定性。缺少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从长期看不可持续,只有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刺激有效需求,才能有效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